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5)
2023(13641)
2022(11728)
2021(10737)
2020(9398)
2019(21725)
2018(21470)
2017(41597)
2016(22471)
2015(25584)
2014(25607)
2013(25231)
2012(23438)
2011(20978)
2010(20719)
2009(18999)
2008(18724)
2007(16831)
2006(14258)
2005(12335)
作者
(64943)
(54662)
(54512)
(51733)
(34594)
(26357)
(25069)
(21511)
(20614)
(19480)
(18589)
(18350)
(17096)
(17081)
(16913)
(16827)
(16798)
(16183)
(15702)
(15700)
(13546)
(13474)
(13441)
(12467)
(12334)
(12231)
(12067)
(11966)
(11108)
(10960)
学科
(101612)
经济(101525)
(67786)
管理(67177)
(55322)
企业(55322)
方法(51410)
数学(45967)
数学方法(45427)
(26827)
(25381)
中国(22864)
业经(21665)
地方(21583)
技术(19253)
农业(18608)
(17761)
(17665)
贸易(17660)
(17120)
(16425)
财务(16370)
财务管理(16326)
(16066)
企业财务(15545)
理论(14481)
(14433)
环境(14004)
产业(13899)
(12739)
机构
学院(325096)
大学(324636)
(135778)
经济(133139)
管理(131515)
理学(114701)
理学院(113539)
管理学(111530)
管理学院(110945)
研究(103717)
中国(77080)
(67475)
科学(63963)
(59624)
(53025)
(51471)
中心(50062)
业大(49275)
财经(48679)
(47371)
研究所(46979)
(44285)
北京(41751)
经济学(41744)
农业(41741)
(40845)
师范(40397)
经济学院(38113)
(37924)
(37497)
基金
项目(225403)
科学(178435)
基金(164327)
研究(163033)
(143209)
国家(142062)
科学基金(122893)
社会(103983)
社会科(98891)
社会科学(98859)
(88680)
基金项目(87347)
自然(80163)
自然科(78369)
自然科学(78350)
自然科学基金(76951)
教育(75770)
(74648)
资助(67868)
编号(65984)
成果(52163)
重点(50810)
(50535)
(48662)
(47544)
课题(44793)
创新(44419)
科研(43548)
教育部(43473)
国家社会(43386)
期刊
(139155)
经济(139155)
研究(86408)
中国(58269)
学报(49363)
(47338)
科学(46415)
(46373)
管理(45807)
大学(37754)
学学(35668)
技术(32828)
农业(31708)
教育(31290)
(25165)
金融(25165)
财经(23939)
业经(23179)
经济研究(22174)
(20592)
问题(18908)
统计(18797)
技术经济(18747)
(17645)
(17377)
科技(15861)
决策(15572)
图书(15485)
理论(15059)
(14995)
共检索到460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川  宋晓明  
当前,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必然选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高技术产业内在特征,阐述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转移的机理与要素,构建了包括产业承接载体、承接科技、承接成本和承接环境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西部18个省(市区)承接高技术产业转移的整体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和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加大研发资金和研发人才投入,优化产业承接科技环境;扩大地区开放水平,增强政府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地区"短板"影响,提高产业承接整体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和技术引进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文章基于中国各省市2000-2014年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方法(SFA)测算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变动,并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近年来比较平稳,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有一定差异。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增长是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率增长的原因,技术效率起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TFP在区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TFP有正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智文  凌江怀  
金融发展一般伴随金融功能和效率的提升,能减轻阻碍企业和产业扩张的外部融资约束,促进依赖外部融资产业的成长。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体系的发展并未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股票市场发展水平甚至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反向影响效应。高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效应不佳的原因在于,我国金融发展主要表现为金融总量的规模扩张,金融的功能和效率并未同步有效提升。实证分析蕴涵的政策启示是,应提高金融发展的效率,形成将稀缺的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于高成长性产业的机制,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将中西部地区划分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4个区域,采用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各区域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本存量、经济规模、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和路径效应。结果发现:4个区域的路径效应、资本存量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东北、西北地区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东北地区不显著;除中部地区外,经济规模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中西部区域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在促进产业转移进程中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根据不同影响要素制定宏观政策与微观引资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李梅  陈聪  庄晋财  
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11省份2000—2011年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目前主要是承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除石油加工炼焦和食品制造行业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体现了一定的绩效外,其他行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绩效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川  
我国高技术产业正面临区域产业同构与结构固化的"内忧",跨国公司对国内产业链的低端锁定,以及产业节能降耗的严峻挑战,亟待进行高技术产业升级。由于在产业发展基础、资源投入以及升级环境等方面不同,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与升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基于升级产出能力、升级投入能力和升级环境支撑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升级评价体系,同时选取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排名前12位的省市,以其大中型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升级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高技术产业升级策略。结果显示:某一地区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与其产业资源投入水平密切相关,而高技术产业升级绩效主要受产业结构与资源利用效率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哲  张新起  
全球化背景下,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有着诸多优势,本文立足空间经济均衡分析,研究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规模因素、主导因素和空间因素对产业承接的支撑程度。研究表明:一是经济发展规模、区位优势、路径效应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吸引产业转移承接规模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是西部地区在区位比较优势的条件下,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现实基础和相对优势,通过依托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集群化转移、围绕产品生产不同环节进行扎堆的园区集聚式转移、以外来植入和本地嫁接为主的产业链式转移等多种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黄灿  
本文对2005年至2011年间东部地区出口产业向内陆地区的转移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各省行业出口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与对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多数出口产业存在向中西部省份的相对转移,其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转移程度最为显著;出口产业的转入显著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长,且对西部地区出口的影响程度远高于中部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明  宋彦玲  
本文梳理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FDI)质量影响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作用和内在机制,并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其前期规模影响的基础上,设计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FDI质量(盈利能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出口能力和规模)通过改善中西部地区生产环境、提升区域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增强区域规模效应等路径推动东部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FDI盈利能力、出口能力和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作用显著,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作用并不明显; FDI盈利水平、FDI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均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FDI管理水平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但对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作用不显著,FDI技术水平呈现的作用与FDI管理水平恰好相反,FDI出口能力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但对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作用不显著; FDI管理水平和FDI规模促进了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但对中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FDI技术水平促进了东部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而对西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龙斌  
产业集群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是妨碍其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主要阻力。博弈分析表明,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因此,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认真规划产业园区,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彤彤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我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并考察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如下: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较低,东部地区高过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时间趋势上,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提升速度最快,中西部地区较缓慢且有反复;R&D人力投入和R&D经费投入会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暕  郑露  
为实现中西部地区顺利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文章利用Hoover系数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东部地区产业聚集现状,确定出需要转移的产业。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确定出中西部地区可以承接的产业,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适合的对接点。结论表明,通过分析Hoover系数来指导产业转移具有实际可行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继忠  黎明  
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国20072016年高技术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以科技经费投入和技术人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专利数量和新产品的产值作为产出指标,首先使用DEA方法计算了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以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政府支持、科技信贷和风投支持作为科技金融指标,使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于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均有所提升;科技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创新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