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9)
- 2023(11302)
- 2022(10179)
- 2021(9536)
- 2020(8122)
- 2019(18204)
- 2018(18364)
- 2017(34672)
- 2016(19434)
- 2015(21886)
- 2014(22055)
- 2013(21449)
- 2012(19708)
- 2011(17692)
- 2010(17388)
- 2009(15734)
- 2008(15128)
- 2007(13091)
- 2006(11282)
- 2005(9627)
- 学科
- 济(68006)
- 经济(67916)
- 管理(53091)
- 业(48660)
- 企(41000)
- 企业(41000)
- 方法(32351)
- 数学(27748)
- 数学方法(27421)
- 学(19552)
- 农(18632)
- 中国(17992)
- 财(17938)
- 业经(15146)
- 地方(14194)
- 制(13777)
- 理论(13311)
- 农业(12112)
- 和(11913)
- 务(11562)
- 贸(11501)
- 贸易(11497)
- 财务(11491)
- 财务管理(11469)
- 技术(11349)
- 易(11139)
- 环境(11055)
- 银(10924)
- 企业财务(10881)
- 银行(10860)
- 机构
- 大学(269988)
- 学院(268661)
- 管理(103887)
- 济(95554)
- 经济(93132)
- 研究(93021)
- 理学(90582)
- 理学院(89462)
- 管理学(87648)
- 管理学院(87181)
- 中国(65930)
- 科学(63719)
- 京(58271)
- 农(54263)
- 所(48626)
- 业大(47821)
- 研究所(44990)
- 财(43634)
- 农业(43155)
- 中心(41448)
- 江(38970)
- 北京(36349)
- 范(35294)
- 财经(35189)
- 师范(34792)
- 院(34041)
- 技术(32314)
- 经(32035)
- 州(31741)
- 省(29436)
- 基金
- 项目(193874)
- 科学(149055)
- 基金(137784)
- 研究(135819)
- 家(123221)
- 国家(122211)
- 科学基金(102663)
- 社会(80827)
- 省(78010)
- 社会科(76313)
- 社会科学(76291)
- 基金项目(74009)
- 自然(70494)
- 自然科(68829)
- 自然科学(68805)
- 自然科学基金(67510)
- 划(65914)
- 教育(62269)
- 资助(56818)
- 编号(55400)
- 成果(44991)
- 重点(43754)
- 部(41016)
- 发(40773)
- 创(40411)
- 课题(38923)
- 计划(38392)
- 科研(37906)
- 创新(37719)
- 大学(35233)
共检索到381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效振 贾书红 朱晓庆 张东升 罗燕 周霞 谷新利
分别用石油醚、70%乙醇、蒸馏水对中药复方宫炎净进行提取,采用琼脂打孔法,通过比较抑菌圈的大小来判断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大小,测定了醇提物、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同时,探讨了培养基p H、培养基含糖量以及温度和紫外线对醇提物、水提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醇提物、水提物抑菌效果较好。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色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0625 g/m L,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 g/m L,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 g/m L。温度和紫外线处理对乙醇提取物、水提物抑菌效果没有明显影响;随培养基的p H值增大2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晏卫红 黄思良 付岗 岑贞陆 谢玲
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苯、石油醚、正己烷8种溶剂对库拉索芦荟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取产率随溶剂极性的增强而提高。以白菜黑斑病菌为测试菌,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芦荟各种溶剂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当提取物浓度为10mg/mL时,各种溶剂粗提物均表现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以石油醚、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粗提物抑菌效果最好,分别为71.4%、71.3%和62.4%。从抑菌效果及提取产率两方面考虑,乙酸乙酯为提取芦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通过测定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4种溶剂1%~10%系列浓度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甲醇、丙酮、乙酸乙酯3种溶剂对各种芦荟粗提物的溶解性,确立用乙酸乙酯-水(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祥春 黄媛媛 赵德学 曾明华
【目的】研究并明确毛竹纤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将毛竹纤维粉碎成粉末后,分别用水、乙醇、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按照1∶5和1∶10料液比(m∶V)分别提取1,2,4h,采用琼脂扩散法观察比较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采用最佳提取方法得到的毛竹纤维提取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有效质量浓度(MBC)。【结果】毛竹纤维水提取物对3种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2种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由此确定竹纤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用乙酸乙酯作...
关键词:
竹纤维 提取方法 抗菌活性 琼脂扩散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丛日华 王秋芳 穆杨 赵毅
取10头隐性乳房炎患牛乳汁,采用北京亚临床乳房炎快速诊断液(BMT试剂),对泌乳黑白花奶牛的乳汁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3种病原菌。将蒲公英、王不留行等中药水煎、去渣、浓缩制成相当于2g/mL的生药液,然后稀释为1.5,1.0,0.5g/mL3种质量浓度,用优质定性滤纸制成相应浓度的药敏片进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中药对以上3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奶牛 隐性乳房炎 体外抑菌试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洪波 葛利江 杨宏军 杨少华 王长法 高运东 仲跻峰
本实验对山东省3个大型奶牛场的40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调查、采样、用常规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等。利用水煎法提取黄连、大黄、五味子等8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对分离率大于5%的病原菌进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共分离细菌44株,其中大肠杆菌15株(34%)、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9株(20%)、链球菌5株(11.4%)、粪肠球菌5株(11.4%)、不动杆菌属3株(6.8%)、芽孢杆菌2株(4.5%)、绿脓杆菌2株(4.5%)、克雷伯氏菌1株(2.2%)及梭状芽孢杆菌属的厌氧菌2株(4.5%)。中药体外抑菌结果表明,8味中药中,黄连、大黄和五味子等对...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病原菌 中药 药敏试验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俊会 金则新
为调查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生长过程中叶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变化规律,采集不同时期七子花叶片,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活性物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检定菌株,以琼脂扩散法检测不同时期七子花叶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与煮沸法和索氏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简单易行,不影响叶片的体外抑菌活性,1 g提取物稀释80倍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仍超过60%,适用于大量样本的快速分析。在整个叶片生长期,七子花叶片均表现较高的抑菌活性,抑制率超过50%,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杀作用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杀作用,但以...
