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9)
- 2023(15914)
- 2022(13835)
- 2021(12848)
- 2020(10873)
- 2019(24587)
- 2018(24447)
- 2017(46017)
- 2016(25931)
- 2015(29090)
- 2014(28707)
- 2013(28002)
- 2012(25610)
- 2011(22923)
- 2010(22564)
- 2009(20399)
- 2008(19588)
- 2007(17012)
- 2006(14695)
- 2005(12443)
- 学科
- 济(95547)
- 经济(95450)
- 管理(67979)
- 业(62398)
- 企(49601)
- 企业(49601)
- 方法(43050)
- 数学(37779)
- 数学方法(37375)
- 农(28001)
- 地方(26307)
- 中国(24934)
- 学(23409)
- 财(23064)
- 业经(21283)
- 农业(19283)
- 贸(17532)
- 贸易(17523)
- 易(16929)
- 环境(16127)
- 理论(15456)
- 制(15363)
- 技术(15248)
- 和(14912)
- 教育(13700)
- 务(13416)
- 财务(13355)
- 财务管理(13331)
- 地方经济(13137)
- 划(12867)
- 机构
- 大学(354667)
- 学院(351760)
- 管理(135112)
- 济(129918)
- 经济(126904)
- 研究(120168)
- 理学(118257)
- 理学院(116791)
- 管理学(114438)
- 管理学院(113838)
- 中国(85681)
- 科学(81361)
- 京(75063)
- 农(68233)
- 所(61810)
- 业大(61265)
- 财(57797)
- 研究所(57359)
- 中心(54648)
- 农业(54072)
- 江(51436)
- 范(49375)
- 师范(48786)
- 财经(46563)
- 北京(46528)
- 院(43866)
- 经(42398)
- 州(42193)
- 师范大学(39245)
- 省(38821)
- 基金
- 项目(255147)
- 科学(197876)
- 基金(181761)
- 研究(180523)
- 家(161916)
- 国家(160577)
- 科学基金(135832)
- 社会(110501)
- 社会科(104494)
- 社会科学(104460)
- 省(103031)
- 基金项目(98438)
- 自然(91688)
- 自然科(89504)
- 自然科学(89475)
- 自然科学基金(87850)
- 划(86528)
- 教育(83471)
- 编号(73502)
- 资助(73399)
- 成果(58971)
- 重点(58084)
- 发(55160)
- 部(54341)
- 创(53070)
- 课题(51472)
- 科研(49588)
- 创新(49495)
- 计划(49085)
- 大学(46607)
- 期刊
- 济(136450)
- 经济(136450)
- 研究(98255)
- 中国(69099)
- 学报(67178)
- 农(60987)
- 科学(57824)
- 大学(49312)
- 学学(46008)
- 管理(45406)
- 教育(44187)
- 农业(42273)
- 财(42196)
- 技术(28255)
- 融(24168)
- 金融(24168)
- 业经(23372)
- 业(22145)
- 图书(21519)
- 经济研究(21297)
- 财经(21252)
- 科技(19522)
- 版(18690)
- 资源(18429)
- 问题(18349)
- 业大(18244)
- 经(18065)
- 理论(15710)
- 技术经济(15510)
- 林业(15221)
共检索到501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钟镇 王梦超
[目的/意义]发现地方本科高校协同创新规律,探索更为高效的地方本科高校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对于降低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省份的区域创新成本、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为例,通过对其2014-2016年国内机构合作发明专利的统计分析,考察了中西部省份地方省属高校协同创新的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省属本科高校存在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偏少、比例偏低、在合作网络中存在围绕地域与机构内敛的小圈子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小萍 张良
本研究利用2012年、2014年中国"985工程"高校计划招生数据,考察高校"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实施成效。研究发现,"招生协作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随之增多,省际间差距逐步缩小。承担协作计划输出省份增加了在中西部地区和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省份的跨省招生名额。与2012年相比,2014年协作计划输出省份"985工程"高校招生减少5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协作计划输入省份招生增长接近12个百分点。"招生协作计划"的实施,大幅度增加了中西部地区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
高校招生 中西部地区 招生协作计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新春
本文以河南省为样本,用有关的财务指标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约束状况,得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融资瓶颈是权益的有限性,并据此提出了基本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力 权益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莉
中国的城镇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过程。由于人口流向主要是从乡村向城市、从经济后进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长期持续的人口外流,在中西部地区形成城市人口增长和区域人口减少的空间格局。以四川省和河南省信阳市为例,提出了在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增长的城市和收缩的区域的人口分布现象,分析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对流出地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和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增长的城市 收缩的区域 城镇化 人口迁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永华 赵永刚 王燕燕
本文运用粗集法从产业关联性、产业增长性、产业经济效益水平、区位商、可持续发展等评价指标对中西部经济第一强县(市)—河南省巩义市的现有产业进行评价和选择,认为巩义市的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及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专用机械设备制造、通用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是巩义市现阶段的主导产业,并提出采取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粗集法 主导产业 产业关联性 区位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亚楠 陈利根 龙开胜
本文利用对河南省和甘肃省村庄调查和农村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探究了影响中西部地区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因素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和土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风俗习惯、农民主观认识以及行政管理力度都会造成农村宅基地不同程度的闲置。改革的思路为:着眼于制定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宅基地退出政策;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改善农村治理结构;建立宅基地整理的保障措施;等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晓玲
文章以安徽省蚌埠市为调查对象,在投资者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投资者满意度的因素,探索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中西部投资环境的状况,提出了具体建议对策。
关键词:
