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0)
2023(6354)
2022(5197)
2021(4772)
2020(3876)
2019(8537)
2018(8376)
2017(14798)
2016(8746)
2015(10215)
2014(10376)
2013(9731)
2012(9232)
2011(8513)
2010(8863)
2009(8028)
2008(8148)
2007(7925)
2006(7264)
2005(6524)
作者
(24103)
(20077)
(20052)
(19046)
(12811)
(9645)
(9290)
(7716)
(7634)
(7477)
(6891)
(6848)
(6593)
(6516)
(6361)
(6291)
(6034)
(6022)
(5804)
(5794)
(5307)
(4994)
(4910)
(4745)
(4647)
(4608)
(4599)
(4527)
(4093)
(4038)
学科
(36307)
经济(36268)
管理(24183)
(20102)
(16596)
企业(16596)
地方(16118)
中国(13227)
(10764)
地方经济(9495)
方法(9279)
教育(9161)
业经(8850)
数学(7412)
(7317)
农业(7296)
数学方法(7288)
理论(6882)
(6464)
(6150)
(6126)
环境(6046)
(5874)
(5849)
(5781)
银行(5780)
(5772)
教学(5708)
(5600)
(5275)
机构
大学(120379)
学院(117971)
(43296)
研究(42411)
管理(42125)
经济(41956)
理学(34670)
理学院(34145)
管理学(33400)
管理学院(33147)
中国(31618)
(26858)
科学(24984)
(21854)
(21108)
(21055)
师范(20990)
(20418)
中心(20069)
研究所(18170)
(17675)
北京(17361)
师范大学(16609)
(16406)
(16157)
教育(15902)
财经(15593)
(14431)
业大(14322)
技术(14290)
基金
项目(73070)
研究(59488)
科学(57747)
基金(48915)
(41316)
国家(40884)
社会(36310)
科学基金(34945)
社会科(34167)
社会科学(34159)
(30676)
教育(29731)
编号(26435)
(25753)
基金项目(25057)
成果(23675)
课题(20616)
自然(20205)
自然科(19692)
自然科学(19689)
资助(19364)
自然科学基金(19307)
(17630)
(17524)
重点(17216)
规划(15743)
(15699)
项目编号(15656)
大学(15504)
(15197)
期刊
(57809)
经济(57809)
研究(42274)
中国(34670)
教育(31137)
管理(17531)
(16082)
(15723)
学报(15410)
科学(14948)
大学(13173)
(12194)
金融(12194)
技术(12022)
图书(11686)
农业(10759)
学学(10284)
业经(10095)
书馆(9077)
图书馆(9077)
职业(8168)
经济研究(7838)
财经(7666)
(7654)
论坛(7654)
问题(7306)
(6762)
(6661)
高等(6201)
资源(6199)
共检索到204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关爱和  
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在新形势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中西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高水平大学建设处于落后薄弱的现状。"我国中西部地区占有国土面积的85%,占全国总人口的56%,虽然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西部地方高校的数量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冬梅  梁仕云  
从广西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意义、战略框架、战略措施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论证了广西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杰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为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出台一系列文件对教师教育予以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其主要制约因素。2019年,全国教师缺口近100万,其中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缺口最大,占比超过50%,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小学和幼儿园。(1)为解决上述问题,2021年4月30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江  
市场经济在促进人才流动、人才竞争过程中 ,打破了人、才一体化格局 ,使人与才分离成为可能 ,进而又使人与才成为既可合为一体 ,也可相对分离的两重性概念。因此 ,中西部地区实施人才战略时 ,应确立人、才统一与人、才分离相结合的思维创新方式 ,实现“才”力扩张 ,“才”尽其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荣  
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国家全面提升中西部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大发展战略,对于切实实现高等教育发展引领和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完善区域发展分工,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以贯彻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和提升煤炭行业特色大学建设,有利于高等教育为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和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吉洪  
"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这两个政策术语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积极回应与制度创新。从历史来看,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直在非均衡中演进,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跨世纪政策议题。从溯源来看,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是中央政府支持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大政策。从意涵来看,部省合建是省部共建的"升级版",具有政策目标的部省共生、优质资源的部省互动、政策效力的融合升级等三个方面的意蕴。中央政府需要进一步提升部省合建高校的地位,加强部省合建政策的评估,以促进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充分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形成尊重学术和民主管理的氛围,还要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形成自己的特色;既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又要注意摒弃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大学办学自主权和政府宏观管理缺一不可。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校长是关键,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上海大学是1994年5月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2013年4月,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上海大学,使上海大学成为上海市属高校中唯一一家部市共建高校。一年多来,在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大学围绕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荣增  
本文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为出发点,利用层次分析模型深入探讨了影响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六项制约因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敦楷  
2007年7月,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科学研究见长的研究型大学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要通过"加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到2020年,努力形成一批拥有国家重点科学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达云  
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既要体现国际国内大致公认的一流大学的共同特质,更要彰显其作为"我国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的特质。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要围绕国家发展大局,紧扣民族工作主题,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把握发展战略重点,突出民族特色,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封希德  赵德武  
一般而言,"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指具有显著行业背景、学科分布相对集中、长期服务于行业发展的高等院校,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批高水平特色型大学能否异军突起将对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一、加快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科学发展的思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辉  
围绕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 ,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 ,从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对建设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认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国民  罗小锋  李振唐  
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法,分析了各要素对中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利用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Jr)的数学模型,测算出中西部地区在四个行业领域的技术与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提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同时实施,共同推进,是变后发潜在优势为后发增长动力,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