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1)
2023(15955)
2022(13047)
2021(12116)
2020(9893)
2019(22836)
2018(22439)
2017(43662)
2016(23370)
2015(26153)
2014(26088)
2013(25590)
2012(23115)
2011(20571)
2010(20646)
2009(19198)
2008(17572)
2007(15262)
2006(13432)
2005(11893)
作者
(65835)
(54368)
(54040)
(51557)
(34707)
(26140)
(24638)
(21343)
(20904)
(19284)
(18714)
(18273)
(17050)
(17030)
(16876)
(16631)
(16163)
(15966)
(15639)
(15490)
(13321)
(13249)
(13148)
(12428)
(12255)
(12049)
(11946)
(11930)
(10913)
(10699)
学科
(94384)
经济(94268)
管理(65738)
(64263)
(52470)
企业(52470)
方法(39490)
中国(34407)
数学(34079)
数学方法(33737)
(27352)
金融(27349)
(26813)
(25684)
银行(25648)
地方(25177)
(24734)
(24105)
业经(22706)
(19458)
(18968)
农业(18596)
理论(16002)
(15741)
财务(15670)
(15651)
财务管理(15644)
贸易(15635)
(15126)
企业财务(14930)
机构
大学(325454)
学院(323981)
(129998)
管理(129299)
经济(127029)
理学(112337)
理学院(111060)
管理学(109222)
研究(108716)
管理学院(108648)
中国(84855)
(69274)
科学(66324)
(59020)
(53168)
中心(50893)
(50323)
研究所(48592)
财经(48166)
业大(47152)
(46124)
(43952)
(43886)
师范(43590)
北京(43580)
经济学(39980)
(39532)
农业(39073)
(38672)
经济学院(36250)
基金
项目(227302)
科学(179841)
研究(168025)
基金(165798)
(143726)
国家(142509)
科学基金(123422)
社会(107561)
社会科(101967)
社会科学(101942)
基金项目(88879)
(87779)
自然(79074)
自然科(77273)
自然科学(77259)
教育(75945)
自然科学基金(75855)
(73958)
编号(68678)
资助(66549)
成果(55127)
重点(50501)
(49774)
(49171)
(47224)
课题(46735)
国家社会(44603)
创新(43990)
教育部(43135)
科研(42990)
期刊
(138799)
经济(138799)
研究(98193)
中国(60072)
学报(49000)
科学(47116)
(46497)
管理(45064)
(42930)
(39662)
金融(39662)
大学(37605)
学学(35415)
教育(34782)
农业(31348)
技术(26016)
业经(23201)
财经(22980)
经济研究(21915)
问题(19892)
(19661)
图书(16709)
理论(16086)
现代(15348)
(15257)
科技(15251)
实践(14794)
(14794)
技术经济(14565)
(14364)
共检索到470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鹏  向丽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城市融入为切入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代际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较强烈,但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个人特征因素中进城务工年限对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城市融入度对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显著,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均注重工资待遇水平、居住条件、物价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城市归属感的实现,但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受职业技能水平、社会关系网络及户籍状况满意度影响较大,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强调职业升迁机会、工作环...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曾鹏  向丽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社会认同度为研究视角,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的受教育程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差异性对中西部地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中西部地区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社会认同度对中西部地区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最显著,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社会认同度的影响最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经纬   曹海林  
近年农民家庭在家乡县城购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普遍趋势,极大加速了这一区域就近城镇化进程。从农民生活世界出发,这主要缘于有限的家庭支付能力、家庭本位与乡土之根、区域婚备竞赛、子女教育需求、县级政府引导等多重因素。进城之后,农民家庭总体目标的转变塑造出了新的“一家三制”家庭形态,包括撑开在城-县-乡之间的家庭结构、半工-半耕-伴读的家计分工及积累性-保障性-发展性并行的家庭秩序。“一家三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产生的新实践,也使得进城农民成为了兼具县城和乡村两种要素的“县乡两栖者”。县乡两栖打破了“城”与“乡”的地域边界,具有助推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力,但也蕴藏着一定的家庭和社会危机。据此,建议将县乡两栖者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重点对象,通过渐进式城镇化政策、合理确定县域产业建设定位和目标、统筹县域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等手段,为其发挥积极功能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经纬   曹海林  
近年农民家庭在家乡县城购房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普遍趋势,极大加速了这一区域就近城镇化进程。从农民生活世界出发,这主要缘于有限的家庭支付能力、家庭本位与乡土之根、区域婚备竞赛、子女教育需求、县级政府引导等多重因素。进城之后,农民家庭总体目标的转变塑造出了新的“一家三制”家庭形态,包括撑开在城-县-乡之间的家庭结构、半工-半耕-伴读的家计分工及积累性-保障性-发展性并行的家庭秩序。“一家三制”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家庭应对现代性压力产生的新实践,也使得进城农民成为了兼具县城和乡村两种要素的“县乡两栖者”。县乡两栖打破了“城”与“乡”的地域边界,具有助推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力,但也蕴藏着一定的家庭和社会危机。据此,建议将县乡两栖者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重点对象,通过渐进式城镇化政策、合理确定县域产业建设定位和目标、统筹县域公共服务空间布局等手段,为其发挥积极功能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丽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就业质量对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相对明显。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容易受到工作时长、工资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其职业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险健全程度。城市住房成本、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网络也是两代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注的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丽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地级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就业质量为研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比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就业质量对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相对明显。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容易受到工作时长、工资收入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其职业发展机会和社会保险健全程度。城市住房成本、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关系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剑锋  
