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4)
2023(5820)
2022(4563)
2021(3992)
2020(3503)
2019(7612)
2018(7459)
2017(14520)
2016(7658)
2015(8450)
2014(8249)
2013(8354)
2012(7379)
2011(6156)
2010(6387)
2009(6310)
2008(6631)
2007(6100)
2006(5385)
2005(5153)
作者
(21319)
(17932)
(17843)
(16557)
(11728)
(8447)
(8007)
(6845)
(6606)
(6551)
(6075)
(6031)
(6010)
(5630)
(5520)
(5338)
(5277)
(5233)
(5162)
(5082)
(4486)
(4324)
(4256)
(4176)
(4171)
(4015)
(3960)
(3803)
(3649)
(3384)
学科
(65812)
(64433)
企业(64433)
管理(44472)
(41726)
经济(41672)
业经(23062)
(18522)
方法(17043)
(16654)
财务(16652)
财务管理(16647)
(16475)
企业财务(15752)
技术(13816)
农业(13034)
企业经济(11687)
(11225)
(10570)
经营(10501)
数学(10072)
数学方法(10048)
技术管理(9643)
(9495)
(9116)
理论(8732)
决策(8311)
(8303)
体制(7725)
计划(7702)
机构
学院(118610)
大学(110008)
(54333)
管理(54111)
经济(53600)
理学(46243)
理学院(45923)
管理学(45656)
管理学院(45425)
研究(30915)
中国(27361)
(25953)
(21848)
财经(20498)
(19755)
(19067)
(18540)
商学(17195)
商学院(17059)
科学(16253)
业大(15564)
农业(15549)
经济学(15344)
经济管理(15278)
(14869)
(14809)
财经大学(14785)
中心(14239)
经济学院(13971)
北京(13244)
基金
项目(72234)
科学(59442)
研究(55437)
基金(53797)
(44577)
国家(44070)
科学基金(41092)
社会(37511)
社会科(35692)
社会科学(35682)
(30363)
基金项目(28850)
自然(25967)
(25802)
自然科(25446)
自然科学(25441)
自然科学基金(25079)
教育(23733)
(22737)
编号(21882)
资助(20945)
(19429)
创新(17011)
(16365)
(16034)
(15789)
(15649)
成果(15629)
重点(15369)
国家社会(15347)
期刊
(66485)
经济(66485)
研究(33013)
管理(26260)
(25077)
中国(20018)
(19992)
业经(14112)
农业(14087)
科学(13529)
技术(13235)
学报(11077)
(10819)
金融(10819)
财经(10720)
(10225)
经济研究(9810)
大学(9505)
学学(9439)
(9378)
技术经济(9347)
财会(9302)
问题(8238)
现代(7770)
商业(7364)
世界(7172)
会计(7155)
经济管理(6737)
通讯(6406)
(6404)
共检索到178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清文  
“九七”后的香港中资企业仍将发挥重要的桥梁和窗口作用。其今后的发展应是着重提高企业的内在素质,不断进行自身的内在改革,尽快按照香港经济运作的规则和要求建立公司结构,完善公司制度,凭实力与能力参与公平竞争,真正融入香港经济环境之中。香港中资企业在繁荣和稳定香港经济将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燕慎  
跨世纪香港中资企业面临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魏燕慎香港是国际资本的竞逐场,近年来,随着东亚崛起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推进,内地资本(简称中资)在香港取得长足进展。跨世纪,面对香港自身结构调整与当地内外资本重组新态势,中资企业必须作出应有的抉择。竞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石纪杨  
中资企业在香港的历史和发展中资企业参与香港的商务活动历史悠久,最早要追溯到上一个世纪。1872年招商局在香港挂牌创业,距今已有125年的历史。其后,中国银行、中国旅行社、中国航空公司、中保集团、中国国货公司、华润公司等,也相继进入香港市场。在随后的100年间,中资企业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直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资企业在香港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虹波  
本文具体分析了香港中资企业传统贸易地位所面临的挑战,认为中间环节过多是一个主要因素.作者结合内地与香港市场状况,运用现代营销理论,提出直接经营、采取适当行销通道方式及强化内部经营机制三大策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以巩固中资企业的贸易地位,继续为内地的改革开放和香港经济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蔡赤萌  
中资企业:香港经济繁荣和稳定的重要力量蔡赤萌(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中资企业是中国内地资本在香港全资拥有或占控股地位的企业的简称。内地资本到香港经营最早可以追溯到1872年,首家内地资本在香港设立的轮船招商公司(即香港招商局集团前身),迄今已有125年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刁伟程  邱贵忠  
