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6)
2023(5503)
2022(4600)
2021(4359)
2020(3540)
2019(8310)
2018(7588)
2017(14394)
2016(7344)
2015(7947)
2014(8026)
2013(7978)
2012(7400)
2011(6514)
2010(6841)
2009(6921)
2008(5797)
2007(5312)
2006(4759)
2005(4335)
作者
(21005)
(17266)
(17222)
(16527)
(10808)
(8556)
(8115)
(6760)
(6746)
(6240)
(5968)
(5880)
(5468)
(5468)
(5379)
(5329)
(5065)
(5001)
(4979)
(4930)
(4487)
(4276)
(4159)
(4044)
(3958)
(3880)
(3870)
(3809)
(3588)
(3450)
学科
(31455)
经济(31421)
(24585)
金融(24584)
(23881)
(21527)
银行(21524)
(20959)
管理(19468)
(17350)
企业(17350)
中国(16538)
地方(12637)
方法(12075)
(11813)
数学(11131)
数学方法(10983)
(10906)
中国金融(10894)
农业(9766)
(9087)
业经(7644)
(7513)
财务(7490)
财务管理(7477)
企业财务(7202)
收入(5836)
地方经济(5593)
(5317)
事业(4902)
机构
学院(101519)
大学(100379)
(43896)
经济(42919)
管理(37850)
研究(35484)
中国(34455)
理学(31955)
理学院(31602)
管理学(31079)
管理学院(30914)
(22610)
(20785)
科学(20250)
中心(19101)
(17666)
财经(17528)
(16932)
(16021)
研究所(15950)
(15784)
银行(15452)
(15215)
金融(14937)
(14895)
(14495)
经济学(14347)
业大(13762)
北京(13441)
(13323)
基金
项目(68497)
科学(53241)
研究(51597)
基金(48526)
(42071)
国家(41694)
科学基金(35277)
社会(33219)
社会科(31603)
社会科学(31593)
(27206)
基金项目(25504)
教育(22670)
(22524)
自然(20929)
编号(20865)
自然科(20414)
自然科学(20409)
资助(20015)
自然科学基金(20008)
成果(17316)
(16184)
重点(15894)
(14940)
课题(14777)
(14420)
国家社会(14118)
(13668)
创新(13586)
发展(13136)
期刊
(46092)
经济(46092)
研究(32005)
(26893)
金融(26893)
中国(22005)
(18007)
(15994)
学报(14410)
科学(13634)
管理(11980)
大学(11230)
学学(10706)
农业(9876)
教育(9516)
财经(8666)
技术(8544)
(7355)
经济研究(7049)
业经(6797)
问题(5800)
统计(5655)
技术经济(5197)
理论(5184)
(5178)
(5128)
财会(5083)
资源(5016)
决策(4768)
会计(4716)
共检索到161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丙奇  李露丹  
本文基于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高度一致的内在关系,对两者进行了耦合性分析,并将两者耦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了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采用熵值法对中西部20省份的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的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地区所呈现的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效果的差异性进行分类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在扶贫对象、扶贫手段与扶贫主体上的存在耦合关系;(2)我国中西部20省份的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的效果总体呈现出向好趋势,但不同地区之间普惠金融对精准扶贫效果差别较为明显,因此对各地区实施相应政策时也应当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丽丽  
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从金融扶贫的概念体系、作用机理及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扶贫的实践效果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金融如何发挥扶贫作用的机理研究,而对于在制度安排上如何实施金融扶贫的机制研究尚不成熟;另一方面,虽然非正规金融的扶贫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尚未将其纳入金融扶贫的正规化体系。鉴于此,后续研究可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关系入手,探讨其联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金融扶贫体系中的担保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李娟  
精准扶贫指在准确把握扶贫对象所在的外部环境以及贫困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扶贫政策以及扶贫方式,精准扶贫要求金融支持的精度高、准度充分。当前金融机构支持精准扶贫的难点有:恶劣的自然条件,使金融扶贫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条件差,增加了金融扶贫成本;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使金融扶贫难度增加;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增加了信用评级难度;配套设施不足,导致金融机构缺乏参与扶贫开发的动力等问题。文章提出重视对贫困人工建档立卡、明确帮扶对象、不断完善监管精准扶贫贷款管理模式、实现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统一、构建完善的精准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加强金融扶贫工作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李娟  
精准扶贫指在准确把握扶贫对象所在的外部环境以及贫困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扶贫政策以及扶贫方式,精准扶贫要求金融支持的精度高、准度充分。当前金融机构支持精准扶贫的难点有:恶劣的自然条件,使金融扶贫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条件差,增加了金融扶贫成本;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使金融扶贫难度增加;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增加了信用评级难度;配套设施不足,导致金融机构缺乏参与扶贫开发的动力等问题。文章提出重视对贫困人工建档立卡、明确帮扶对象、不断完善监管精准扶贫贷款管理模式、实现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统一、构建完善的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李娟  
精准扶贫指在准确把握扶贫对象所在的外部环境以及贫困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扶贫政策以及扶贫方式,精准扶贫要求金融支持的精度高、准度充分。当前金融机构支持精准扶贫的难点有:恶劣的自然条件,使金融扶贫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条件差,增加了金融扶贫成本;不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使金融扶贫难度增加;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增加了信用评级难度;配套设施不足,导致金融机构缺乏参与扶贫开发的动力等问题。文章提出重视对贫困人工建档立卡、明确帮扶对象、不断完善监管精准扶贫贷款管理模式、实现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调统一、构建完善的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葫芦岛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建忠  
