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
2023(1030)
2022(856)
2021(782)
2020(725)
2019(1496)
2018(1470)
2017(2942)
2016(1638)
2015(1895)
2014(1963)
2013(1886)
2012(1822)
2011(1444)
2010(1370)
2009(1240)
2008(1291)
2007(1112)
2006(827)
2005(737)
作者
(4246)
(3480)
(3363)
(3216)
(2212)
(1700)
(1681)
(1336)
(1264)
(1261)
(1248)
(1239)
(1066)
(1038)
(1017)
(1016)
(1008)
(995)
(967)
(952)
(864)
(855)
(822)
(813)
(797)
(790)
(782)
(777)
(734)
(729)
学科
(6191)
经济(6184)
方法(3695)
文化(3677)
(3240)
企业(3240)
管理(3008)
(2940)
数学(2254)
数学方法(2231)
理论(2131)
中国(2123)
地方(2114)
业经(2078)
产业(2045)
教育(1937)
市场(1868)
(1818)
文化产业(1763)
文化市场(1763)
经济理论(1494)
(1443)
企业经济(1392)
研究(1171)
(1165)
政治(1150)
思想(1148)
(1131)
思想政治(1120)
政治教育(1120)
机构
学院(22072)
大学(21988)
管理(7706)
(7474)
经济(7293)
理学(6777)
研究(6755)
理学院(6654)
管理学(6516)
管理学院(6461)
(4536)
(4342)
科学(4317)
中国(4315)
师范(4315)
师范大学(3494)
(3428)
(3368)
中心(3205)
(3159)
(3144)
业大(2879)
研究所(2873)
财经(2820)
(2699)
北京(2668)
(2554)
农业(2512)
经济学(2353)
(2264)
基金
项目(15448)
科学(12340)
研究(11714)
基金(11077)
(9434)
国家(9324)
社会(8115)
科学基金(8044)
社会科(7676)
社会科学(7674)
(6345)
基金项目(5994)
教育(5667)
(5135)
编号(4970)
自然(4705)
自然科(4609)
自然科学(4609)
自然科学基金(4520)
资助(4253)
成果(4244)
重点(3597)
(3505)
(3475)
课题(3439)
国家社会(3266)
人文(3163)
(3136)
教育部(3120)
项目编号(3113)
期刊
(8242)
经济(8242)
研究(6265)
中国(4257)
教育(4144)
学报(3919)
科学(3692)
大学(3131)
(2891)
学学(2890)
管理(2808)
(2601)
农业(2018)
图书(1929)
书馆(1639)
图书馆(1639)
财经(1581)
(1554)
(1432)
业经(1397)
技术(1370)
(1288)
(1278)
(1201)
论坛(1201)
问题(1188)
社会(1169)
经济研究(1161)
社会科(1102)
社会科学(1102)
共检索到31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忽文钊  
中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导向的不同,对于审美文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文章从中西方哲学起源,中西方哲学与美学的关系,中西方对美学(审美学)定义等差异分析,通过比较中西方理念文化的不同来简单分析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莉  
高校利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教育,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我国高校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弘扬和启迪大学生的人文性,凸显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价值,塑造大学生的高品质人格,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审美教育是一种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不仅仅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美的理想和情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兴尚  马焱  
企业审美文化的研究打破了长期以来将审美排斥于物质生产领域之外 ,只研究艺术、宗教等精神生产领域审美问题的传统。在进入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 ,建构企业审美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创新力和文化力有重要作用。企业审美文化的内容包括 :(1)商品和服务中的形式审美、功能审美和文化审美 ;(2 )生产经营中的环境条件审美、工艺流程审美和组织文化审美。企业审美文化将审美学与现代的商品服务、生产经营直接结合起来 ,体现了物质生产领域审美文化的超越性、享受性、创造性和现在性的特征。企业审美文化的研究将对企业审美活动以及企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新敖  王习贤  
审美文化是审美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日常生活化审美成为自觉、社会功能化审美初具雏形,以及社会传统美学精神的传承,为农村审美文化的建设准备了条件和基础。农村审美文化建设及其治理,要将农村社会的时代文化精神内化为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感性欲求的调节和平衡、审美交流机制的重建、审美价值及社会规约的重塑等方式实现审美幻象的重构,满足农村社会的审美诉求,是农村社会审美文化生成的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傅其林  
"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人民复兴中华民族美好愿望的表达,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当代表达与身份确证。它不仅是个体之梦想,更涉及国民的宏大的政治愿望,可以说这是国家在全球文化政治体系中彰显民族身份的重大战略。在这一重大战略布局与推进过程中,无疑不能缺失审美文化战略,否则"中国梦"就会成为一个理论概念和抽象的政治符码,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易晓明  
