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24)
2023(2829)
2022(1906)
2021(2074)
2020(1479)
2019(3499)
2018(3668)
2017(4948)
2016(3982)
2015(4654)
2014(4859)
2013(3803)
2012(3468)
2011(3338)
2010(3603)
2009(2889)
2008(2816)
2007(2717)
2006(2496)
2005(2476)
作者
(8044)
(6510)
(6479)
(6278)
(4152)
(3161)
(3120)
(2778)
(2553)
(2409)
(2276)
(2256)
(2198)
(2124)
(2100)
(2043)
(2035)
(2032)
(1922)
(1921)
(1860)
(1718)
(1713)
(1563)
(1556)
(1523)
(1474)
(1392)
(1392)
(1390)
学科
教育(18567)
中国(9408)
理论(6130)
教学(5586)
(5117)
经济(5111)
管理(3946)
(3914)
(3731)
发展(3651)
(3529)
(3495)
(3417)
思想(3306)
(3276)
政治(3150)
改革(3130)
高等(3089)
研究(3074)
思想政治(2978)
政治教育(2978)
治教(2978)
德育(2948)
教育改革(2774)
学校(2661)
学法(2611)
教学法(2611)
学理(2341)
学理论(2341)
农业(2303)
机构
大学(47507)
学院(43376)
教育(25681)
研究(19133)
(18085)
师范(18052)
师范大学(15134)
(12242)
职业(11183)
科学(10490)
教育学(10009)
技术(9681)
(9158)
北京(8802)
(8441)
管理(8381)
研究所(8327)
(8276)
经济(7767)
职业技术(7653)
教育学院(7347)
中国(7025)
中心(6992)
(6895)
理学(6843)
理学院(6625)
(6473)
技术学院(6427)
管理学(6315)
管理学院(6197)
基金
研究(26310)
项目(23762)
教育(21507)
科学(20177)
成果(14396)
编号(14043)
课题(13713)
社会(13600)
基金(12683)
社会科(12478)
社会科学(12475)
(12301)
(11579)
(11134)
(9781)
规划(9604)
国家(9497)
(8813)
项目编号(8146)
年度(7999)
研究成果(7918)
(7728)
科学基金(7336)
(7264)
(7235)
阶段(7217)
重点(7152)
(7076)
(6889)
教育部(6844)
期刊
教育(44579)
研究(25618)
中国(19868)
(11080)
经济(11080)
职业(10901)
技术(8513)
技术教育(7133)
职业技术(7133)
职业技术教育(7133)
高等(5098)
大学(4974)
成人(4702)
成人教育(4702)
学报(4622)
高等教育(4534)
(4528)
论坛(4528)
科学(4009)
(3942)
(3934)
职教(3722)
发展(3607)
(3607)
(3419)
比较(3344)
农业(3088)
管理(2991)
教研(2861)
高教(2861)
共检索到79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钱兴  
中西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钱兴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人的素质是现代教育的目的,而人的素质不仅仅包含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且包含道德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素质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现代教育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与过去时代的教育相比,现代教育无疑具有巨大的进步性,但这种进步不是没有代价的,比如道德代价。在教育民主化、国家化、正规化、科学化的驱动下,教育由道德探寻变成了"谋生术",由对教的克制和对学的尊重走向了对教的放纵和对学的贬低,变成了"教育印刷术";学校由类似于家庭的感情共同体演变成了科层制机构,变成了"道德贫乏"的地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渠敬东  
在现代教育的思想史中,卢梭以《爱弥尔》为核心的经典教育文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他通过对巴黎所谓"文人风习"的批评,对文艺复兴以来企图通过古典文化的复兴来确立现代教育之基础的倾向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人在现代处境中,去自然状态的社会化才是教育的最大敌人。人的不幸和恶,源于他对自身能力的滥用,让自身意志的任意性突破了理智能力的范围,从而使自由意志走向了自身的反面,而成为对自身的奴役。因此,人的自然状态的否定性,恰恰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起点。通过自然教育、物的教育以及受之于人的公民教育,现代人才能获得真正的道德自由和政治自由。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正>征订《现代教育技术》ISSN1009-8097/CN11-4525/N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CSSCI检索源期刊投稿平台:https://xjjs.cbpt.cnki.net/定价15元/期全年定价180元半年定价90元订阅方式?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736国外发行代号:M1689?团体订购(全年每期10册、半年每期20册及以上)请与发行部老师联系(010-62782405)
