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2)
- 2023(18313)
- 2022(15480)
- 2021(14339)
- 2020(11883)
- 2019(26737)
- 2018(26420)
- 2017(50617)
- 2016(27200)
- 2015(30275)
- 2014(30245)
- 2013(29958)
- 2012(27547)
- 2011(24977)
- 2010(25231)
- 2009(23835)
- 2008(23292)
- 2007(20574)
- 2006(18509)
- 2005(16757)
- 学科
- 济(130257)
- 经济(130116)
- 业(94745)
- 管理(91753)
- 企(88137)
- 企业(88137)
- 方法(49639)
- 数学(39317)
- 数学方法(38941)
- 业经(34671)
- 财(33722)
- 中国(33094)
- 地方(29806)
- 农(29478)
- 学(23997)
- 务(23789)
- 财务(23715)
- 财务管理(23684)
- 制(22908)
- 企业财务(22488)
- 理论(21783)
- 和(21558)
- 技术(21174)
- 贸(20707)
- 贸易(20692)
- 农业(20282)
- 易(19973)
- 划(18607)
- 环境(18434)
- 银(18073)
- 机构
- 学院(394509)
- 大学(391859)
- 济(166089)
- 经济(162661)
- 管理(157036)
- 理学(134140)
- 研究(133260)
- 理学院(132698)
- 管理学(130737)
- 管理学院(130019)
- 中国(101219)
- 京(83695)
- 科学(79120)
- 财(76791)
- 所(66659)
- 财经(60737)
- 研究所(60014)
- 江(59412)
- 中心(59288)
- 农(57030)
- 经(54936)
- 业大(53524)
- 北京(53440)
- 范(51654)
- 师范(51217)
- 经济学(50172)
- 院(48274)
- 州(48221)
- 经济学院(44850)
- 财经大学(44790)
- 基金
- 项目(257343)
- 科学(203605)
- 研究(192355)
- 基金(186293)
- 家(160485)
- 国家(159018)
- 科学基金(137859)
- 社会(122889)
- 社会科(116426)
- 社会科学(116396)
- 省(100819)
- 基金项目(98225)
- 教育(87751)
- 自然(87412)
- 自然科(85383)
- 自然科学(85366)
- 自然科学基金(83856)
- 划(83734)
- 编号(78975)
- 资助(76124)
- 成果(64096)
- 发(58040)
- 重点(57130)
- 部(56324)
- 创(54429)
- 课题(54208)
- 创新(50601)
- 国家社会(50277)
- 项目编号(49255)
- 教育部(49025)
- 期刊
- 济(197101)
- 经济(197101)
- 研究(122027)
- 中国(77041)
- 管理(64328)
- 财(61266)
- 学报(55899)
- 科学(54040)
- 农(52231)
- 教育(43953)
- 大学(42909)
- 学学(40376)
- 技术(36542)
- 融(36062)
- 金融(36062)
- 农业(36011)
- 业经(32296)
- 经济研究(31527)
- 财经(30871)
- 经(26646)
- 问题(24524)
- 技术经济(21863)
- 业(19801)
- 现代(19282)
- 图书(19218)
- 商业(18950)
- 贸(18659)
- 理论(18392)
- 科技(18010)
- 世界(17438)
共检索到601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明峰 徐晴
企业迁移不仅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激发迁入地的内源性发展。在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差异巨大的中国,内迁传统产业、保持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足够的产业容量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西部地区既要构建高效合理的政治体制,又要培育提升现代商业文明。充分利用纺织业西迁对中西部经济已经产生很大促进作用的示范效应,加大企业西迁的市场动力,吸引沿海中小企业的内迁,最终实现其自我增长。
关键词:
企业西迁 商业文明 纺织产业 示范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劲松
产业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中西部地区在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在阐述产业转移与生态循环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中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存在的障碍,提出为了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把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置于重要地位,采取更新地方政府发展理念、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培育生态循环经济技术支持体系、完善发展相关服务体系、创新生态循环经济的市场价格机制和加快企业与社会公众的观念转化等措施,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进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志斌,万伦来
本文通过分析发展虚拟企业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指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虚拟企业的偏差,最后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虚拟企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虚拟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绚丽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创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浪潮,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创业型经济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且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缓解区域就业压力。一、发展现状中西部地区的创新创业日益活跃,创业企业已成为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的生力军。一些省市新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全民创业的意见》,掀起了全民创业的新热潮。通过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中西部地区企业数量和就业岗位迅速增加。湖南省截至2010年,私营企业达到18.5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超过9000亿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咏梅
文章认为,制定激活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策略,需要考虑区域优势和区域差别,实行产业差别化对外开放政策,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全面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在产业政策基础上,实现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整合与分工,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密切的生产体系;最终建成系统集成的创新体系,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创新网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刘德雄 傅志华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研所课题组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现状及其特征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在国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淮成
文章以安徽康佳的诞生与发展为实例,对深圳康佳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帮助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成功模式进行分析,探求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指出东部与中西部的联系,必须建立在对双方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中西部政府是东部企业与中西部企业联系的重要环节,东部企业全方位的扶持是中西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者队伍是中西部成长兴旺之本,选择合适的东部与中西部联系对象是双方效益大小的关键等。
关键词:
企业 东部 中西部 联系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澄
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刘志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于地理条件、资源愿赋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其经济发展总是沿着不发达──欠发达──发达三个阶段不断推向前进。而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和不发达又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竞争而发展。我国建国40多年来,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学
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王文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全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却日益突出。目前,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体为6:3:l,而且这种差距还在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传龙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韵指导方针,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对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并强调应当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是近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玉杰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五大发展题材,快速交通、现代通讯、中心城市、开放改革、政策支持等方面形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支持"大区域经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将建立在全球产业分工之上,形成"大进大出"的外循环经济体系,而非简单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走"区外循环"之路,将"内陆"转变为"前沿",实践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侯廷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一帆
本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新一轮中西部重点发展战略或第二次“西进”,必须吸取过去偏颇发展的教训,坚持走协调发展的路子。加快中西部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和生产资料等投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解决,而不能用“一平二调”的手段“调东补西”。并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钟
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山西省委政研室、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于1996年11月27-29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与会代表围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广泛的讨论。并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言。本刊这一期选登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杨钟,中国农经学会理事长、研究员刘志澄,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文学,山西省大同市委书记纪友伟在会上的讲话和发言,以飨广大读者。其他同志的发言材料,本刊拟再择优选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崔新进 王锐兰
纵观世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在一般劳动密集型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可以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