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8)
2023(3134)
2022(2705)
2021(2747)
2020(2530)
2019(5686)
2018(5597)
2017(9677)
2016(5939)
2015(6643)
2014(6593)
2013(6064)
2012(5873)
2011(5208)
2010(5214)
2009(4638)
2008(4510)
2007(4392)
2006(3863)
2005(3436)
作者
(15883)
(13371)
(13295)
(12836)
(8701)
(6557)
(6007)
(5278)
(5210)
(5046)
(4688)
(4628)
(4438)
(4292)
(4173)
(4156)
(3996)
(3915)
(3823)
(3743)
(3395)
(3380)
(3346)
(3167)
(3153)
(2976)
(2958)
(2916)
(2897)
(2864)
学科
(17338)
经济(17311)
(13213)
(12761)
管理(10460)
农业(10157)
地方(9652)
中国(6361)
收入(5450)
教育(5387)
方法(4945)
(4852)
企业(4852)
分配(4641)
数学(4430)
数学方法(4368)
业经(4300)
地方经济(4277)
工作(4032)
(3759)
(3570)
教学(3318)
(3307)
学校(3123)
环境(2978)
农业经济(2816)
研究(2726)
理论(2665)
资源(2541)
(2539)
机构
大学(73620)
学院(71927)
研究(26182)
(24587)
管理(24285)
经济(23756)
理学(20338)
理学院(20051)
管理学(19452)
管理学院(19335)
中国(18699)
(18314)
科学(17178)
(15404)
农业(14008)
(13929)
师范(13842)
(13799)
业大(13795)
(13658)
中心(13437)
研究所(12599)
(12302)
(11230)
(11204)
师范大学(10493)
教育(9518)
北京(9497)
农业大学(9240)
(9118)
基金
项目(49186)
研究(40449)
科学(37104)
基金(30910)
(26139)
国家(25741)
(24432)
社会(23132)
社会科(21456)
社会科学(21447)
科学基金(21192)
教育(20033)
编号(18816)
(17953)
成果(17188)
基金项目(16787)
课题(14286)
(12332)
自然(12226)
(12099)
资助(12032)
自然科(11868)
自然科学(11864)
自然科学基金(11614)
重点(11162)
(10714)
(10392)
(10373)
项目编号(10288)
规划(10223)
期刊
(31783)
经济(31783)
中国(23057)
研究(22067)
教育(19146)
(18136)
学报(12869)
农业(12223)
科学(10771)
大学(10066)
学学(8449)
(7869)
图书(7862)
管理(7168)
(6690)
金融(6690)
业经(6276)
(6164)
技术(6032)
书馆(5983)
图书馆(5983)
职业(4679)
(4579)
资源(4405)
问题(4251)
(4145)
农村(3992)
(3992)
(3827)
论坛(3827)
共检索到120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屈智勇  张秀兰  王东明  
对中西部10省17所高校的9641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西部高校贫困生的比例约为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贫困大学生中,有88.3%来自农村,有93%的家庭月总收入低于1500元。在日常消费中,贫困生用于饮食、学习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用于上网的比例与非贫困生没有显著差异,用于人际交往、衣服和通讯的比例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家庭供给资金占贫困生总收入的51.8%,占非贫困生总收入的79.7%。贫困生补助金、勤工助学岗、助学贷款三项助学措施的总覆盖率为78.5%,三项收入平均占贫困生总收入的33%;在资助力度上,每学期贫困生人均获得的贫困补助金为893.6元,勤工助学补助金约为467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欢  王丽  
本报告基于对中西部十省17所高校964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中西部的本科院校中,不存在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对就业的主观期望和认知方面的明显差异。这一结论与作者的预料相反,也与目前大多数研究结果相异。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可以大大缩小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乃至社会资本等多方面的差距,从而降低家庭经济状况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相对家庭经济因素而言,高等教育本身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虞亚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国楗  乔锦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严海波  
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加大,人们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能力差距加大,高校贫困生面和度随着高等教育收费不断的攀升而加大和加强,高校贫困生群体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资助政策需要在政府引导下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一芩  
如何稳妥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保证贫困生同样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入学习研究以英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资助贫困生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对于健全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历经几十年的改革演变,从最初的"发放助学金、免费上大学"到如今的"助学贷款与助学金并行",已经形成了一套由政府部门完善政策、高校沟通协调、相关中介积极参与、税务部门统筹还贷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泉  董绍伦  段万春  
高校贫困生的生活质量、思想状况,一直是政府、社会和学校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当前高校贫困生生活质量的调查,得出他们的生活基本情况、满意度、健康和思想状况、文化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特征和规律。并通过对这些规律的研究,提出相关资助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学校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渡过人生的特殊困难时期,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并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调研组  刘宇南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组织三个调研组,分赴江西兴国县、贵州黎平县和甘肃会宁县进行蹲点调研,重点了解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基层和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新颖  赵雄辉  
非正式社会支持,尤其是非政府组织支持是高校贫困生支持的重要内容,具有正式社会支持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我国现行的高校贫困生非正式支持体系缺乏可靠性和持续性,与受支持者之间缺乏沟通的桥梁,支持形式单一,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热情不高,拓展高校贫困生的非正式支持体系势在必行。拓展高校贫困生非正式支持体系,要从参与主体、资助方式和配套政策等方面下功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建新  
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现象调查显示,高校贫困大学生存在就业心理焦虑的比例较高。内因表现为就业心理压力大、期望值过高,自我调适能力较弱,个人综合素质欠缺;外因主要是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影响。对此,应从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加强指导,多方位服务贫困生就业;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家庭给予更多理解帮助来消除贫困生就业焦虑心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雪华  
贫困生作为高校里的特殊群体,在学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达到300多万人,比例高达25%,而且随着西部地区招生计划的增加,高校贫困生的人数还将不断地增加。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切实做到"心理脱贫"提供了基础保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陆光华  
通过对中西部地区30所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的调查发现,中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在知识服务的观念及管理思想上具有一定的特征,重复引进数字资源现象较为突出,区域之间的图书馆协作较差。因此,应重点思考如何开展符合中西部地区实际情况的知识服务,以确保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科学、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甘宇  
贫困生资助资源的有效配置能直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资源的配置出现错位,部分贫困生为补贴生计而外出勤工俭学,导致学业表现欠佳或未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陷入因贫困而无法获得资助的恶性循环;来自农村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贫困率仍然很高。这说明,最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并非现有学生资助制度的最大受益者,现有资助项目对减少大学生贫困现象作用不明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薛浩  陈万明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免费上学阶段逐步演进到以奖代助阶段,再到现在的成本分担阶段,体现出由片面追求公平逐步转向公平与效率兼顾,由政府独揽逐步转向政府主导和多方参与,由单一的奖、助政策逐步转向奖、贷、助、减、补和"绿色通道"相结合等特征。但在政策设计上仍存在重政府、高校解困,轻社会力量资助等不足,有待通过进一步健全高校助困政策体系等措施加以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深  聂惠  
从贫困生资助价值的若干维度来看,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在贫困生资助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及有关部门要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着力制度创新,保持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动态平衡,在资助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资助理念,努力为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导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