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6)
- 2023(11472)
- 2022(9295)
- 2021(8379)
- 2020(6654)
- 2019(14878)
- 2018(14213)
- 2017(26555)
- 2016(14617)
- 2015(15954)
- 2014(15655)
- 2013(15502)
- 2012(14717)
- 2011(13176)
- 2010(13301)
- 2009(12150)
- 2008(12221)
- 2007(10662)
- 2006(9523)
- 2005(8730)
- 学科
- 济(64649)
- 经济(64580)
- 管理(43796)
- 业(41753)
- 企(31525)
- 企业(31525)
- 财(27166)
- 中国(22522)
- 地方(20779)
- 方法(20720)
- 农(20146)
- 数学(17940)
- 数学方法(17827)
- 业经(15573)
- 农业(13976)
- 制(13218)
- 财政(12979)
- 学(12791)
- 务(12489)
- 财务(12474)
- 财务管理(12428)
- 贸(12415)
- 贸易(12405)
- 银(12135)
- 银行(12097)
- 易(11980)
- 企业财务(11898)
- 融(11671)
- 金融(11670)
- 行(11576)
- 机构
- 学院(206170)
- 大学(204136)
- 济(87374)
- 经济(85715)
- 研究(77401)
- 管理(74094)
- 理学(63297)
- 理学院(62508)
- 管理学(61537)
- 管理学院(61177)
- 中国(58519)
- 科学(48198)
- 财(46653)
- 京(43941)
- 农(41733)
- 所(40708)
- 研究所(36618)
- 中心(34158)
- 财经(33078)
- 业大(33046)
- 农业(32728)
- 江(31974)
- 经(30030)
- 北京(28116)
- 范(27953)
- 院(27580)
- 师范(27561)
- 经济学(27000)
- 省(26074)
- 州(25332)
- 基金
- 项目(136098)
- 科学(106412)
- 基金(97684)
- 研究(96500)
- 家(87230)
- 国家(86388)
- 科学基金(72698)
- 社会(63268)
- 社会科(60028)
- 社会科学(60013)
- 省(54357)
- 基金项目(51807)
- 自然(46272)
- 划(45665)
- 自然科(45207)
- 自然科学(45193)
- 自然科学基金(44367)
- 教育(42847)
- 资助(38615)
- 编号(37321)
- 发(35139)
- 重点(31131)
- 成果(29972)
- 部(29016)
- 创(28682)
- 发展(27654)
- 展(27234)
- 课题(27004)
- 创新(26856)
- 国家社会(26523)
共检索到325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涛 王嘉
财富观在经济学上是人们对什么是财富、获取财富行为的价值判断、财富分配以及财富生产等方面的认识。本文比较中西方传统财富观的特点,提出中国在封建时代的财富观呈现出伦理财富观的特点,西方中世纪以来在财富观上呈现出增殖财富观的特点。伦理财富观讨论的核心是财富的义利关系,关注的重点是财富分配;增殖财富观讨论的核心是财富增长的源泉,关注的重点是财富创造中的产权制度安排。中西方财富观的不同,对近代中西方经济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分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财富观 伦理财富观 增殖财富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燕红忠
通过对财政转变与金融革命关系的分析,表明对税收权力的限制和公共信用不仅是金融革命的关键所在,也是现代金融发育成长的基础和保障。近代以来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现代化必然伴随着金融的加速发展,而各国的政府行为、金融条件及发展路径将直接影响其经济发展进程,也是中西方金融"分流"的基本原因。英国和法国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进行了长期的金融孕育,美国和西欧各国的现代金融发展或者与工业化同步或者略早于工业化启动,并随着工业化进程构建起现代金融体系。战后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遵循金融发展的"需求导向",即实际经济部门大
关键词:
财政转变 金融革命 金融发展 经济转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马涛
18世纪以后中国走上了与西方不同的内卷式发展道路,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产权制度、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所致。由于实行中央专制集权体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缺乏效率的相关制度安排等,阻碍了民间资本的积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西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得他们十分重视商业贸易活动和向外开拓殖民地,其经济政策思想从一开始就表现为以私人经济为本位,以私人家政为核心。政府采取重商政策刺激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孕育和成长,最终导致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大分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松博 周红艳
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相关机制研究正在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是高管团队成员互动的过程变量,促使高管团队做出迅速有效决策,提升组织绩效。文章基于以往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研究,概括了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的定义、结构、测量、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并对高管团队行为整合研究进行了评价,提出我国高管团队行为整合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高管团队 行为整合 绩效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毛克盾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而提高生产力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文明进程就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西方科技的演进轨迹也是复合与错位并存,近代以来西方摆脱"黑暗中世纪"的阴影,快速发力,西方重理论研究的内蕴优势被发扬出来,领世界科技风骚,中国科技则因种种原因而后续乏力,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才又重新迈步。纵观中外科技发展历史,理论研究为先、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和坚持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促进科技飞跃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技术发展 阶段 特征 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夏冬林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是历史赋予这个时代的神圣使命。继承、借鉴、创新是达到这一宏大目标的必由之路。借鉴必须建立在切实弄懂、弄通国外会计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成恩 侯铁珊
