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1)
- 2023(9720)
- 2022(7998)
- 2021(7470)
- 2020(6190)
- 2019(13871)
- 2018(13223)
- 2017(25699)
- 2016(13043)
- 2015(14433)
- 2014(13901)
- 2013(13409)
- 2012(12104)
- 2011(10734)
- 2010(10848)
- 2009(10600)
- 2008(9633)
- 2007(8698)
- 2006(7707)
- 2005(6959)
- 学科
- 济(46811)
- 经济(46769)
- 业(43486)
- 管理(41430)
- 企(39294)
- 企业(39294)
- 银(33270)
- 银行(33125)
- 行(31586)
- 融(29814)
- 金融(29814)
- 中国(20902)
- 制(19885)
- 方法(19446)
- 数学(16250)
- 数学方法(16053)
- 技术(15907)
- 财(15367)
- 业经(13285)
- 地方(12112)
- 技术管理(12011)
- 中国金融(11771)
- 业务(11689)
- 度(11667)
- 制度(11665)
- 农(11553)
- 务(10568)
- 财务(10550)
- 财务管理(10532)
- 银行制(10102)
- 机构
- 学院(171515)
- 大学(171411)
- 济(74474)
- 经济(72933)
- 管理(70368)
- 理学(59857)
- 理学院(59302)
- 管理学(58643)
- 管理学院(58300)
- 中国(54590)
- 研究(53667)
- 财(37409)
- 京(34533)
- 银(30160)
- 财经(29573)
- 银行(29001)
- 中心(28912)
- 科学(28554)
- 行(27023)
- 经(26839)
- 江(26278)
- 所(24563)
- 经济学(24027)
- 融(23862)
- 金融(23434)
- 农(23010)
- 财经大学(22402)
- 州(22382)
- 研究所(22106)
- 经济学院(21755)
- 基金
- 项目(114216)
- 科学(92111)
- 研究(88380)
- 基金(82990)
- 家(70149)
- 国家(69503)
- 科学基金(61734)
- 社会(58399)
- 社会科(55652)
- 社会科学(55637)
- 省(46277)
- 基金项目(43785)
- 教育(40061)
- 划(37679)
- 自然(37045)
- 自然科(36307)
- 自然科学(36301)
- 自然科学基金(35684)
- 编号(34748)
- 资助(32387)
- 创(30767)
- 成果(28085)
- 创新(27695)
- 重点(25698)
- 发(25385)
- 部(25229)
- 课题(24536)
- 国家社会(24397)
- 制(23382)
- 教育部(22559)
共检索到271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海燕
一、西方银行金融创新的特点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70年代全面展开,80年代以来最为活跃,形成了金融创新的金球性浪潮。归结起来,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具有非常广泛的内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卜亚
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背景下,金融创新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金融创新既是促进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带来金融风险、导致金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问题是目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着重对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并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总体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我国的银行业金融创新提供理论指引。
关键词:
银行业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章国华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在一个全面开放的银行业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成为了决定一家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成为评判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为此,本文分析了中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差异,并从借鉴西方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入手,运用银行流程再造理论,从风险识别、风险点控制、风险管理组织支撑以及管理流程规划四个方面对国内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创新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流程再造 创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吕敏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自身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处理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或称"三性"管理,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生存发展的潜力如何,也关系到整个金融领域的程序和效率。中国商业银行的"三性"管理,自然要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经验,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佘运九
中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比较研究张亦春佘运九从英国巴林银行事件到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自1997年5月以来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金融风险的威力。银行业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谈到金融风险,就不能不谈到银行业的风险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克勤 曹培
2 0 0 6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实施 ,新资本协议对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借鉴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 ,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上 ,构建风险管理的整体机制 ,逐步推进新资本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发挥监管当局作用 ,强化外部监督。
关键词:
中西方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比较 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贾传宝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本文着重分析了中西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差异,认为,建立高度集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会计控制模式,推行全面成本管理,严格控制财务风险,是完善我国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关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龙晓枫 杨姝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其应该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所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对比,试图找出两者间理念和框架的差异性,并就这一差异所形成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燕玲
一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金融业内的发展现象,指新产品的出现改善了金融业内部的运作效率和经营成本(该定义摘自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金融财经英汉词典》)。 金融创新是由于七、八十年代一系列不同趋势的汇合而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a)通货膨胀上升;(b)汇率和利率波动增大;(c)国际债务危机;(d)国际储蓄和投资转移;(e)经济一体化(贸易、投资、生产)导致了金融一体化;(f)新通讯工具和电脑技术的应用;(g)各国放松或解除金融管制;(h)国际银行抓住机遇;以创新产品占领市场更多份额并巩固传统业务阵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别曼
自近代以来,中西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显现出来不同的趋势。而美洲大量的白银得以发现并开采,引起了世界贸易与货币存量的变化。自公元16世纪起,白银几乎同时流入中西方社会,但是所造成的影响各不相同。本文运用中外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白银分别流入中国和西方(以西欧为代表)所产生的不同的效应,试图从制度层面更加深入的发掘中西方社会不同发展道路的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需要的条件。
关键词:
海外白银 中西比较 路径分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勤 欧阳爱辉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是一种非赢利性、非政府、自愿自治的正规化民间公益组织,在现代社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中国本土化NGO同西方NGO存在着诸多差别。为构建中国本土NGO理论,我们必须对它们之间差异有明确了解,这主要可以从二者先天自发获得的社会公共管理权限、同国家政权的联系紧密程度以及它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强度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关键词:
NGO 差异 比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延波
中西方会计环境比较张延波“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以及根据逻辑导出的各种会计原则和规则有直接的影响”(《会计理论》,美国会计学家享德里克森著)。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统一市场的今天,会计作为国际商务通用语言,同样需要以环境特征分析为前提,在探讨环境因素对会...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颂陶
由沈阳工业大学财会教研室主任梁杰副教授等编著的《中西方会计比较研究》一书,最近已在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上篇对中西方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详尽介绍了国际间会计准则的产生与发展。继而以独立的章节对我国的会计准则进行了论述。作者将世界的会计准则划分为微观管理型、私人投资主导型、国家财政主导型和宏观管理主导型四种模式,把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珞瑜
"英雄"现象与英雄观念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普遍存在,但其定义却并不相同。我们从词典、百科全书、语义词源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西方英雄皆有英勇行为,或有特殊才能,因而受到他人崇拜。但是,中式英雄崇尚为他人利益牺牲小我,且早期的英雄更需有文韬武略;而西方英雄可泛指虚构作品中的主人公,初期为"保护者",用以指代死者或衰微的神祇,或与农业丰产有关,但其最重要的定义则是神话中的不朽半神。这种差异,显现了两种文化传统的基本差异。
关键词:
中西方 英雄观念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