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0)
2023(6444)
2022(5270)
2021(4856)
2020(4171)
2019(9398)
2018(8910)
2017(17139)
2016(9131)
2015(10508)
2014(10343)
2013(10291)
2012(9462)
2011(8394)
2010(8872)
2009(8885)
2008(8390)
2007(7789)
2006(7239)
2005(6912)
作者
(26130)
(21167)
(20838)
(20146)
(13679)
(10006)
(9844)
(8136)
(8060)
(7735)
(7324)
(7191)
(7092)
(6706)
(6688)
(6590)
(6201)
(6099)
(6068)
(6036)
(5368)
(5160)
(4968)
(4871)
(4853)
(4785)
(4731)
(4729)
(4388)
(4237)
学科
管理(35673)
(34443)
经济(34409)
(31816)
(29353)
企业(29353)
(26061)
金融(26061)
(24173)
银行(24166)
(23358)
中国(17054)
(15347)
方法(13198)
(12772)
(11634)
财务(11599)
财务管理(11575)
企业财务(11090)
中国金融(11058)
数学(10525)
数学方法(10390)
业经(9530)
地方(9495)
(7965)
理论(7653)
(7277)
(6753)
(6673)
制度(6669)
机构
学院(123682)
大学(123543)
(52464)
经济(51064)
管理(48323)
中国(42885)
研究(41920)
理学(38541)
理学院(38127)
管理学(37606)
管理学院(37337)
(29549)
(27001)
中心(22853)
科学(22588)
财经(21719)
(21216)
(20302)
(20201)
银行(19624)
(19568)
研究所(18705)
(18425)
(17816)
北京(17774)
(17570)
金融(17464)
(17381)
人民(16802)
经济学(16415)
基金
项目(73040)
科学(56802)
研究(55594)
基金(52037)
(44457)
国家(44039)
科学基金(37875)
社会(34743)
社会科(33034)
社会科学(33023)
(28605)
基金项目(26858)
教育(25079)
(23632)
自然(23265)
自然科(22733)
自然科学(22732)
资助(22450)
编号(22415)
自然科学基金(22322)
成果(19401)
重点(16641)
课题(16140)
(16091)
(16070)
(15625)
(15045)
创新(14652)
项目编号(14445)
国家社会(14324)
期刊
(62670)
经济(62670)
研究(41728)
(32897)
金融(32897)
中国(29581)
(25849)
管理(22804)
学报(15852)
(15436)
科学(15111)
教育(12958)
大学(12763)
学学(11876)
财经(11329)
技术(11004)
(9767)
经济研究(9709)
农业(9292)
业经(8287)
财会(7579)
理论(7329)
国际(7270)
会计(7255)
问题(7206)
(7048)
实践(6530)
(6530)
现代(6478)
(6359)
共检索到215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熙  彭瑶  
在对中西管理人性假设及其管理方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阐述了中西管理融合的趋势。笔者认为 ,东西方管理思想并无根本冲突 ,只是追求的方向的主次有差别 ,东方主要追求和谐 ,西方主要追求卓越。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现实状况下 ,卓越与和谐的逐步统一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文燕  
传统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成功的管理会真正地重视人:人人都是管理的主体,员工既是决策的参与者又是决策的执行者,员工不是在制度约束下被迫工作,而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喜洲  
酒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它的产品就是通过完善的服务设施,结合员工的劳动,为客人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人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代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人而忽视了人性,只知道员工的物质需求,忽略了员工作为人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需求,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酒店业市场,如何做到人性化管理是酒店提高效益,保证经营业绩的关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旻  
利用历年人口普查数据与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人口流动的规模、流向和变动趋势,以及流动人口的特征、就业、收入、享有公共服务、社会融合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未能与人口流动的新情况、新问题相适应,导致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低。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缺乏,加之流入地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供给上的缺失,使流动人口无法真正分享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成果,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现阶段,要完善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管理制度,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伟  马伟  杨水清  
金融科技(Fintech)是指金融服务领域的技术创新,包括由此产生的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使得科技巨头公司更多地进入金融业务领域。近年来,许多科技巨头公司都开始涉足金融业务,它们具有传统金融机构所没有的优势,有可能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垄断某一项金融业务,从而产生超额利润。与此同时,金融业本身也在提升自己的科技化水平,推出一系列金融和科技融合的产品及服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士贵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环保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这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本文从国际上金融业向环保产业倾斜这一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我国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一、国际金融业积极支持环保产业 在环保产业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新热点的同时,各国政府和银行在发放贷款和进行投资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把有关环保的基建工程作为优先考虑的项目。尤其是“绿色银行”的不断出现,使银行在现代经济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伦芬  张克荣  
