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6)
- 2023(13915)
- 2022(11512)
- 2021(10789)
- 2020(8756)
- 2019(19945)
- 2018(19907)
- 2017(38119)
- 2016(20907)
- 2015(23432)
- 2014(23656)
- 2013(22979)
- 2012(20392)
- 2011(18311)
- 2010(18197)
- 2009(16573)
- 2008(15839)
- 2007(13826)
- 2006(12218)
- 2005(10612)
- 学科
- 济(81713)
- 经济(81631)
- 管理(58598)
- 业(54076)
- 企(44163)
- 企业(44163)
- 方法(36307)
- 数学(30253)
- 数学方法(29900)
- 农(24232)
- 中国(22815)
- 业经(20422)
- 学(19192)
- 地方(18455)
- 财(18033)
- 农业(16656)
- 环境(15897)
- 理论(15035)
- 和(13826)
- 制(13534)
- 贸(12947)
- 贸易(12938)
- 技术(12630)
- 易(12517)
- 划(12331)
- 发(11985)
- 银(11592)
- 银行(11553)
- 务(11525)
- 财务(11451)
- 机构
- 学院(293220)
- 大学(292415)
- 管理(116788)
- 济(108521)
- 经济(105956)
- 理学(101460)
- 理学院(100291)
- 管理学(98431)
- 管理学院(97916)
- 研究(96991)
- 中国(70075)
- 科学(63636)
- 京(63211)
- 财(48242)
- 所(47984)
- 农(47126)
- 业大(45269)
- 研究所(44244)
- 中心(43735)
- 江(42296)
- 范(41754)
- 师范(41338)
- 北京(39959)
- 财经(39505)
- 农业(36752)
- 院(35959)
- 经(35850)
- 州(35033)
- 师范大学(33457)
- 技术(31790)
- 基金
- 项目(207687)
- 科学(162865)
- 研究(152294)
- 基金(149019)
- 家(130036)
- 国家(128941)
- 科学基金(110656)
- 社会(94625)
- 社会科(89470)
- 社会科学(89446)
- 省(82326)
- 基金项目(80136)
- 自然(72186)
- 自然科(70402)
- 自然科学(70388)
- 教育(69315)
- 自然科学基金(69074)
- 划(68992)
- 编号(62940)
- 资助(60347)
- 成果(50131)
- 重点(46521)
- 发(45060)
- 部(44204)
- 课题(43387)
- 创(42679)
- 创新(39684)
- 科研(39411)
- 项目编号(38335)
- 国家社会(38301)
- 期刊
- 济(119871)
- 经济(119871)
- 研究(81568)
- 中国(52029)
- 学报(47924)
- 科学(44454)
- 农(43658)
- 管理(41168)
- 大学(35993)
- 教育(34479)
- 财(34066)
- 学学(33726)
- 农业(30958)
- 技术(25299)
- 业经(21658)
- 融(21247)
- 金融(21247)
- 经济研究(18129)
- 财经(17732)
- 图书(16789)
- 问题(15965)
- 业(15303)
- 经(15034)
- 科技(14981)
- 资源(14546)
- 版(14026)
- 理论(14018)
- 现代(13311)
- 技术经济(13118)
- 实践(13082)
共检索到414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敏燕 叶文 董锁成 李宇 郭海健
解说是生态旅游实现其环境教育责任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其研究和行业发展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解说方程式中资源、受众和媒介3个关键要素入手,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生态学原理、地理环境决定论等理论,梳理中西方解说系统差异的根源所在。结果发现:西方受"人地分立"价值取向的影响,保持着生态旅游的"纯自然性",西方的海洋外向型思维延续了注重空间拓展、关注自然客体奥秘的传统,媒介设计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强调长期公益性;中国人受"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的影响,接受生态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大陆内向型思维形成了求稳好静的性格,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较弱,媒介的物造形式胜过内容要求,短期功利性突出。最后,本文提出中国生态旅游解说本土化路径,包括确定可行的解说目标、挖掘双重价值的资源、定位受众特征与类型、标准化规范引导媒介设计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 薛熙明
如何在接受西方生态旅游新观念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课题。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如何看待同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意识,中西方生态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相异的特点:西方主张人地分立,中国力求“天人合一”,但这一特点在当代又有所变异。受此影响,西方生态旅游资源强调其自然属性,而中国则以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因此,西方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元特征,而中国则必须同时考虑市场的消费和培育双重功能,构造高端和大众二元结构的市场。大众生态旅游是现阶段朝向西方式严格生态旅游的一个有益过渡。注重本土化色彩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推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发展中国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柯祯 刘敏
旅游解说不仅是旅游管理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体验的关键环节。近十余年来旅游解说系统研究出现了注重情感化、视角微观化、方法交叉性等新的趋势,需要对其进展进行总结与归纳。文章从旅游解说概念和功能、效果与规划3个层面阐述旅游解说是什么、怎么实现和如何规划3个问题。由于我国的解说系统研究相比境外尚有一定差距,因此文章通过创新性视角、热点内容和交叉性方法等进展分析,对比境内外研究差异及其产生原因以对我国未来旅游解说研究与发展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解说深层次与广泛性的理解需要多元化视角的融合,不同学科理论的支持扩展了旅游解说存在的价值与意义;(2)遗产、真实性、体验、地方、可持续旅游等逐渐成为旅游解说相关领域高频词,保护与情感依附等关于环境可持续与个人成长等功能与作用将是旅游解说未来研究热点与趋势;(3)我国在缩小与境外旅游解说研究差距的同时,要着重关注中外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同发展模式的需求与研究方法的适用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万绪才 朱应皋 丁敏
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形式 ,生态旅游一经提出 ,就迅速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对国外生态旅游研究工作进行分析 ,着重析述生态旅游的兴起、概念与内涵、生态旅游经济价值评估、生态旅游规划以及开发与管理几个方面。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研究进展 国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林生 马向远 曾瑜皙