我国加入WTO,将促使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企业必须通过一系列改革,适应国际通行的市场准则,参与国际竞争。香港上市国有企业分为H股公司和红筹股,国内A股到H股再到红筹股,是比较典型的企业制度的过渡安排。研究香港上市国有企业,对处于转轨经济中的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香港上市国有企业红筹股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试图为国企改革寻找一些成功的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刁伟程  邱贵忠  
本文根据53家香港上市红筹股公司1998至2000年的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股利政策。主要结论有:红筹股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受香港银行利率变化的影响较大;每股股息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存在U型的二次函数关系,二次函数最小值出现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为65.42%,可以认为,持股比例65%是第一大股东利益取舍的临界点;每股股息与资产负债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股息支付率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不显著;对于连续派息的红筹股公司,股息的派发水平取决于每股盈利的变化、上年盈利水平和上年派息水平,目标股息支付率为31.1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开国  李涛  何兴强  
本文以香港股票市场上交易的香港本地股、国企股(即H股)和红筹股为研究对象,比较香港本地股、国企股和红筹股之间流动性差别,并且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探究形成流动性差别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国企股和红筹股的流动性显著高于香港本地股,主要是由于这两类中资企业股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相较于香港本地股较低造成的,国企股和红筹股的逆向选择成本低于香港本地股,知情交易概率也低于香港本地股。而且,研究发现逆向选择成本和知情交易概率具有内在关联性,两者互成正比。另外,本文从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的行为角度解释了香港本地股与中资企业股的流动性差别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齐晓航   贺静  
大陆与香港的经贸往来随着香港“九七”年的逼近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九七”年以后,香港的经济是否会如现在一样繁荣?经济开放度是否会有所改变?大陆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到底会有多大?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国政府而且也是港英当局,特别是香港人关心的问题。在此我们仅以中资企业在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为依据来分析上述问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文杰  
中资建筑企业在香港孙文杰(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建筑行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内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而且使香港也得益非浅。我们在香港的中资建筑企业正是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香港的繁荣稳定而不断发展壮大的。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建筑行业委员会于1...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吴祖尧  
香港中资企业海外融资的新途径:发行可换股债券吴祖尧可换股债券集资在香港兴起1993年下半年,香港上市公司掀起了一股发行可换股债券热潮,仅9月一个月,上市公司通过到海外发行可换股债券,集资额达12亿美元。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香港共有26家上市公司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惠君  宁少晨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资讯中心,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在2013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全球竞争力排名中,香港位居全球第三、亚洲第一。同时,香港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筑市场之一,近年来每年完成的工程总额在800-1000亿港币左右,建造业占当地生产总值的5-6%,建造业雇佣人数占全香港工作人数的9-10%。经过多年的发展,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元生  
一回顾中资企业在港上市的历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注资财政有问题的本港上市公司入市 1984年初,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由于财务危机而濒临倒闭,公司数以万计的工人面对失业的现实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银集团与华润联手组成了新琼企业有限公司,先后向康力注资4.37亿港元,解救了康力。而康力67%的股权则转移至新琼企业手中,从而拉开了中资企业进军本港股市的序幕。第二阶段:以主动收购本港上市公司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