借用化学学科中的"同分异构"理论对中西方大学文化进行界定和分析,是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西方大学文化问题研究的一种尝试。通过运用"同分异构"理论及其方法,对中西方大学文化结构和历史演化机制进行了论述,并对中西方大学文化"同分异构"现象及生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中西方大学文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同分异构体";为科学解释中西方大学文化间存在的差异、矛盾和冲突等现象,进而实现彼此间的融合与转换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西方大学文化 “同分异构” 演化驱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海因茨·D.库尔茨 李酣
本文为经济分析史这一经受了多年边缘化,再次在经济学专业中获得重要地位的学科对象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当今主流经济学中很成问题的特征已经在最近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期间凸显出来。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要求经济学专业重新审视它的一些信条,抛弃不再成立的观点,回归到那些曾经被埋没和遗忘但却有用的观点,或者创造出适用于当前环境和问题的新观点。本文首先评价了顾海良和颜鹏飞两位教授主编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编经济思想史》丛书的卓越成就;然后报告了西方学者对这一领域的一些新贡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郑军 张海川
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借鉴许火良光所提出的中西方情景中心和个人中心理论,对商业保险在中西方产生、发展和走向的制度基础、规范基础和价值观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可得出我国商业保险今后发展的方向。即应该把握社会转型与制度文化变迁的相互关系,探索中国人对风险、团体和个人主义、制度信任观念的演变轨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商业保险。
关键词:
中西方 商业保险 制度文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尚全
我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应树立“新三观”,即新发展观、新改革观、新财富观。什么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认为,有五个特征,即以民为本;市场经济:共同富裕:民主政治:中华文化。以民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的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德涛 张景静
基于中国2006-2019年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计算财富指数和绿色发展效率,实证检验财富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财富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了绿色发展,此结论在解决内生性偏误及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财富的绿色发展提升效应只存在于财富水平较高的地区。(3)以污染行业或资源产业为经济支柱的地区,财富的污染属性侵蚀了绿色发展。(4)政府明确设定绿色发展目标会强化财富对绿色发展的作用。(5)高财富水平缔造的公众环境偏好效应和技术革新的资金条件是财富诱导绿色发展的形成逻辑。据此,为助力中国实现经济和生态的高阶次共同富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财富 绿色发展 绿色偏好 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建伟 邓宇
共同富裕是居民财富金融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发挥好居民资产配置的市场化分配阶段的重要作用,必须首先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居民财富金融发展价值导向,未来居民财富金融发展应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做大蛋糕"层面发挥好居民财富金融的重要作用,满足我国居民家庭对专业财富管理和多元资产配置的现实需求,以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共同富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祝爱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骥
大学作为一个围绕高深知识工作的场所,知识生产方式是其最主要的标志。中西方传统大学的差异,就在于知识生产方式的不同。西方传统大学像一个"书斋",追求的是纯粹的学问,把真理当成一种信仰;而中国传统大学则像一个"庙堂",追求的是伦理和社会责任,知识只是其中的中介环节。当前中国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仍然需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合适的结合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娟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财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根据地区财富结构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是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我国地区现有的财富分布特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与西部地区的瑞士模式,我国各省市的可持续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根据省市财富分布特点,确定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