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6)
- 2023(11933)
- 2022(10146)
- 2021(9471)
- 2020(8109)
- 2019(19030)
- 2018(18783)
- 2017(35886)
- 2016(19736)
- 2015(22759)
- 2014(22799)
- 2013(22630)
- 2012(20701)
- 2011(18588)
- 2010(19447)
- 2009(18660)
- 2008(18035)
- 2007(16755)
- 2006(14590)
- 2005(13109)
- 学科
- 济(78903)
- 经济(78836)
- 管理(63266)
- 业(58758)
- 企(50809)
- 企业(50809)
- 方法(39799)
- 数学(34986)
- 数学方法(34370)
- 融(27673)
- 金融(27670)
- 银(26807)
- 银行(26785)
- 中国(26261)
- 行(25714)
- 财(24711)
- 农(20857)
- 制(19132)
- 业经(17883)
- 务(17327)
- 财务(17266)
- 财务管理(17223)
- 地方(17189)
- 企业财务(16312)
- 理论(15630)
- 学(15321)
- 贸(14096)
- 贸易(14084)
- 农业(13886)
- 易(13694)
- 机构
- 学院(279151)
- 大学(276796)
- 济(110126)
- 管理(109331)
- 经济(107397)
- 理学(92131)
- 理学院(91153)
- 管理学(89276)
- 管理学院(88746)
- 研究(88021)
- 中国(76125)
- 京(58360)
- 财(54620)
- 科学(54493)
- 农(46748)
- 所(45060)
- 中心(44549)
- 江(43725)
- 财经(42200)
- 业大(41156)
- 研究所(40731)
- 经(37998)
- 农业(36869)
- 北京(36845)
- 州(35922)
- 范(34680)
- 师范(34301)
- 经济学(33565)
- 财经大学(31257)
- 院(31209)
- 基金
- 项目(179561)
- 科学(139503)
- 研究(131301)
- 基金(127320)
- 家(110108)
- 国家(109169)
- 科学基金(93582)
- 社会(80415)
- 社会科(76267)
- 社会科学(76237)
- 省(72789)
- 基金项目(66641)
- 教育(62315)
- 自然(60637)
- 划(60350)
- 自然科(59238)
- 自然科学(59224)
- 自然科学基金(58120)
- 编号(55320)
- 资助(53929)
- 成果(45493)
- 重点(40834)
- 部(38952)
- 课题(38646)
- 发(38220)
- 创(37751)
- 创新(35210)
- 科研(34618)
- 项目编号(34013)
- 大学(33704)
- 期刊
- 济(120863)
- 经济(120863)
- 研究(78683)
- 中国(58395)
- 财(45984)
- 学报(42157)
- 农(41824)
- 管理(41822)
- 融(40489)
- 金融(40489)
- 科学(38408)
- 大学(31962)
- 教育(31502)
- 学学(30032)
- 技术(27752)
- 农业(27002)
- 财经(20977)
- 业经(19540)
- 经济研究(18704)
- 经(17967)
- 业(16726)
- 统计(16066)
- 问题(15407)
- 技术经济(14776)
- 策(14636)
- 理论(14115)
- 财会(13765)
- 版(13641)
- 决策(13415)
- 图书(13391)
共检索到425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汤正华 韩玉启 吴正刚 顾文涛
上世纪80年代,中西管理伦理思想出现了融合趋势。这种融合不仅对整个社会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中西各自的管理思想、管理实践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对中西管理伦理各自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中西管理伦理互补性特征是融合的内在逻辑,构建了中西管理伦理融合模型,并提出基于模型的中国企业管理伦理要点。
关键词:
中西方 管理伦理 模型 逻辑分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羽佳
自现代广告发端以来,广告失范现象一直与行业相伴相生,阻碍了其健康发展,影响了其社会评价。鉴于此,文章聚焦问题的逻辑原点,建构了以公平为价值中枢,以真实和尊重为伦理规范、以透明为伦理处理程序的广告伦理价值框架。其中,公平作为中枢核心,等利害交换的内核能够成为广告伦理问题处置中的普适性准则;真实和尊重作为伦理规范,分别为欺骗误导和歧视冒犯的伦理冲突提出了规制方案;透明作为伦理处理程序,为隐性广告和数据权利侵犯的冲突情境指明了处置方向。在行业实践中,该框架既能够成为广告活动主体的行动指南,又可以为行业协会的自律行动和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提供有益补充和参考建议,价值框架的实用价值以此凸显出来。
关键词:
广告伦理价值框架 公平 真实 尊重 透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萍 姚建文
当今世界,管理与伦理相结合是大势所趋,管理沟通必须重视伦理道德建设,促进管理沟通伦理道德化、伦理道德管理沟通化,实现管理沟通与伦理道德整合化,把管理科学推向新水平。
关键词:
管理沟通 伦理道德建设 融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修德