关键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班纳  徐斌艳  
本文论述正面与负面道德经验对反思性伦理以及道德教育的意义。它探讨来自苏格拉底、康德与黑格尔的伦理性反思,并且与卢梭、施莱厄儿马赫以及赫尔巴特等经典教育理论进行对照研究。本文从社会科学研究角度将柯尔伯格发展理论与欧泽关于负面道德经验意义的研究进行对照。最后综合哲学、教育学以及社会科学角度的研究提出道德教育与教养的实验性理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汲喆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杨文会、欧阳渐为代表的在家佛教徒将现代教育的知识取向、学校制度和价值观念引入佛教,重新定义了佛教传承的内容、形式和主体,改变了中国佛教中神圣、知识与权力的结合方式。他们不仅有意识地为居士争取全权的宗教地位,而且形成了机制独立、师承有序的信念团体。这一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具有真正独立于僧伽佛教的自主性的中国现代居士佛教的诞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托尼·里特  
托尼·里特(Tony Little)先生自2002年9月起担任伊顿公学校长。他曾就读于伊顿和剑桥大学。本文中,他考察了英国住宿学校,特别是伊顿公学长期.以来建立的自由主义教育传统。在对伊顿成功经验的分析中.里特先生明确阐述了巩固学校教育哲学的五项原则。继而,他又阐述了此理论体系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的应用,并具体演示了如何将此理论运用于实际日常管理中。他特别指出,学生仅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全面的教育;他们要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以培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有自信、有理想、积极主动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绍玮  
在现代教育中有两大教学模式,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授课;二是网络教学模式,也就是学生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随时随地学习。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各有优势和缺点,二者共同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本文辩证地论证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只有将两者整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的观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依照洛克的说法,"不安"是现代人的生命状态。而这种"不安",却来自于笛卡儿所谓"我思"(cogito)的生命构造。现代人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生命,才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民  
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教育的中日比较杨民一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精神财富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自阶级产生以来,它虽带有阶级性,但又总是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构成一个国家的特征。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竺亚芬  吴叔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教育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有自己的幸福追求。现代教育有自己的幸福观,从批判的角度看,其追求的是"明天的幸福"、"外在的幸福"、"竞争的幸福"。正是这种幸福追求,制造了现代人,尤其是受教育者的种种不幸,包括被毁的今天生活、利益追逐与沉溺于物质享受、被"成功的暴政"所控制等。因此,研究教育与幸福的关系,不能总是从应然的角度论证教育所具有的幸福功能,还应从幸福哲学的角度审视实然的现代教育,发现其真实存在的"幸福困境",为现代教育幸福功能的真正发挥提供另一方向的思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于尔根·厄尔克斯  徐守磊  
“现代教育”概念直接与卢梭的教育理论联系了起来。人们常常认为,是卢梭“创立”了现代教育,或至少是其最具影响力的前辈。本文认为,“现代学术”或“实验教育”是在17世纪晚期的“古今之争”中加以讨论的。这场历史性的重要争论过后, 教育和学术便与现代科学的开放经验联系了起来。与这种传统相对照,卢梭并不是一位现代作家。将他的教育概念作为19世纪末所谓“现代教育”或“进步教育”的基础, 这实在是太矛盾了。进步教育的意象被儿童心理学、尤其是被认知发展理论所强化。卢梭克己自制的“消极教育”概念在很多方面与这些观点相对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