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8)
2023(6911)
2022(5733)
2021(5626)
2020(4251)
2019(10000)
2018(9709)
2017(17649)
2016(10361)
2015(12057)
2014(12319)
2013(11375)
2012(10903)
2011(9765)
2010(10369)
2009(8890)
2008(8817)
2007(8433)
2006(7634)
2005(6723)
作者
(27595)
(22888)
(22730)
(21864)
(14673)
(10868)
(10587)
(8914)
(8720)
(8712)
(7626)
(7626)
(7462)
(7448)
(7289)
(7120)
(7118)
(6761)
(6742)
(6638)
(6021)
(5716)
(5715)
(5529)
(5345)
(5269)
(5258)
(5166)
(4745)
(4714)
学科
(33252)
经济(33220)
管理(25970)
(21468)
(15822)
企业(15822)
(13605)
中国(12968)
地方(12785)
教学(12391)
理论(9901)
方法(9193)
(9024)
农业(8916)
教育(8806)
(8604)
业经(8022)
学法(8006)
教学法(8006)
数学(7856)
数学方法(7599)
(7579)
及其(6661)
(6448)
贸易(6439)
政策(6241)
(6216)
地方经济(6173)
(6166)
银行(6164)
机构
学院(137290)
大学(126986)
(49144)
经济(47643)
研究(46729)
管理(44503)
理学(36191)
中国(35876)
理学院(35711)
管理学(34831)
管理学院(34567)
(28267)
科学(27392)
(25913)
(25058)
职业(23567)
技术(23287)
(23217)
中心(22621)
(22247)
师范(22040)
(20610)
(20493)
研究所(20430)
北京(18425)
财经(18416)
(17350)
教育(17014)
师范大学(16901)
职业技术(16742)
基金
项目(81626)
研究(70275)
科学(62472)
基金(51388)
(43156)
国家(42656)
社会(38280)
教育(37686)
社会科(35849)
社会科学(35843)
科学基金(35759)
(35438)
编号(33681)
成果(29223)
(29207)
课题(26518)
基金项目(26065)
(23569)
资助(21621)
自然(20814)
自然科(20243)
自然科学(20237)
自然科学基金(19842)
重点(19415)
(19187)
(18986)
项目编号(18708)
规划(18594)
(17865)
(16921)
期刊
(64301)
经济(64301)
研究(46288)
中国(40731)
教育(40144)
(20064)
技术(19601)
(19488)
管理(18595)
职业(16338)
(16046)
金融(16046)
学报(15839)
科学(15092)
农业(13644)
大学(13089)
学学(11335)
业经(10624)
技术教育(10539)
职业技术(10539)
职业技术教育(10539)
(10137)
论坛(10137)
图书(9284)
经济研究(9148)
财经(9113)
(7979)
问题(7869)
书馆(7142)
图书馆(7142)
共检索到231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文明  
由于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财政投入不足、"双师"素质教师缺乏等原因,导致中西部地区市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难以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解决中西部地区市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的实施路径有三种:对接产业,与企业联办专业;寻求订单培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争取政府投入,吸引行业企业支持,探索"校、政、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文明  
地市级政府承担着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责任,中西部地区地市级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因企业行业背景缺乏等历史原因,普遍面临着师资结构单一、实训条件较差、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等问题。从高职院校层面来探讨,增强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包括坚持就业导向的办学思想,改进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校企深度融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叶红  承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教育与职业》课题组  唐智彬  刘青  
通过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办学模式改革以及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也有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职业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相对落后、普职发展失衡、经费投入不足、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造成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课题组建议,要通过实施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支持计划、强化中西部地区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加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力度以及分层次、分类别推动中西部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战略布局等举措推动中西部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总体战略...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天宝  邹璇  
采用分阶段的数据和系统GMM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表现为:外资集聚效应和市场规模的作用增强,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工资负效应、非市场化的阻碍作用减弱,税收优惠作用由正变负,交通基础设施正效应、非国有内资企业的集聚效应消失。据此,中西部地区应积极调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和措施,重点在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完善上下工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承录  
中西部地区奔小康的对策思考郭承录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东西部差距越拉越大,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维富  
一、当前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障碍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中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起了规模较大、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已经占到GDP的40%左右,初步完成了工业化起步向工业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来军  赵鹏飞  徐震  
运用地方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中西部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及有关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新的有意义的实证结论: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政策对吸引外商投资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对内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都倾向于在劳动者质量较高的地方进行投资,并不显著地追求低劳动力成本;内外资企业都不适宜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产业,而适宜发展满足当地国内市场需求的"内向型"产业。根据本文的结论,在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导向的财政政策是不适宜的,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出口加工活动和产业无疑会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并且比东部要受到更多的限制。在中西部地区的内外资企业应该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为目标,发展"内向型"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容宁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引发的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行区域间差别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努力降低转移的成本,加强产业链培育和配套环境建设,抓住不同时机的产业类型,实现产业有效承接和合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瑞珍  
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当前和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又在中西部地区。本文在阐述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西部地区农民在农业内和农业外的增收途径与潜力,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刘德雄  傅志华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研所课题组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现状及其特征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在国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文彬  葛云伦  
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中西部地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情况的抽样调查,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新的特征和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减少和降低农民流动的成本和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金艳  孙捷  和丕禅  
普遍存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乡镇财政负债现象 ,是由于该地区乡镇收支存在一系列问题的结果。全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就会发现在当前的体制中 ,乡镇收不抵支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现有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措施是极为不规范的。要抑制乡镇财政负债的产生就必须解决乡镇收支存在的问题 ,必须转变干部思想观念 ,规范乡镇领导干部行为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加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加强民主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的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