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9)
2023(4902)
2022(4088)
2021(4117)
2020(3380)
2019(7833)
2018(7595)
2017(14570)
2016(7857)
2015(9223)
2014(9065)
2013(9150)
2012(8887)
2011(8090)
2010(7846)
2009(7302)
2008(7393)
2007(6261)
2006(5375)
2005(5060)
作者
(21388)
(17716)
(17594)
(16961)
(11716)
(8511)
(8247)
(6962)
(6891)
(6344)
(6204)
(5940)
(5743)
(5733)
(5686)
(5440)
(5325)
(5183)
(5029)
(4907)
(4667)
(4273)
(4213)
(4082)
(4055)
(3887)
(3858)
(3714)
(3712)
(3618)
学科
(35017)
经济(34970)
方法(16100)
管理(15788)
(14728)
数学(13714)
数学方法(13617)
中国(13396)
(11224)
企业(11224)
(10116)
贸易(10111)
(9988)
(8243)
业经(6657)
(6498)
(6478)
(6392)
金融(6391)
(6207)
银行(6199)
(6110)
(6097)
关系(5914)
(5881)
(5708)
农业(5237)
(5080)
理论(4957)
环境(4936)
机构
大学(117935)
学院(112877)
(56588)
经济(55831)
研究(46992)
管理(39327)
中国(36611)
理学(33478)
理学院(33017)
管理学(32659)
管理学院(32416)
(26038)
科学(25118)
(24058)
(23678)
研究所(21693)
中心(19882)
经济学(19793)
财经(19557)
(18147)
经济学院(17847)
北京(17509)
(16466)
(16430)
(16330)
师范(16321)
财经大学(14756)
科学院(14423)
(14396)
师范大学(13775)
基金
项目(73382)
科学(58221)
研究(55674)
基金(55427)
(48823)
国家(48467)
科学基金(40016)
社会(38044)
社会科(36119)
社会科学(36115)
基金项目(27954)
教育(25150)
(23714)
资助(23598)
自然(22988)
自然科(22491)
自然科学(22484)
自然科学基金(22135)
(21883)
编号(20853)
成果(18945)
中国(18826)
(18766)
国家社会(17295)
重点(16963)
(16490)
教育部(16374)
(15016)
人文(14873)
课题(14714)
期刊
(59030)
经济(59030)
研究(39339)
中国(23223)
学报(16950)
(16550)
科学(16492)
(15343)
管理(15024)
教育(13555)
大学(13397)
学学(12296)
(11409)
金融(11409)
农业(11243)
经济研究(10960)
财经(10274)
(10177)
世界(10019)
国际(9560)
(9052)
问题(8530)
(7683)
技术(7310)
业经(6587)
图书(6096)
(5476)
论坛(5476)
技术经济(5098)
统计(5098)
共检索到175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进军  
中国茶文化起于全民尚茶,根植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英国茶文化起于王室贵族的社交活动,二者有不同的茶饮起源和习惯,体现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及哲学思想。通过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可以得到对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启发:发展作为精神载体的茶出口贸易与输出中国茶文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春风  
永春佛手茶的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及文化背景入手,分析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可以助力相关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提升永春佛手茶的品牌识别度及竞争力,同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让相关区域的各种资源更加有效整合。通过研究提出永春佛手茶文化传播的策略:明确永春佛手茶品牌形象定位;完善品牌文化形象系统,实施文化营销,以提升永春佛手茶品牌附加价值;利用禅茶文化交流平台,丰富永春佛手茶的文化内涵及完善茶文化传播体系;借助微博、微信和微电影等新型传播媒介加强与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才发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茶诗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一绝 ,以茶词曲赋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国粹 ,以茶画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瑰宝。本文认为 ,对中国茶文化遗产必须加大对优质名茶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优质名茶的商业秘密保护 ,加大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惩处力度。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卫新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又有其共同的和不同的文化内涵。两国的饮茶习俗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文化的背景。正是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反映了两国人民在个性上、心理趋向上的不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娜  王魁  
茶叶是我国传统饮品,根据史料记载,神农尝百草时偶然发现了"查"(汉唐时期才正式使用"茶"的说法)这种饮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茶树种植、采集、炮制技术不断成熟,茶作为饮品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将茶作为饮品进行销售。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茶不仅仅是饮品,更多的是以茶为线索的文化体系传承与发展。根据史料记载,茶在汉族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周时期茶叶是重要的贡品,汉唐时期茶是文人雅士修养的象征,茶文化盛行时期更有斗茶、功夫茶、敬师茶等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锦娟  Mesut Keskin  
中国茶文化与社会生活、传统礼仪、儒释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土耳其茶文化起源于古丝绸之路的中国,经过发展与改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红茶文化。本文拟从中土茶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茶俗异同,茶与文学艺术的结合进行中土茶文化的对比,探究中土茶文化内在的联系与各自的特色,建议通过茶文化交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增进中土两国民心相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亚敏  
浙江茶文化在明代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龙井茶是明代五种名茶中的“至品”。龙井茶的生产和经营蕴含着茶文化 ,并促使浙江茶文化的高度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艳红  张健  
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文化遗产在地方旅游开发下的生态应用及保护受到更多的重视。由于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文化、生态等突出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以日本静冈茶文化遗产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日本静冈茶文化遗产、茶道、茶艺、旅游开发等,并以此为鉴,分析中国茶文化遗产资源及利用现状,寻找适用于中国茶文化遗产旅游保护开发的方法,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艳红  张健  
随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文化遗产在地方旅游开发下的生态应用及保护受到更多的重视。由于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文化、生态等突出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以日本静冈茶文化遗产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日本静冈茶文化遗产、茶道、茶艺、旅游开发等,并以此为鉴,分析中国茶文化遗产资源及利用现状,寻找适用于中国茶文化遗产旅游保护开发的方法,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红伟  王平盛  陈玫  李思颖  白秀珍  
对布朗族和基诺族2个云南特有且人数较少民族的族源、生态环境、种茶历史、茶俗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布朗族和基诺族千百年来以茶为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茶叶都是两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中重要的农业生物资源之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娜  吴一叶  
扬州茶文化作为扬州文化重要的一支,独具特色,同时也反映扬州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茶在许多描写扬州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文章试从近百年来描写扬州的文学作品来考察扬州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进而反映出扬州文化的精神内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牟元珪  
中国是茶的故乡,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代茶圣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不过,真正形成茶文化则始于唐代.至宋代,茶和柴米油盐酱醋已成为普通百姓“开门七件事”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必需品.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斗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茶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彩,不愧为中华民族一份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意为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洪升  杨东红  朱德全  王长宝  叶之慧  赵刚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文章讨论了通过弘扬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和高校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焕洲  
在体验旅游市场的背景下,贵州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明朗的前景。本文在讨论分析贵州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现状及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平盛  刘本英  成浩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历史名茶。从史籍记载、茶马贸易、佛教、民族文化和文学等角度,对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地位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旨在说明云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普洱茶在中华茶文化史上,过去、现在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