伴随着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变化,美育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新取向:第一,重建与生活的联系,表现为美育致力于实现人们日常经验向审美经验的转化;美育内容向当代大众审美文化拓展。第二,强调审美理解和批判能力的培养,即美育注重培养人们对各种视觉符号、影像的解读能力;帮助人们建立自身与符号、影像的互动关系,在理解和批判中实现自我成长。第三,凸显多元审美意识,即美育突破原有的西方古典美学立场,体现出多元的审美观;美育促进人们对我国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并形成对其他审美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澎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跨国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人才的跨国界流动为中国的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但是,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不同肤色不同背景的人群之间。文化,这只无形的手,给予忽视它的人沉重一击。跨文化管理开始成为一个共同的难题。文化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非常博大。为了分析较为集中,我们尽可能将范围缩小,选择美资企业中的中西文化作为我的研究对象。文化的产生是有根可寻的。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及地理环境下所产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玉丽  
无论基础教育改革具体起源于哪个领域,都无法撼动教学在教育目标实现中的基础性、主导性地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目标问题再度被广泛关注,并有望渐变为理论和实践聚焦的又一核心。围绕教学目标及其实现问题,不同研究领域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这些视角和观点或直接针对教学目标,或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进行条件性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推进对教学目标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卫华  纪光欣  
企业审美文化是具有审美属性和审美价值的企业文化形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人们审美创造的一种形式,企业美属于社会美的一种形态,审美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而且伴随着当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企业管理创新,企业审美文化成为当代企业文化新的发展趋向。自觉加强企业审美文化建设成为当代企业发展新的战略选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祖良  陆诤岚  王小英  
农家乐的发展给中国许多乡村带来了经济收益,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农家乐本应呈现的乡村文化逐渐发生变化,这对农家乐的持续发展是不利的。选择乡村地方审美文化的变迁程度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地方文化是如何发生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如何衡量。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乡的11个乡村的农家乐为调查对象,通过建立衡量地方审美文化"乡村性"测评指标体系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分析表明:当前,西天目农家乐的发展对地方审美文化影响有利有弊,当地审美文化乡村性力量和城市性力量处于相互博弈状态,城市性力量略占据上风。在未来,农家乐经营主体的年龄结构会主导审美文化的变迁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时秀梅  栾华  
本文以Steers,R.M.和Nardon,L提出的与全球经济中的社交和商务实际相关5个问题为基础,结合Hofstede的文化洋葱理论,提炼出跨国公司管理中跨文化研究的文化核心维度,从文化的显性及隐性角度探讨了文化核心维度的构成。在此基础上,针对美国在华跨国公司中美之间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重点分析并探讨了文化显性差异和文化隐性差异对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的影响。跨国公司经营中最常见和最公开化的文化差异,就是来自行为者双方的象征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即文化显性差异。除此之外,权力分配、社会组织、与环境关系、时间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陆建桥  
论中美文化差异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陆建桥近年来,不少中外会计学者致力于会计与文化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令会计学术界耳目一新。尤其是各国文化对本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对于协调不同国家会计准则或会计惯例之间的差异,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国际贸易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海盛  
文化差异的视角在文学翻译视角考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恰当地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对于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讨如何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处理文学翻译来实现翻译的目的,即为了创造更完美的翻译作品:既充分体现原文的风格、内涵又满足译文读者的需要。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庄佳  
国际商务谈判是对外经贸往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文化差异形成的谈判风格上的差异,会影响谈判效果。因此,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了解谈判对方的文化和谈判风格,从而制定相应的谈判策略,有助于国际商务谈判达到“双赢”的结果。通过对中美双方文化差异和谈判风格差异的比较,从而为中方参加国际商务谈判提出了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