普惠金融是在平等、商业利益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以可负担的成本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全方位、有价值的金融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国家层面确定了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意义。金融精准扶贫是从金融的角度为扶贫攻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撑,以脱贫为目标,要求统筹协调宏观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在商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一鸣  王伟  
普惠金融对减贫增收究竟有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能否平等地获益于普惠金融呢?文章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利用全国2 018个县域的数据,分层比较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收入阶层群体减贫增收作用的异质性及促进减贫增收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有利于农村居民增收。但是,普惠金融的减贫增收效应对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存在显著异质性,对贫困县农村居民的减贫增收作用要明显小于非贫困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经济机会的缺乏,内生决定了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减贫增收的重要机制,对于贫困县,普惠金融发展的减贫增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因此,贫困县和非贫困县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时,应实施不同的瞄准机制,避免出现"瞄准性偏误",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扶贫的精准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任建档  
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在我国,通常把普惠金融定位为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在我国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难点。近年来,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开发总体上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任建档  
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在我国,通常把普惠金融定位为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在我国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难点。近年来,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新形势下,我国扶贫开发总体上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之明  何鸿景  
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入手,揭示我国普惠金融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普惠金融扶贫"田东模式"的经验和不足,探讨了现阶段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对策思路。构建普惠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应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助推合理配置资源;强化普惠金融扶贫协同机制和政策联动创新;加强扶贫信息共享,建立动态信用评级;完善扶贫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产品创新,探索普惠扶贫新模式;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征信  [作者] 曾之明  何鸿景  
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入手,揭示我国普惠金融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普惠金融扶贫"田东模式"的经验和不足,探讨了现阶段普惠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对策思路。构建普惠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应变政府主导为政府引导,助推合理配置资源;强化普惠金融扶贫协同机制和政策联动创新;加强扶贫信息共享,建立动态信用评级;完善扶贫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产品创新,探索普惠扶贫新模式;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一鸣  王伟  
普惠金融对减贫增收究竟有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能否平等地获益于普惠金融呢?文章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利用全国2 018个县域的数据,分层比较了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收入阶层群体减贫增收作用的异质性及促进减贫增收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有利于农村居民增收。但是,普惠金融的减贫增收效应对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存在显著异质性,对贫困县农村居民的减贫增收作用要明显小于非贫困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经济机会的缺乏,内生决定了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的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普惠金融发展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德汉  操基平  
金融是具有配置其他资源功能的资源,其配置总量、配置效率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事实上处于严重金融排斥状态的贫困乡村及其农户能否获得适量的金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精准扶贫的成败。人民银行安庆市中心支行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辖区国家级贫困县岳西县探索开展特惠金融扶贫工程,将信用养成寓于反贫困过程中,使贫困农户的信用增进与信贷获得相互强化,有效地实现了扶贫扶志的同步,激发了贫困农户反贫困的内生动能,开辟了一种可持续性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惠枝  骆伦良  蓝梓豪  
普惠金融对于支持扶贫具有重要作用。贫困地区的性质,决定了贫困群体对金融的最大需求是具备低成本、方便快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但普惠金融如何有效支持精准扶贫是一个难点,研究普惠金融支持扶贫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金融扶贫的成效,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广西贫困地区为视角,研究提升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成效的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帆  
在新时代普惠金融的环境下,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驱动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文章首先提出普惠金融与金融精准扶贫的一致性,接着从扶贫对象、机构、政策以及产品四个方面阐述了目前金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贫困地区思想建设、扩展精准扶贫资金来源、加大普惠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因地制宜开发普惠金融新产品和增加扶贫精准程度等措施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