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7)
- 2023(14955)
- 2022(12944)
- 2021(12080)
- 2020(9965)
- 2019(23223)
- 2018(22987)
- 2017(44109)
- 2016(24163)
- 2015(27153)
- 2014(27083)
- 2013(27123)
- 2012(25296)
- 2011(22938)
- 2010(22966)
- 2009(21023)
- 2008(20593)
- 2007(18436)
- 2006(16490)
- 2005(14908)
- 学科
- 济(101484)
- 经济(101378)
- 业(69810)
- 管理(69743)
- 企(58084)
- 企业(58084)
- 方法(41728)
- 数学(35317)
- 数学方法(34942)
- 中国(28968)
- 农(27374)
- 地方(26866)
- 财(26162)
- 业经(23737)
- 学(22366)
- 农业(18915)
- 制(18869)
- 贸(18189)
- 贸易(18169)
- 易(17537)
- 务(17327)
- 财务(17259)
- 财务管理(17228)
- 企业财务(16486)
- 和(16465)
- 理论(16110)
- 环境(15858)
- 技术(15803)
- 银(15602)
- 银行(15540)
- 机构
- 大学(345756)
- 学院(344157)
- 济(134726)
- 管理(134376)
- 经济(131691)
- 研究(122144)
- 理学(115381)
- 理学院(113993)
- 管理学(112029)
- 管理学院(111434)
- 中国(91138)
- 科学(77569)
- 京(76115)
- 所(63350)
- 财(61978)
- 农(60510)
- 研究所(57528)
- 中心(54180)
- 业大(53066)
- 江(51610)
- 北京(48866)
- 财经(48815)
- 农业(47458)
- 范(46877)
- 师范(46337)
- 院(44563)
- 经(44366)
- 州(42417)
- 经济学(38929)
- 师范大学(37431)
- 基金
- 项目(232747)
- 科学(181430)
- 研究(168337)
- 基金(166865)
- 家(147208)
- 国家(145940)
- 科学基金(123762)
- 社会(103586)
- 社会科(97971)
- 社会科学(97945)
- 省(91326)
- 基金项目(88848)
- 自然(81960)
- 自然科(79994)
- 自然科学(79972)
- 自然科学基金(78547)
- 划(77586)
- 教育(76605)
- 资助(69116)
- 编号(68806)
- 成果(56438)
- 发(53152)
- 重点(52593)
- 部(50554)
- 创(48143)
- 课题(48064)
- 创新(44816)
- 科研(44581)
- 教育部(42681)
- 计划(42619)
- 期刊
- 济(155353)
- 经济(155353)
- 研究(104644)
- 中国(71201)
- 学报(58229)
- 农(55501)
- 科学(53210)
- 管理(51688)
- 财(46799)
- 大学(43290)
- 教育(40994)
- 学学(40587)
- 农业(38745)
- 融(31619)
- 金融(31619)
- 技术(29246)
- 业经(26169)
- 经济研究(24260)
- 财经(23696)
- 业(20671)
- 经(20147)
- 问题(19987)
- 图书(19414)
- 科技(17178)
- 理论(16485)
- 技术经济(16483)
- 版(15915)
- 现代(15678)
- 资源(15607)
- 商业(15228)
共检索到522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淑芳 彭馨漫
近年来,随着全球微型金融业商业化发展趋势的加快,许多微型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使命偏移问题。本文阐述了微型金融机构使命偏移的涵义和衡量指标、具体原因及其负面影响,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微型金融机构的使命偏移问题,检验结果表明微型金融机构追求高的经营可持续性会降低金融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的覆盖深度,引发使命偏移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微型金融机构使命偏移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微型金融机构 使命偏移 可持续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海洁 叶庆祥
跨国公司的本地嵌入问题一直是后进国家和地区十分关心的问题。它很大程度上成为后进国家和地区能否成功利用外资发展本地经济、落实追赶战略的关键。跨国公司本地嵌入可以简单理解为跨国公司通过建立本地产业网络与地方发生各种经济社会联系。经济连接和社会连接是经由跨国公司基于共同的利益,在社会化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关系体系里伙伴之间嵌入程度越高,代表与其他成员间的连接越紧密,所形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经济行为就越频繁,越容易透过各种交易进行利益交换,取得企业竞争优势与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余珮
本文以创新驱动战略和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为背景,基于创新集群的视角,设置高技术产业构建集群潜力的评估体系,并重点关注中西部知识资源最密集的湖北、四川和陕西省,进一步探究潜在集群内部生产和知识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湖北、四川和陕西分别在电子通信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形成创新集群的潜力较大。知识子系统的相对发展滞后制约湖北省和陕西省优势产业潜在集群的协调稳定发展,而四川省则需要在生产子系统方面不断完善、提升生产效率和扩大产业规模,同时,维持在知识资源方
关键词:
中西部 创新集群 比较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强 王森林
本文通过机制法、时间序列法计算了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的潜力,分析了未来30年在不同生活标准水平下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承载力,认为中西部地区棉花、油料供给相对充足,粮食生产基本能满足需求,但近10年内粮食生产要满足小康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从全国范围来看近期粮食生产供需较紧,不能因短期粮食供大于求而放松粮食生产,否则将给国民经济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
耕地潜力 耕地承载力 中西部地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邱国栋 陈景辉
本文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嵌入性不足或嵌入失效问题,提出了跨国公司在华具有较强嵌入性的观点,并将视角聚焦于中国沿海开发区和其中的跨国公司,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四个维度揭示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嵌入性及其演化过程。并从战略管理视角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嵌入的演进规律,提出跨国公司在华战略三部曲,即从战略连接、战略嵌入到战略耦合,同时指出未来中国区域外资政策取向应从单纯招商引资向本地嵌入转变。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嵌入性 沿海开发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景辉 王玉荣
