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3)
2023(9548)
2022(8205)
2021(7207)
2020(6317)
2019(14646)
2018(14236)
2017(28531)
2016(15110)
2015(17552)
2014(17883)
2013(18099)
2012(17406)
2011(16110)
2010(16428)
2009(15501)
2008(15255)
2007(13822)
2006(12230)
2005(11041)
作者
(46458)
(39174)
(38944)
(37380)
(25264)
(18769)
(17883)
(15181)
(14766)
(13792)
(13447)
(13014)
(12414)
(12333)
(12301)
(12246)
(11695)
(11477)
(11375)
(11196)
(9715)
(9601)
(9542)
(8971)
(8941)
(8809)
(8505)
(8386)
(7881)
(7613)
学科
(96659)
经济(96582)
管理(44151)
(40252)
方法(39861)
数学(36354)
数学方法(36135)
(31774)
企业(31774)
地方(23498)
中国(21975)
(18322)
(18199)
(16095)
业经(15267)
地方经济(14534)
(13187)
贸易(13184)
(12769)
(12605)
农业(12417)
环境(12075)
(11655)
金融(11653)
(11122)
财务(11104)
(11098)
财务管理(11071)
企业财务(10569)
(10468)
机构
大学(241764)
学院(239360)
(114299)
经济(112033)
管理(91456)
研究(83514)
理学(78773)
理学院(77873)
管理学(76776)
管理学院(76314)
中国(61852)
(49888)
(49653)
科学(47963)
(42014)
财经(40313)
中心(37972)
研究所(37856)
经济学(37684)
(36634)
(36525)
(35384)
经济学院(33941)
业大(32432)
北京(31476)
(30265)
师范(30018)
财经大学(29839)
(29336)
农业(28782)
基金
项目(153415)
科学(121669)
基金(113801)
研究(110656)
(97968)
国家(97228)
科学基金(83872)
社会(73966)
社会科(70303)
社会科学(70280)
基金项目(60243)
(58045)
自然(52781)
自然科(51602)
自然科学(51587)
自然科学基金(50669)
教育(50553)
(48980)
资助(47519)
编号(42950)
(35325)
成果(34845)
重点(34382)
(34069)
国家社会(31334)
教育部(30821)
(30787)
人文(29796)
课题(29774)
科研(29176)
期刊
(128446)
经济(128446)
研究(75074)
中国(40594)
(38423)
学报(33769)
科学(32155)
(31975)
管理(31965)
大学(25625)
学学(24457)
(22393)
金融(22393)
经济研究(21788)
财经(21694)
农业(20860)
技术(20510)
问题(18763)
(18756)
业经(17646)
教育(16675)
技术经济(14510)
统计(13948)
(13406)
(12134)
商业(11866)
世界(11687)
决策(11260)
理论(11240)
(11061)
共检索到356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云鹏  顾海兵  
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到要加快中西部的发展,要加大对中西部的投资,政策要逐步向中西部倾斜,这对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但是中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实力也是有差距的,究竟谁会成为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中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对其主要城市:南宁、成都、重庆、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乌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饶会林  陈福军  权艳新  
本文从生产力要素分析出发,将知识划分为规范的和能动的生产技术、实用的和基础的自然科学、微观的和宏观的管理科学和现代的和传统的人文科学4大类;将知识的生产力特点归纳为创新性、集成性和“软件”性,并论述了它们在知识经济发展机制中的作用;最后,根据大连市城市发展战略变化趋势分析,提出应充分发挥大连城市知识中心作用,将大连建设成为知识经济中心城市。为此,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知识结构,加强城市发展的全面管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雄  陈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部地区发展的滞后,武汉市城市聚散和辐射功能日益难以承担中部经济中心的功能。基于2000~2006年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城市产业结构截面数据,本文采用区位商和资金利税率偏离度模型对比分解各城市产业结构指标,试图找出武汉未能担当中部经济中心的原因。研究表明:武汉产业结构老化,资金利用效率低下,金融业发展滞后是制约武汉成为经济中心城市的核心原因。在武汉的产业结构未来选择中,金融业、商贸物流业、汽车制造业、信息产业应成为未来产业发展主要方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宇峰  
本文研究中西部地区科教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用于实证分析的计量模型,就科教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西部19个省市的科技和教育支出都对国民产出有微弱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都不是很显著。相对于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检验的显著水平相对更高。同时,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都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有正向影响,但教育支出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的影响幅度都高于科技支出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邬晓霞  安树伟  
在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和城市群之外的广大区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着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聚、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在分析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识别出了28个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将其划分为成熟期、成长期、培育期和萌芽期四种类型。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向都市圈方向发展;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提升人口集聚水平;培育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提升产业发展功能;萌芽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筑牢发展基础,为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创造条件。促进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要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补齐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短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敬勇  
运用随机前沿技术实证分析了市场化水平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指出:1.市场化对于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比中西部地区较高,但差距在缩小,我国省际间的技术效率不平衡状态有所缓解;2.市场化对技术效率的当期以及长期影响为正,即技术效率存在时间效应。3.分解的市场化因素:政府与市场化水平、非国有经济比重、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对技术效率影响较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陆  张正河  王英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差距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运用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结合起来,通过计算GDP、人均GDP、人均GDP加权变异系数,探讨了1978-2004年间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问题形成的原因。发现,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差距并非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形”而是“S形”发展的态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煜玲  张军涛  
本文在相关文献评述的基础上,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区位商3种模型,从3个不同的视角对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中心城市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而相对差异在迅速缩小,多数城市的经济区位商较低。目前,辽宁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差异依然十分显著。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如何进一步实现中心城市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爱林  杨盛标  刘国海  
文章根据九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针对九江市人才现状,系统地分析九江市人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裴怀娟  
由于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作用这一方面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 ,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 ,对东中西部各地区 1 978— 2 0 0 2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 ,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 ,分析造成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水红  曾菊新  
依据经典的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应把少数优区位地区培育成经济增长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厦门、福州及温州成为经济增长的三大增长极,在TP模型理论框架下,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三大中心城市技术扩散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心城市厦门、福州及温州的技术扩散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在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上促进资本流动与融合,继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实行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别化战略来提高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扩散效应从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快速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书瀚  张召利  
经济圈发展模式已被众多国家和区域广泛采用。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中心核心要素作用的探讨和对这一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优化经济中心的产业结构,增加经济中心整体就业水平,提高经济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为经济中心吸引高素质人才。因此,经济中心城市核心作用的体现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群  王家新  姜德波  曹宝明  
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辐射功能 ,扩大中心城市的总需求能够带动关联地区经济的增长。本文阐述了中心城市扩大内需的双重内涵 ,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分析了南京市城乡总需求结构变动状况 ,提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永华  赵永刚  王燕燕  
本文运用粗集法从产业关联性、产业增长性、产业经济效益水平、区位商、可持续发展等评价指标对中西部经济第一强县(市)—河南省巩义市的现有产业进行评价和选择,认为巩义市的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及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专用机械设备制造、通用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是巩义市现阶段的主导产业,并提出采取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