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5)
- 2023(12200)
- 2022(10468)
- 2021(10188)
- 2020(8267)
- 2019(19217)
- 2018(19176)
- 2017(35356)
- 2016(20473)
- 2015(23480)
- 2014(23793)
- 2013(22516)
- 2012(20622)
- 2011(18667)
- 2010(18736)
- 2009(16314)
- 2008(15556)
- 2007(13663)
- 2006(11896)
- 2005(10344)
- 学科
- 济(73843)
- 经济(73772)
- 管理(52449)
- 业(47644)
- 企(39461)
- 企业(39461)
- 方法(33401)
- 数学(28947)
- 数学方法(28554)
- 中国(24193)
- 教育(24075)
- 地方(20248)
- 农(19842)
- 学(18128)
- 理论(16626)
- 财(16447)
- 业经(16194)
- 农业(13519)
- 技术(13346)
- 和(12213)
- 环境(11862)
- 教学(11648)
- 地方经济(11418)
- 贸(11409)
- 贸易(11403)
- 制(11112)
- 易(10988)
- 发(10479)
- 划(10228)
- 务(10031)
- 机构
- 大学(277985)
- 学院(274815)
- 管理(106139)
- 济(96869)
- 经济(94343)
- 理学(93054)
- 研究(92195)
- 理学院(91841)
- 管理学(90014)
- 管理学院(89489)
- 中国(60959)
- 京(60750)
- 科学(59041)
- 范(48319)
- 师范(48011)
- 所(45801)
- 财(42795)
- 研究所(42159)
- 中心(40739)
- 江(40594)
- 教育(40096)
- 农(39806)
- 业大(39756)
- 师范大学(39267)
- 北京(39177)
- 财经(34930)
- 技术(34424)
- 院(33920)
- 州(33249)
- 经(31786)
- 基金
- 项目(192888)
- 科学(153232)
- 研究(149121)
- 基金(135586)
- 家(116864)
- 国家(115710)
- 科学基金(99158)
- 社会(89861)
- 社会科(84724)
- 社会科学(84703)
- 省(77758)
- 教育(75962)
- 基金项目(72521)
- 划(67195)
- 编号(64424)
- 自然(63604)
- 自然科(62055)
- 自然科学(62044)
- 自然科学基金(60875)
- 资助(54788)
- 成果(53925)
- 课题(47285)
- 重点(44406)
- 部(43597)
- 发(42530)
- 创(40376)
- 项目编号(39093)
- 年(38723)
- 教育部(37882)
- 规划(37806)
共检索到397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岑华锋
县域职业教育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能人才支撑,提高了中西部县域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中西部县域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培养面临诸多困境,如人才培养偏离职业教育的技术属性、忽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性、学生积极职业心理培养缺位等。对此,应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以专业技能扎根职场;提高职业能力的发展性,保障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和灵活性;加强专业认同,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心理,从而提升中西部县域职业教育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关键词:
中西部 县域职业教育 职业适应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之帅 尚广海 王震
在对安徽省6所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总体状况,从性别、生源地、学科、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四个维度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差异化对比分析。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等方面论述就业创业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通过深化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就业指导、重视基地建设、加强联合培养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颖 谷云香
文章基于对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的个案研究,对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职业适应能力方面对职业规划有所认识,但职业规划能力欠缺;对职业适应有所了解,但适应能力不强。对此,提出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提高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突破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助推剂,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保障,将校企合作作为加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培养的平台。
关键词:
高职生 职业适应能力 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忠明 黄慧 王燕子
职业生涯适应能力被众多研究者视为重要的、必备的软技能,是个体获取适合的工作、提升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15个月的纵向跟踪对比研究,探讨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适应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控制组,培训组成员将在培训3个月后提升职业生涯适应能力;相对于控制组,培训组成员将在就业1年后呈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状态。为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关的措施,例如,培育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决策能力,提升探索自我和未来场景的能力,以及培育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从整体上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适应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振华 杨武成 李宝玺
文章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必要性、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内容、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方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积极意义四个方面阐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认为其在人的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在社会与大学生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使得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地完善自我。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田慧荣 张剑 陈春晓
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有效回避员工离职率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研方法,从领导反馈环境入手,以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为中介变量,探讨领导反馈环境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领导反馈环境负向影响员工离职倾向,职业适应能力在领导反馈环境和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丰富了反馈环境在离职领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中员工频繁跳槽的原因,为企业保留核心人员提供了管理策略。
关键词:
离职倾向 领导反馈环境 职业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田慧荣 张剑 陈春晓
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有效回避员工离职率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研方法,从领导反馈环境入手,以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为中介变量,探讨领导反馈环境与员工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领导反馈环境负向影响员工离职倾向,职业适应能力在领导反馈环境和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丰富了反馈环境在离职领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中员工频繁跳槽的原因,为企业保留核心人员提供了管理策略。
关键词:
离职倾向 领导反馈环境 职业适应能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顾倩妮 苏勇
基于适应性视角,以402位来自不同省市、不同行业、不同级别的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涯适应性理论分析了职业适应能力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认知适应能力高的管理者,其职业生涯客观成功水平高;而情绪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的管理者,其职业生涯主观成功水平高。管理者提高认知适应能力、情绪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增强其适应性绩效,从而促进其职业成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秀芝 李柏洲
本文完善了适应能力的概念,分析了适应能力的作用机制,论述了企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企业适应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适应能力 创新能力 控制能力 竞争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教育与职业》课题组 唐智彬 刘青
通过对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办学模式改革以及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也有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职业教育发展整体水平相对落后、普职发展失衡、经费投入不足、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造成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课题组建议,要通过实施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支持计划、强化中西部地区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力度、加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力度以及分层次、分类别推动中西部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战略布局等举措推动中西部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总体战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景泉 张文娟 耿洁
为服务脱贫攻坚国家重大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要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职教帮扶"工作,发挥天津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优质资源优势,天津职业教育以创新为动力,倾心、聚力、精准、重效,全方位服务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形成了精准帮扶中西部职业教育的"天津模式",实现了从"理念分享"到"成果共享"、从"自主行动"到"系统推动"、从"分散帮扶"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康利 黄伟宇
在全面停伐背景下,基于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实证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回归模型,从而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模型结果可以看出:人口统计变量是影响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性别和岗位类型对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影响最为显著;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组织融合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都有正相关的影响;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是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康利 黄伟宇
在全面停伐背景下,基于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实证调查数据,使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回归模型,从而分析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模型结果可以看出:人口统计变量是影响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性别和岗位类型对伊春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影响最为显著;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组织融合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都有正相关的影响;学习发展能力、工作沟通能力是东北国有林区转岗职工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金花 郝如嫣
实习支教是提高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同师范生在此过程中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程度不同,对此,以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为对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影响师范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准备阶段中的个人认知、师范院校的动员与培训;实践过程中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知识结构、工作规划和经验,实习带队教师的指导和学校的关怀,当地对实习支教生的态度及其基础教育状况;后期阶段中的实习支教效果评估和返校后理论学习与实践。对此,建议师范生完善知识结构,加强实践锻炼,提高职业技能;师范院校做好动员和培训,规范导师制度,完善奖惩机制;受援学校更新教学理念,提供学习平台,合理安排支教任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柴江
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特殊家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文献分析框架建构的基础上,从一般适应能力、人际适应、心理能量储备三个方面,对特殊家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已有文献对特殊家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负面描述居多。建议:后续研究应关注社会适应能力的理论研究;在研究对象的范围上应有所拓展;研究方法可多样化,利用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过程性的特点;特殊家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应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