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5)
2023(4808)
2022(4067)
2021(3680)
2020(2897)
2019(6780)
2018(6466)
2017(12048)
2016(6641)
2015(7477)
2014(7174)
2013(7256)
2012(7026)
2011(6507)
2010(6576)
2009(6104)
2008(6013)
2007(5687)
2006(5264)
2005(4914)
作者
(21973)
(18367)
(18146)
(17079)
(11795)
(9077)
(8187)
(7122)
(7040)
(6711)
(6371)
(6177)
(6154)
(6046)
(5999)
(5661)
(5588)
(5444)
(5406)
(5336)
(4668)
(4666)
(4649)
(4338)
(4239)
(4211)
(4076)
(4015)
(3822)
(3790)
学科
(31044)
经济(31013)
(19395)
管理(18511)
(15624)
企业(15624)
地方(10488)
(10117)
方法(9936)
数学(8299)
中国(8297)
数学方法(8169)
业经(8162)
农业(7428)
(6656)
地方经济(5983)
(5593)
贸易(5588)
(5457)
(5388)
(5358)
(5167)
(4999)
(4917)
环境(4599)
技术(4399)
(4307)
理论(4097)
(4038)
金融(4037)
机构
学院(99857)
大学(99680)
研究(41304)
(40516)
经济(39606)
管理(34875)
中国(30109)
理学(29518)
理学院(29098)
管理学(28456)
管理学院(28278)
科学(26590)
(22748)
(22290)
(21277)
研究所(20369)
中心(17527)
农业(16937)
(16807)
(16412)
业大(16310)
(15338)
北京(14472)
(13964)
师范(13731)
(13357)
(13153)
财经(13148)
科学院(13053)
(11829)
基金
项目(66248)
科学(51179)
基金(47368)
研究(45864)
(43688)
国家(43340)
科学基金(35247)
社会(28240)
社会科(26653)
社会科学(26643)
(25458)
基金项目(24292)
自然(23746)
自然科(23163)
自然科学(23153)
自然科学基金(22761)
(22713)
教育(20828)
资助(19632)
编号(18100)
(15980)
重点(15861)
成果(15124)
(14354)
课题(13802)
(13636)
计划(13232)
创新(12746)
科研(12717)
发展(12366)
期刊
(50015)
经济(50015)
研究(30494)
中国(23792)
(20595)
学报(19640)
科学(18733)
管理(15628)
大学(14369)
农业(13979)
学学(13591)
(11991)
教育(11852)
(8915)
金融(8915)
技术(8665)
业经(8329)
(7499)
经济研究(7468)
财经(6715)
问题(6365)
(5908)
(5787)
国际(5697)
业大(5574)
(5481)
世界(5128)
(5101)
论坛(5101)
技术经济(5010)
共检索到160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政  安树伟  王佳宁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要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互动衔接,通过建立老工业基地与"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完善老工业基地融入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强化老工业基地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机制与示范推广机制,培育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政  安树伟  王佳宁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要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互动衔接,通过建立老工业基地与"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完善老工业基地融入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强化老工业基地与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机制与示范推广机制,培育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现阶段,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大体出现了徐州模式、十堰模式、石嘴山模式、自贡模式、石景山模式,这些模式适合于不同的老工业城市。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应强化财政金融、科技、产业、人才、对外开放等政策支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可基于主体异质性、空间异质性、类型异质性构建长效机制,基于不同成长阶段差异化地培育发展新动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现阶段,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大体出现了徐州模式、十堰模式、石嘴山模式、自贡模式、石景山模式,这些模式适合于不同的老工业城市。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应强化财政金融、科技、产业、人才、对外开放等政策支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可基于主体异质性、空间异质性、类型异质性构建长效机制,基于不同成长阶段差异化地培育发展新动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振宇  
21世纪以来,我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陆续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无论是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还是现阶段经济新常态时期都没有停止转型发展的脚步,并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振兴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是地方创新实践的结果,也是这些老工业城市在转型的阵痛中倒逼出来的,对于其他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若祥  
为更好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2003年我国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拉开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幕,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逐步化解。在出台此项政策时,在地域范围上用了"东北地区等","等"就是表明老工业基地除了东北地区之外,还有其他地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振宇  
21世纪以来,我国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陆续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无论是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还是现阶段经济新常态时期都没有停止转型发展的脚步,并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振兴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是地方创新实践的结果,也是这些老工业城市在转型的阵痛中倒逼出来的,对于其他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琛伟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转型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体制转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老工业城市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问题,切实提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策略,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若祥  
为更好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2003年我国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拉开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大幕,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逐步化解。在出台此项政策时,在地域范围上用了"东北地区等","等"就是表明老工业基地除了东北地区之外,还有其他地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小明  
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经济社会振兴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难题。从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老工业基地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早期形成的产业集中的区域或城市,由于产业技术落后、资源枯竭、无法及时向新兴产业转移等原因,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去原有地位和作用。老工业基地是过去的经济辉煌地区,在某种条件下变得老化和僵化,甚至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小明  
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发展、经济社会振兴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也是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难题。从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老工业基地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早期形成的产业集中的区域或城市,由于产业技术落后、资源枯竭、无法及时向新兴产业转移等原因,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失去原有地位和作用。老工业基地是过去的经济辉煌地区,在某种条件下变得老化和僵化,甚至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琛伟  
《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发布实施以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转型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体制转型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老工业城市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问题,切实提出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策略,具有重大现实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  
重庆是三峡库区的特大城市,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能够直接为三峡工程提供物资、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向三峡库区转移投资少、见效快、单位投资吸引劳动力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重庆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进一步开发三峡库区资源,调整重庆产业组织结构,使重庆老工业基地得到有效的改造与振兴。如何抓住机遇,克服三峡库区建设给重庆自然地理经济带来的不利因素,发挥重庆工业基地的优势,我们考虑采取如下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四清  王姣娥  金凤君  
自2003年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国企改革等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资源型城市转型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全面评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格局调整为东北地区振兴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提出全面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由"单项突破"转向为"全面振兴","效率"与"公平"兼顾下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的区域社会发展战略以及"问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是保证我国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就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问题,谈几点认识。一、老工业基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前后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工业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这些老工业基地,就没有我国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也就没有现在强大的国民经济实力。老工业基地不仅在过去四十多年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乃至今后,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赖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