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6)
- 2023(2436)
- 2022(2130)
- 2021(1969)
- 2020(1903)
- 2019(4125)
- 2018(4161)
- 2017(8044)
- 2016(4368)
- 2015(4799)
- 2014(4835)
- 2013(4782)
- 2012(4475)
- 2011(3710)
- 2010(3971)
- 2009(3699)
- 2008(3958)
- 2007(3593)
- 2006(2986)
- 2005(2842)
- 学科
- 业(18109)
- 管理(16546)
- 企(14757)
- 企业(14757)
- 济(13549)
- 经济(13528)
- 险(10710)
- 保险(10619)
- 财(9147)
- 银(8574)
- 银行(8573)
- 制(8167)
- 行(8068)
- 务(7534)
- 财务(7524)
- 财务管理(7506)
- 企业财务(7178)
- 方法(7174)
- 融(6668)
- 金融(6668)
- 数学(6469)
- 数学方法(6400)
- 中国(6371)
- 体(4440)
- 各种(4388)
- 类型(4282)
- 种类(4280)
- 各种类型(4277)
- 体制(4187)
- 度(4045)
- 机构
- 大学(55963)
- 学院(55165)
- 管理(22941)
- 济(22335)
- 经济(21735)
- 中国(20076)
- 理学(18336)
- 理学院(18192)
- 管理学(17926)
- 管理学院(17828)
- 财(16988)
- 研究(15498)
- 财经(12340)
- 京(11751)
- 经(11280)
- 财经大学(9552)
- 中心(9030)
- 融(8984)
- 江(8855)
- 金融(8827)
- 银(8776)
- 银行(8198)
- 公司(8190)
- 科学(7982)
- 北京(7769)
- 行(7586)
- 所(7511)
- 人民(7464)
- 州(7196)
- 农(7164)
共检索到94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瑞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是国内最大的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也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央企之一。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发布以来,中航油按照《基本规范》的要求,构建了基于内部控制的风险管控体系,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中航油加强风险管控的做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裘宗舜 柯东昌
一家被誉为海外上市"过河尖兵"的国有企业为什么在顷刻之间濒临破产边缘?一家在信息透明、监管严格的新加坡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上市公司为什么在短期内造成了5.54亿美元的巨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林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金彧昉 李若山 徐明磊
本文认为, 最近发生在新加坡的中航油事件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结果。在分析中航油事件过程中, 作者通过借鉴 2004年 10月颁布的新COSO报告内容, 从内部控制的八个要素角度, 逐步剖析了中航油事件发生的根源与过程, 为中国企业如何借鉴国际企业风险管理方法, 作了一个初步尝试, 同时, 本文还介绍了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颁布的背景、理论贡献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中航油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龙正平
预期战略与应急战略的风险主要是由相应环境因素和风险压力的结合所导致的。文章建立了基于风险的战略控制系统(TOEM模型),并运用战略控制系统对中航油事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战略风险 风险压力 战略控制系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伟年 吴能全
金融衍生工具功能的双重性一直被人们喻为“双刃剑”,一方面它为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的工具;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投机工具可能导致市场巨大的波动及风险。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其危机存在而长时间不被人发觉,是企业内部控制失败的结果,同时,如何更好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披露机制亦值得我们反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晓光 颜至宏 史敏 汪寿阳
本文以中航油(新加坡)事件为案例,对中资海外企业的风险暴露进行了分析,并且对中航油(新加坡)投机原油期货的风险值做了实证估算。在以上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对国有海外企业的风险监管和内控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衍生产品 海外企业 案例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秋根
本文立足于中航油价格风险管理失败案例,具体分析我国部分企业价格风险管理失败的两大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企业同时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与投机交易,导致企业不能制定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二是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价格风险制度,但因缺乏经验与能力,以致这些风险管理制度无法真正得到实施。因此,建议禁止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交易,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
价格 风险管理 制度 能力 中航油案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锦之 洪渊
中航油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企业在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防范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客观上要求我国企业增强驾驭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国有资产监管及风险控制的反思。我国企业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市场获取套期保值利益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管理。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交易立法进程,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强化外部监管,改进内控机制;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是加大信息披露力度,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
关键词:
中航油 金融衍生品交易 风险管理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永爱 董义军
2004年11月,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因为金融衍生品交易而导致巨额亏损达5.5亿美元,从而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由此中航油巨额亏损事件浮出水面。事件披露后,其被称为自1995年巴林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献中 高秋玲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乔飞鸽
2004年12月,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违规越权进行石油指数期货交易,造成5亿多美元的损失。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的海外上市公司,且被允许从事境外套期保值业务,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国内主要归国资委、证监会、商务部和民航总局直接或间接监管;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从资产上进行管理,证监会则对国有企业从事境外套期保值业务进行监管;商务部接替原来外经委的一些功能,对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有管理的权力;而民航总局有权决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洪涛 张颖
一、中航油"完美失控"的轨迹(一)艰难"起航"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在经历初期四年的亏损休眠后,1997年陈久霖危难受命,在只有两名人员、没有办公场所、欠债10.8万新元的状况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