认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步伐对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从区域情况出发选择发展模式是城市化的战略原则,推动产业聚集是城市化的基本途径,改革户籍制度、创新用地机制是城市化的重要制度保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颜银根  王光丽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不断回流、承接产业不断增加,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加速发展。文章通过构建空间均衡模型,使用2011-2016年中西部地区18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固定效应分析,并通过安徽和河南的地级市数据做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回流促进了产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承接会促进劳动力的回流,劳动力回流与产业承接相互影响,形成了"循环累积效应";(2)如果只有劳动力回流或产业承接并不能促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只有劳动力回流与产业承接形成交互影响,才能共同促进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这种"双转移"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其启示为:(1)劳动力的回流与产业承接需要同步发展;(2)城镇化发展的提升需要回流劳动力和产业承接的合力推进;(3)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与质量的提升,需要依据产业梯度发展的理论来推动;(4)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需要大力吸引外部资金尤其是外资的流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玮玮  
文章基于空间滞后的OLS、面板FE和系统GMM模型,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聚集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中西部的商贸流通集聚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表明商贸流通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转变流通发展方式,提升流通产业集聚水平;第二,引导投资向农村倾斜,深化城乡流通对外开放;第三,加大对农产品现代流通的财政投入支出,发挥财政资金对民生经济的促进作用;第四,重视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流通网络一体化;第五,提升中西部流通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性,令两项建设发挥相辅相成的互动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选选  
文章利用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对不同地区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论是经济体制改革对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明显,且影响程度从东到西逐渐减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夏为  
近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强劲。本文采用2007-2016年中西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西部地区的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发现中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发展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是中部地区的上升速度快于西部地区,可能将造成中西部地区的流通市场一体化动力不足。因此本文提出四条政策建议:第一,加快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提高商贸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第三,重视城镇化建设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来激活产业发展对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第四,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开放性,从一体化眼光推动产业发展,但也需适度降低区域一体化壁垒,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秀敏  林坚  刘万利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成都市3个区(县)的2 3 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影响农户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的迁移决策受到户主的学龄、户主的职业类型、家庭是否有学龄儿童、人均耕地面积、交通状况、外出劳动力比例、本地非农就业机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做迁移决策时,农户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行为是理性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剑锋  
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不仅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而且城市化水平较低。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步伐对保护耕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有巨大作用。本文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自然条件的特性出发,辩证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加快城市化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城市化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立军  王明忠  王曙光  吴二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成为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意义及困境出发,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破解之道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党文  
城镇化的推进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体系的构建与创新是推进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金融组织创新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总结了当前西部金融组织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金融组织创新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