投资环境 投资者 满意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惠
本文对河南省109个县(市)农村电信发展指标以及当地相关经济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弹性分析。研究表明,农村电信发展水平与GDP、人均纯收入、人口和非农业产值比例等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影响农村电信业务总量的因素依次是人均纯收入、人口、GDP等,影响农村电话普及率的因素依次是人均纯收入、非农业产值比例等。中国电信市场发展不平衡,导致在城乡之间呈现二元结构的特征,农村电信市场发展对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依赖性较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笑天 焦文献 陈兴鹏 张子龙
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河南省能源消费的总体特征,运用IPAT等式对河南省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脱钩分析进一步研究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较大且仍保持逐年递增;经济发展是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导因素,技术进步对其起重要的抑制作用;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总体上呈弱脱钩关系,并呈现出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控制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艳想 李帅 酒江涛 任梦雨 樊祎 苏金乐
[目的]分析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提供指导。[方法]文章通过谷歌地理信息系统及Arc GIS10. 2软件对河南省12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分布格局、分布均衡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估计法及地理集中程度等方法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最邻近距离法分析R=0. 628,小于1,分布类型为凝聚型。核密度分析中,整体空间分布呈现3个核心区域,平顶山东北区域,豫西北沿省边界呈带状分布及豫南信阳南部,空间分布受地理、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影响。[结论]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属凝聚型不均衡分布。从地级市层面上分析,主要集中在平顶山东部、信阳南部和三门峡地区;从分区层面上,以豫中较多,豫北、豫西和豫南其次,豫东基本空白。形成原因与地理高程、社会经济和历史事件有关。交通不便、经济相对发达或相对落后、历史事件少发的区域,传统村落保存较为完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琳琳
本研究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索了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使用logit回归模型探索了个体因素、工作经历因素和教育经历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西部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本地的行业发展特征,加强对领先行业的创业支持,关注职业初期(工作5年左右)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引导和重点资助知识型创业。普通本科院校需重视对学生通用性能力的培养,重视实习环节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应用性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势发展知识型创业。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同时受到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的
关键词:
创业意向 普通本科 中西部地区毕业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兴梅 刘俊杰
将中西部地区划分为东北、中部、西北、西南4个区域,采用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各区域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本存量、经济规模、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源和路径效应。结果发现:4个区域的路径效应、资本存量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东北、西北地区不显著;劳动力成本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对东北地区不显著;除中部地区外,经济规模与产业转移承接地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中西部区域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在促进产业转移进程中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根据不同影响要素制定宏观政策与微观引资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亮
针对当前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存在本土化、地域化程度不足的问题,本文从河南上市公司这一特定对象出发,选取2010-2012年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公司盈利水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治理水平、资产担保余值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公司成长性、国有股比重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但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这一研究结论为河南上市公司从企业自身角度进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了经验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丙红
文章以2006年中西部地区19个省级行政单位(西藏除外)为样本,通过Eviews5.1软件对该地区省级政府人力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回归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省级政府构建合理、适度人力规模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开心 王西平 朱洪生 宁立波
【目的】通过调查南太行丘陵与山地区域植物地境中不同层片植物根群结构、土壤肥力,探究不同地貌形态下植物地境结构特征的差异,为南太行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植物样方调查及植物地境调查,记录不同地貌形态下植物的各项指标,统计地境剖面植物根群分布,测试地境剖面各土层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水量等土壤肥分指示性因子的含量。【结果】丘陵区域地下0~30 cm为草本植物根群圈,30~60 cm为灌木植物根群圈,60~100 cm为乔木植物根群圈;山地区域地下0~20 cm为草本植物根群圈,20~40 cm为灌木植物根群圈,40~70 cm为乔木植物根群圈。植物根系数量和土壤肥力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山地区域土壤肥力空间异质性属于中等变异,丘陵区域不同土层土壤肥力空间异质性不同,属于中等变异或强变异,植物根系空间异质性均属于中等变异。丘陵区域地下30、60 cm左右植物根系的空间异质性出现拐点,山地区域地下20、40 cm左右植物根系的空间异质性出现拐点。【结论】乔灌草植物根系占据不同的地境空间,植物根群圈与土壤肥力对应层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地境剖面垂向上,植物根系空间异质性出现拐点的位置与植物根群圈位置具有相关性。不同地貌形态的土壤资源异质性对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影响显著。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极度缺乏,生态修复时应注意补充土壤磷肥的含量,根据优势种与亚优势种合理选择植物,本研究可对南太行地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地境结构 地貌形态 南太行 根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