文章首先探讨了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内涵。然后论述了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融合的重要性:高职学生的制度化管理是社会法制化进程的需要,高职学生的人性化管理是实现科学管理的需要,高职学生的制度化与人性化融合管理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践行的需要。最后探讨了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的高职学生管理机制:规章制度的建立必须融入人性化关怀,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要注意程序执行的合理性,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要注重教师的服务意识,在进行学生管理时要注重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加强激励手段在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介绍了知识管理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比较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探讨了两种理论融合的可能性。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锐  赫忠慧  
本研究选取北京大学和美国加州圣荷塞州立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对两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师聘任、教学评估、教学文件等现状进行比较分析,阐释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东、西方文化融合渗透、共同发展的国际化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文波   余翔  
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的演化规律有助于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识别技术机会,推动新技术涌现。本文采集中美欧3个经济体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分别构建3个经济体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二级子技术的融合网络,综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层次结构树分析方法对中、美、欧的技术融合变化情况进行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和空间维度上的横向比较,分析中美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趋势的相似性并进行显著性检验。中美两国都抓住最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但技术融合方向上存在区别;中国应该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融合的规律和趋势,避免产业发展方向判断失误;要鼓励通过技术融合开发出新的技术路线和新的商业模式,要借鉴美欧成功的技术融合方向,发挥高融合广度产业的引领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颖  
一、宏观金融管理的目标 宏观金融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个:(1)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2)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3)保护投资者和借款人的利益。从理论上说这三个目标是统一的,但在实际中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则较为困难。这是因为: (一)这三个管理目标不仅相互依赖,而且又相互冲突。要保证金融体系的安全则可能减少自由竞争,甚至提高经营成本,有损于消费者的利益。同样,激烈的竞争虽然有对能降低经营成本,对消费者有利,但又可能引起银行体系不稳定。80年代前的宏观金融管理注重了金融体系的安全性,80年代的宏观金融管理改革注重金融机构间的竞争,而要兼顾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晓棠  张爱英  
产业融合经历了技术融合阶段、管理融合和市场融合阶段。它们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融合过程,强调产业之间具备共同的技术基础。与技术相比,文化要素具有充裕性和强渗透性,使得文化产业更易与其他产业相融合,且无需受到产业间共同技术基础的限制。以制造业为例,在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了文化超越技术成为制造业融合的主导要素的趋势,由此,以文化为逻辑的产业间融合成为目前产业融合的一种新的趋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明高  
产业融合是一个由信息技术革命引起,并在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过程。产业融合的动因包括技术创新的驱动、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自身对范围经济的追求,同时还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政府的外部措施等;产业融合主要有渗透型融合、互补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替代型融合四种;企业应从战略、技术、网络、产品、制度、资本和人才等方面创新,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在战略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合作,注重集成经营,注重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与管理,充分组建、参与和利用产业集聚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苗红1,宋昱晓1,黄鲁成1,2  
技术融合过程在微观层面体现于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流动,已有研究方法适用于单个技术领域,不适用于产生融合的多技术之间。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网络评价的技术融合趋势研究框架,并选取无人机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Tech1为例,其所参与的技术融合类型趋势以互补性融合为主,主要知识流动方向趋势以吸收知识为主。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李姝影  方曙  
【目的】对技术会聚/融合相关研究进行较系统的梳理,期望能够展示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文献范围】从Web of Science(WOS)、CNKI等数据库中分别以"技术会聚(Technology Convergence)"、"技术融合(Technology Fusion)"等检索词搜集获得中英文相关文献73篇。【方法】针对技术融合相关概念及内涵、测度技术融合程度与趋势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较系统的文献提炼与评析。【结果】近年来有关技术融合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基于专利数据的技术融合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