信息技术是信息伦理生成与演进的内在的历史逻辑。文章探讨了信息伦理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伦理诞生为肇始,经历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融合为基础的网络伦理充分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全面社会化和社会全面信息化,通过对计算机伦理和网络伦理"扬弃",最终得以形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信息伦理 历史逻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佳雯 聂劲松
针对"双师型"师资建设存在的认定标准不完善、引进渠道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系统化培训模式缺失等问题,规范推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伦理。运用促导并举"双师型"师资建设的实践逻辑,创新完善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主线的双师型师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成双师型教师培训的常态化制度化,并提出"三师"统一、双师型教师个人与团队建设有机结合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华征
由于不断通过创新工具提高杠杆率,增强金融复杂性,金融链延伸的过程中,也拉长了风险链。在金融风险链中,包含不可避免的道德风险和伦理危机。资源配置的传统均衡被金融工具打乱重置,资源配置的"效用"被货币简化了。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但金融创新使金融虚化加速,"虚拟"和"实体"竞争激烈。金融必须服务于人的需要,但金融在活动宗旨上存在"人本"与"资本"的冲突。金融必须服务于人的发展,过度金融化的实质是在金融系统与民众之间树立一种彼此对立和财富拉锯的关系,是对金融互惠性的抛弃。反思金融的实践逻辑,能够使金融活动在经济性和人民性中再次得到调解。
关键词:
金融伦理 金融实践 金融异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尹进 胡祥培 郑毅
社会化商务中,消费者依赖在线口口相传建立感知信任,其本质是复杂网络上的多源信任融合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多源信任融合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以主观逻辑方法为代表形成了信任融合方法的研究体系。然而,由于社交网络中消费者感知信任的多源性和高度主观性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的海量化,给多源信任融合模型带来量化难、实时处理难和融合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难题,提出"先聚类、后融合"的研究思路,先对海量推荐信息进行聚类,再融入感知信任的主观因素构建多源信任融合模型。首先,将推荐信息间的相似性作为节点关系,从社交网络中抽取出推荐信息相似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尹进 胡祥培 郑毅
社会化商务中,消费者依赖在线口口相传建立感知信任,其本质是复杂网络上的多源信任融合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多源信任融合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以主观逻辑方法为代表形成了信任融合方法的研究体系。然而,由于社交网络中消费者感知信任的多源性和高度主观性以及用户生成内容的海量化,给多源信任融合模型带来量化难、实时处理难和融合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难题,提出"先聚类、后融合"的研究思路,先对海量推荐信息进行聚类,再融入感知信任的主观因素构建多源信任融合模型。首先,将推荐信息间的相似性作为节点关系,从社交网络中抽取出推荐信息相似性网络,用谱平分方法对聚簇进行划分,实现对推荐信息的聚类;其次,用网络属性度量感知信任的影响因素,从复杂网络视角出发,提出消费者感知信任定性因素的量化方法;再次,以多属性决策方法为基础,改进主观逻辑方法构建多源信任融合模型,从而将感知信任的影响因素融入主观逻辑方法,突破主观逻辑方法只考虑推荐信息和网络路径的局限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推荐信息实验数据进行聚类,并分析主观因素对感知信任意见空间的调节作用,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模型能够快速划分推荐信息相似性网络,客观地量化感知信任的影响因素,使其融入信任度计算之中,且能够体现消费者感知信任的主观性和异质性。从仿真实验结果看,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大规模社会网络中推荐信息海量化问题,权威程度、从众行为和主体间亲密度等影响因素对信任度计算结果起调节作用。该模型将信任融合模型扩展到社会化商务领域,可以帮助商家评价已有消费群体对新消费者感知信任的影响力,为大规模网络中消费者感知信任的度量和预测提供新视角,为商家实时分析消费者感知信任意向和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方法支持。对于难以建立新消费者信任的商家,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机制来提高用户生成内容量,培养或引入权威人士作为明星节点,建立有主题的小社区等形式来促进主体间交流,增强消费者之间的亲密度,从而提高消费者感知信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孔青青 王高峰