自1992年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理论介绍到本土化探索的过程,并不断推动中国生态旅游的实践发展。本文以1992-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国生态旅游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筛选的1493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从生态旅游基础理论、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作用与影响、生态旅游管理与政策等6个方面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展开述评,最后展望了今后中国生态旅游研究需关注的8个方面研究议题。
关键词:
中国 生态旅游 研究述评 研究展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占红,张金屯
本文探讨了生态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起源和发展 ,并解释了其涵义 ,提出了完整的定义 ,最后论述了生态旅游的五大特点 :生态性、高品味性、二重性、可持续性和自然趣味性 ,最后分析了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历史背景 涵义 特点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萍 吴亚东 于玲玲
环境解说与教育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本质特点之一,是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生态旅游区环境解说教育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原因的剖析,构建了基于环境教育功能的十大解说教育功能系统和基于目标管理的浅层、中层和深层三大教育目标系统的设计框架,并对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规划设计,最后对系统的运行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区 环境解说系统 环境教育功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杨梦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旅游研究从发展阶段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图1)。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属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成为该阶段最主要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燕琴 汲忠娟
社区生态旅游(CBET)聚焦于欠发达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权益,在国际社会已形成相对成熟、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是边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历经20年积淀,厘清CBET发展的中国本土化路径与特征既是对当下扶贫实践需求的呼应,又可为国际CBET研究提供中国经验。中国CBET特征包括:(1)外源性推进。从NGO外部推动向政府内在推进方向发展;(2)多源性发展。从国际流行的近景区-生态富集型CBET向自景区-文化富集型CBET拓展;(3)社区主导型强社区参与模式非主流,政府主导型依然为主流,但政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燕琴 汲忠娟
社区生态旅游(CBET)聚焦于欠发达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权益,在国际社会已形成相对成熟、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是边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历经20年积淀,厘清CBET发展的中国本土化路径与特征既是对当下扶贫实践需求的呼应,又可为国际CBET研究提供中国经验。中国CBET特征包括:(1)外源性推进。从NGO外部推动向政府内在推进方向发展;(2)多源性发展。从国际流行的近景区-生态富集型CBET向自景区-文化富集型CBET拓展;(3)社区主导型强社区参与模式非主流,政府主导型依然为主流,但政府变革与权利界定已受关注;(4)以土地为代表的社区权益保护是中国CBET发展元问题;(5)CBET扶贫要坚持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综合面向,并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贫困、文化富集型CBET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燕琴 束晟
中国当下边疆旅游、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的快速发展亟待理论支撑。社区生态旅游(CBET)聚焦于欠发达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社会已形成相对成熟、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以Web of Science中1991—2014年484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 Ⅲ绘制文献共被引和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重点考察转折点、高突现及高被引文献,厘清CBET的发展脉络、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1)CBET研究可分3阶段,即1991—1998年的萌芽期、1999—2007年的蓄势期及2008—2014年的发展期;(2)CBET研究涉及多个学科,生态-环境学是开拓与推动者,休闲-旅游学是实践引领者,社会-人类学是人本主义关怀的彰显者;(3)CBET25年发展历程中研究区域、对象、主体、热点、路径、方法不断演进,学科多元化、涉益方多维化研究趋势突出。质疑中求索的科学精神、本土化经验的理论提升是对中国未来CBET研究的两点重要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冰 吴必虎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CBET)是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的一个新趋势,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深度的探索,而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对CBET的研究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内容和发展模式、利益相关者、市场研究、评估等方面。针对目前国内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现象,笔者建议引入国外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琳 徐素波
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秉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其成为实现生态系统保护、减缓贫困和促进当地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论文对2000—2021年生态旅游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结论认为:生态旅游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态旅游概念界定、当地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影响、传播社会文化和教育功能、生态旅游的社区经济模式以及生态旅游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最后结合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进展,从建立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关注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市场机制以及健全法律体系等方面展望了生态旅游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文献研究 研究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