文章从新社会经济学的"嵌入性"视角,对我国开发区跨国公司嵌入与产业集聚现象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跨国公司嵌入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跨国公司嵌入对开发区产业集聚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开发区产业集聚对跨国公司嵌入也有重大影响。但跨国公司嵌入对当地内资企业集聚的带动作用有限,内外资企业互动融合不足,这将是未来我国开发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扬
本文在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东道国经济规模、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FDI存量等诸因素对美国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决策影响的基础上,对比了中印两国进一步吸收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潜力,并就我国如何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并使其溢出效应最大化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辉 邱国栋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地方产业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视角从单向嵌入观转向双向嵌入观,论证了跨国公司本地嵌入与地方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是一种相互嵌入、互动耦合的关系,提出了块状经济与链式经济有机融合这一新的全球经济模式,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了论证。在分析广东模式与浙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妍 吴江
在华跨国公司由于投资主体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嵌入型劳资关系,它们既各具特色,又存在相似之处。欧美企业由于文化、环境、处事方法与中国差距较大,因此在嵌入型劳资关系形成中调整度最大;日韩企业与中国同属于儒家文化圈,但各自的发展历程又有所不同,因此在嵌入型劳资关系形成中,往往会遭遇文化及人文习惯认同方面的阻力,调整度居中;港台企业较好地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但由于两岸三地分隔多年,在处事方法、管理风格、薪酬待遇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差异,但相较前两者阻力很小,调整度也最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永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文秀 赵浩兴
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概念:嵌入、社会网络、网络嵌入、嵌入方式和程度,接着提出了三个问题:子公司网络嵌入模式与其战略角色有何关系?子公司网络嵌入模式的一般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子公司的网络嵌入模式对总部控制的影响如何?并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十一个命题,通过对海尔的美国公司和微软的亚洲研究院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对提出的相关命题进行了检验,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云辉 崔新健
利用在华跨国公司的调研数据,运用回归统计方法,实证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内、外部网络嵌入对其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检验了知识来源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双重网络嵌入对跨国公司的知识转移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知识来源在双重网络嵌入对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网络嵌入 知识转移 知识来源 跨国公司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建康 蒋伏心
基于跨国公司价值链战略的视角,分析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和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企业应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网络中找准节点,主动链入,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价值链 产业集群 国际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健 刘荷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服务业外商投资的进一步放开,跨国公司开始通过进驻物流园区、推动某些物流园区形成等方式,以集群核心企业的角色影响我国物流业特别是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跨国公司嵌入视角下物流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演化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嵌入的物流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是伴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而突变式演进的,跨国公司嵌入的主要作用是形成集群的"集聚内核",吸引关联企业及物流需求的集聚;集群经济与社会网络互相融合,其集聚程度相对较高且网络中多为强关系,知识网络中的联系比较松散,内容单一且联系对象呈两极分化态势;集群核心型和参与型跨国公司的嵌入过程及其对集群网络结构的影响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立斌
全球生产网络是由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与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嵌套而成的微观组织形式,是推动微观与宏观经济重组的重要组织力量。作为生产服务业中最有活力、发展最为迅速的国际物流业更是一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文章对国际物流业产业结构特征和竞争新动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阐释其实施模块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得出通过模块化分解与整合形成国际物流网络的可操作性路径,又进一步通过对模块化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的机制及影响的分析,试图将模块化生产框架扩展到生产性服务活动领域,从而为其他生产服务业的模块化发展与服务网络的形成并嵌入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提供借鉴作用,也会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
关键词:
模块化 国际物流网络 生产网络 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