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1)
- 2023(12810)
- 2022(10487)
- 2021(9514)
- 2020(7628)
- 2019(17468)
- 2018(17130)
- 2017(31751)
- 2016(17618)
- 2015(19826)
- 2014(19470)
- 2013(18979)
- 2012(17889)
- 2011(16688)
- 2010(17159)
- 2009(15701)
- 2008(15375)
- 2007(13866)
- 2006(12590)
- 2005(11511)
- 学科
- 济(80547)
- 经济(80479)
- 管理(49455)
- 业(45777)
- 企(35925)
- 企业(35925)
- 方法(28399)
- 中国(27523)
- 地方(25190)
- 数学(24781)
- 数学方法(24332)
- 农(21012)
- 业经(18370)
- 技术(17316)
- 学(16226)
- 农业(14643)
- 发(13684)
- 理论(13648)
- 环境(13559)
- 地方经济(13509)
- 财(13236)
- 制(13102)
- 银(12855)
- 银行(12812)
- 融(12784)
- 金融(12783)
- 行(12517)
- 贸(11927)
- 贸易(11911)
- 和(11655)
- 机构
- 学院(251332)
- 大学(248205)
- 济(100087)
- 经济(97719)
- 研究(96077)
- 管理(90260)
- 理学(76348)
- 理学院(75326)
- 管理学(73540)
- 管理学院(73083)
- 中国(70691)
- 科学(61422)
- 京(56153)
- 所(50320)
- 农(46796)
- 研究所(45712)
- 财(43257)
- 中心(42282)
- 江(40446)
- 业大(38561)
- 范(36677)
- 农业(36610)
- 师范(36237)
- 北京(36167)
- 院(35559)
- 州(33408)
- 财经(33376)
- 省(31021)
- 经济学(30294)
- 经(30167)
- 基金
- 项目(168389)
- 科学(131967)
- 研究(121175)
- 基金(118320)
- 家(105601)
- 国家(104716)
- 科学基金(88409)
- 社会(75664)
- 社会科(71644)
- 社会科学(71624)
- 省(68881)
- 基金项目(61654)
- 划(58106)
- 自然(57367)
- 教育(56157)
- 自然科(55975)
- 自然科学(55959)
- 自然科学基金(54891)
- 资助(48535)
- 编号(48247)
- 发(42733)
- 重点(39283)
- 成果(38939)
- 创(37338)
- 课题(36564)
- 部(35410)
- 创新(35029)
- 发展(33673)
- 展(33109)
- 计划(31738)
共检索到398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虹
在经济下行趋紧、资源价格波动频繁、地方财力吃紧、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重重困难。为此,中央先后于2013年、2017年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虹
在经济下行趋紧、资源价格波动频繁、地方财力吃紧、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下,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重重困难。为此,中央先后于2013年、2017年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现阶段,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大体出现了徐州模式、十堰模式、石嘴山模式、自贡模式、石景山模式,这些模式适合于不同的老工业城市。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应强化财政金融、科技、产业、人才、对外开放等政策支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可基于主体异质性、空间异质性、类型异质性构建长效机制,基于不同成长阶段差异化地培育发展新动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现阶段,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大体出现了徐州模式、十堰模式、石嘴山模式、自贡模式、石景山模式,这些模式适合于不同的老工业城市。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应强化财政金融、科技、产业、人才、对外开放等政策支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可基于主体异质性、空间异质性、类型异质性构建长效机制,基于不同成长阶段差异化地培育发展新动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岳利萍
早在2001年我国就开始重视和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目前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其空间分布呈现出全国性分布、空间非均衡分布和区域内部聚集分布三大特征。全国性分布体现在从资源型城市的绝对数量看,四大区域无一例外均有资源型城市,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个数分别是37座、49座、74座和102座。空间非均衡性分布则表现为各地区资源型城市占
[期刊] 改革
[作者]
岳利萍
早在2001年我国就开始重视和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目前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其空间分布呈现出全国性分布、空间非均衡分布和区域内部聚集分布三大特征。全国性分布体现在从资源型城市的绝对数量看,四大区域无一例外均有资源型城市,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个数分别是37座、49座、74座和102座。空间非均衡性分布则表现为各地区资源型城市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骁男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而言,因其自身地理人文环境、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状况等方面的制约,加之受近年煤炭等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着活力不够、基础不牢等困难和问题,亟待破解。(一)中西部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特点自然环境方面,"地少、景美、矿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涛 伏玉林
大量低技能劳动力流向东部,延续了东部继续靠引进技术、从事附加值较低产业的生产方式。这种发展模式对服务业需求较低,进一步制约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加大对中西部核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在低端产业对东部的竞争基础,促使东部通过技术开发向附加值更高产业转变。产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需求,长期将为中西部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关键词:
地区竞争 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振宇
21世纪以来,我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陆续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无论是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还是现阶段经济新常态时期都没有停止转型发展的脚步,并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振兴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是地方创新实践的结果,也是这些老工业城市在转型的阵痛中倒逼出来的,对于其他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振宇
21世纪以来,我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陆续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无论是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还是现阶段经济新常态时期都没有停止转型发展的脚步,并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振兴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是地方创新实践的结果,也是这些老工业城市在转型的阵痛中倒逼出来的,对于其他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若祥
为更好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2003年我国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拉开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幕,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逐步化解。在出台此项政策时,在地域范围上用了"东北地区等","等"就是表明老工业基地除了东北地区之外,还有其他地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若祥
为更好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2003年我国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拉开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幕,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逐步化解。在出台此项政策时,在地域范围上用了"东北地区等","等"就是表明老工业基地除了东北地区之外,还有其他地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琛伟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转型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体制转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老工业城市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问题,切实提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策略,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小明
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经济社会振兴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难题。从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老工业基地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早期形成的产业集中的区域或城市,由于产业技术落后、资源枯竭、无法及时向新兴产业转移等原因,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去原有地位和作用。老工业基地是过去的经济辉煌地区,在某种条件下变得老化和僵化,甚至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小明
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经济社会振兴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难题。从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老工业基地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早期形成的产业集中的区域或城市,由于产业技术落后、资源枯竭、无法及时向新兴产业转移等原因,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去原有地位和作用。老工业基地是过去的经济辉煌地区,在某种条件下变得老化和僵化,甚至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