关键词:
植物学 七子花叶片 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玉琴 林标声 邱龙新 戴爱玲 杨小燕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金线莲不同方法提取物对6种供试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金线莲水提取物对N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所获得的金线莲提取物均对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表现为高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表现为中敏;对酵母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表现为低敏.最小抑菌浓度均不高于12.5 g.L-1.药物与病毒混合组对NDV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先病毒后药物组和先药物后病毒组(P<0.05).药物浓度与NDV抑制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P<0.05).在先药物后病毒组和药物与病毒混合组中,15.62-3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增龙 陈秀 董丰收 刘新刚 徐军 郑永权
【目的】在人工氙灯光照、室内自然光照和避光培养条件下,探究呋虫胺外消旋体(Rac-呋虫胺)及其对映体(S-呋虫胺和R-呋虫胺)在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超纯水以及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手性稳定性,为大宗用量的手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的准确检测分析、药效和环境安全的正确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培养周期内分段取样,以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手性固定相,正己烷/甲醇/乙醇(85/10/5,v/v/v)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20μL,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进行分离分...
关键词:
呋虫胺 对映体选择性 光化学降解 转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振霞 肖辉 单娟娟 薛强
研究了十六种中草药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十六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鳗弧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五倍子、黄连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好,且两种提取物的MIC值相同,分别为1.95 mg/mL、0.98 mg/mL和1.95 mg/m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应烙 尹彩萍
以15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杨树溃疡病菌(D.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番茄早疫病菌(A.solani)、小麦纹枯病菌(R.solani)和小麦赤霉病菌(F.graminearum)等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花椒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苍术、沉香、艾叶和草豆蔻提取物对其中至少2种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0%以上;在质量浓度为0.1 g/mL时,花椒、沉香和艾叶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草豆蔻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中药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浩 王仁才 王琰 庞立 卜范文 何小娥 周倩
以黄芩提取物对葡萄座腔菌抑菌圈直径为衡量指标,筛选黄芩的提取工艺条件,对活性物质抑菌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8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黄芩提取物具有较强抑菌效果,在料液比1∶27.5、超声提取2.5 h、提取温度72.5℃、超声功率850 W条件下,抑菌圈直径达到31.8 mm,相比以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0、在40℃、700 W超声波提取2.0 h条件下的抑菌能力提高了28.69%。紫外光照射10 h以上、偏碱性环境、Ag~+、Fe~(3+)、Cu~(2+)金属离子对提取物活性均产生抑制作用,其中pH值为12时的抑菌圈直径比pH值为5时降低了44.10%;低于25℃储存40 d左右,对提取物活性的影响较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桓桥 商宝娣 张效平 周贤君 赵凤 李小义 孔杰 杨星 陶莎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味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6种中草药,应用棋盘法进行15组二联药方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试验;按正交设计表配伍25组复方,同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1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等6种中草药抑菌效果最好;15组联用药方均未发生拮抗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地榆、诃子+黄芩联用效果最好,FIC分别为0.31、0.50,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复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复方F16(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4∶4∶2∶5∶3∶1)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3.2 mm, MIC与MBC分别为0.98 mg/mL、1.95 mg/mL,可作为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抑菌药物的首选配伍组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君微 杨帅 袁婧 杨利国
为探究诃子在畜禽疫病防控中的作用及应用潜力,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3种常见致病菌为对象,对比诃子和其他11种中药提取物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诃子培养上清液的总漏出率和电导率、蛋白浓度及诃子对细菌DNA和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诃子比其他11种中药的抑菌效果更强,表现为抑菌圈直径更大,MIC更低。培养上清液的电导率和漏出率增加,用2倍MIC诃子药液处理8 h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上清液蛋白浓度显著增加(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忠琴 关瑞章 汪黎虹 刘宏伟
研究虎杖、石榴皮、大黄、黄芩、五倍子、黄连、冬凌草、独活、贯众、木贼草等10种中药材单用和五倍子、大黄、石榴皮、虎杖、黄芩、黄连两两联用(15种配方)对从养殖病鳗中分离得到的12株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单用对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大黄和石榴皮,木贼草的抑菌作用最差;中药联用呈现协同效应(FIC<1)的占68.3%,其中有显著协同效应(FIC≤0.5)的占26.0%,与中药单用相比,中药联用对大多数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增强,且可大大减少单一中药的给药浓度。
关键词:
鳗鲡 病原菌 中药 抑菌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修哲 何雷 程相朝 张春杰 余祖华 韩海锋 杨丹芳 梅京京 李银聚
【目的】为探讨连翘苷等6种中药成分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作用机制,明确其体外抗病毒作用效果,为抗TGEV的药物筛选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采用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观察法相结合,测定连翘苷、连翘苷元、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酚、丹皮酚6种中药成分不同浓度下对猪睾丸细胞(ST)的毒性作用,通过观察细胞CPE情况,确定药物对细胞作用的最大安全浓度;同时测定病毒的TCID_(50),用细胞维持液配成100·TCID_(50)病毒悬液备用;将6种药物在最大安全浓度范围内连续2倍倍比稀释后,分别采用先感染病毒后加药、先加药后感染病毒、药与病毒混合后感染细胞3种不同作用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