通过解构元宇宙技术物理层、软件层、数据层、规则层及应用层的层级结构,发现基于每个技术层级使元宇宙具有镜像世界、数字孪生、线上线下等多重特征,这些特征导致“真我”与“虚我”混淆、数据泄露及隐私、算法操控及信任与道德等伦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防御伦理风险的相关措施,通过伦理嵌入技术发展的方式健全伦理治理制度。
关键词:
元宇宙 技术基础 伦理 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东华
本文基于伦理决策过程模型,构建了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并探索性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的四个阶段,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整合了道德强度、沉思、对话对伦理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的影响以及大股东特征、组织情境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利行为 伦理决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东华
本文基于伦理决策过程模型,构建了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并探索性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的四个阶段,大股东控制权私利行为的伦理决策模型整合了道德强度、沉思、对话对伦理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的影响以及大股东特征、组织情境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利行为 伦理决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海波 郑晓明
提升组织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探讨推动我国企业组织学习的学习型领导的内容及其作用是破解此核心问题的关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有效领导理论的研究模式(Yukl,1999),我国企业学习型领导的结构模型包括服务关怀、鼓励指导、威权监督,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2)从静态作用来看,学习型领导的"鼓励指导"维度对组织学习的作用最大,"服务关怀"次之,"威权监督"也对组织学习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服务关怀"主要推动开发式学习,而"鼓励指导"主要推动利用式学习;(3)从动态作用来看,在企业发展的初创期,学习型领导的三个维度都起显著的推动作用;在成长期是以"鼓励指导"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波
一、旅游伦理究竟是什么?一般认为,哲学是由求"真"的逻辑学与求"善"的伦理学构成的。无论中外,有关伦理的探索可谓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然而,把旅游同伦理这个超级大词连缀使用,则是晚近的事情。检索文献发现,旅游伦理作为学术词汇的使用,中西方都只是进入21世纪后才逐渐多了起来。由于伦理一词高度抽象,旅游一词含义宽泛,人们对旅游伦理的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葛岩 马捷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伦理作为社会网络信息活动中产生的新型伦理,其规约模型的构建较为清晰地描述如何规约信息人、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环境,从而为处理社会网络伦理缺失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明确网络伦理的主体关系和研究范畴,基于信息生态的构成要素,阐释社会网络伦理的概念内涵。在对社会网络伦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伦理缺失行为的主体根源即信息人的责任意识,以责任伦理为理论切入点,构建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阐释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与该事件监管思想的契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结果/结论]建构社会网络伦理规约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
关键词:
信息人 信息生态 网络伦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长勇 张鹭鹭 杨鸿洋 李玲 欧崇阳
通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界定了影响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在构建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卫生筹资系统公平性问题、卫生服务系统增长受限问题及城乡卫生资源竞争问题的根源,阐明了我国卫生资金筹措、分配与利用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
关键词:
卫生筹资系统 系统动力学 逻辑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