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8)
2023(8825)
2022(7700)
2021(7028)
2020(6225)
2019(14547)
2018(14536)
2017(27543)
2016(15732)
2015(18154)
2014(18546)
2013(18129)
2012(16950)
2011(15538)
2010(15831)
2009(14727)
2008(14915)
2007(13721)
2006(11814)
2005(10760)
作者
(46179)
(39004)
(38923)
(37208)
(24606)
(18652)
(17861)
(15207)
(14574)
(13900)
(13225)
(13058)
(12514)
(12374)
(12354)
(12279)
(12129)
(11486)
(11408)
(11208)
(9889)
(9829)
(9505)
(8905)
(8886)
(8775)
(8734)
(8669)
(7972)
(7799)
学科
(60845)
经济(60752)
管理(47691)
(43923)
(36209)
企业(36209)
方法(28845)
数学(25499)
数学方法(25203)
(19330)
(17450)
(16757)
中国(16044)
业经(13156)
(12768)
(11768)
财务(11737)
财务管理(11702)
(11653)
贸易(11651)
理论(11397)
(11332)
(11146)
企业财务(11069)
农业(10976)
地方(10943)
(10642)
银行(10607)
(10057)
(9938)
机构
大学(228994)
学院(228181)
(92125)
经济(90009)
管理(84234)
研究(76712)
理学(72075)
理学院(71231)
管理学(69975)
管理学院(69534)
中国(57189)
(48075)
科学(46794)
(45681)
(40929)
(39775)
(36514)
研究所(35842)
财经(35460)
中心(35457)
业大(34928)
农业(32279)
(31929)
北京(30278)
(30118)
师范(29794)
经济学(28786)
(28232)
(27444)
经济学院(26045)
基金
项目(147833)
科学(114749)
研究(109349)
基金(104716)
(91017)
国家(90245)
科学基金(76189)
社会(67229)
社会科(63550)
社会科学(63527)
(59428)
基金项目(55694)
教育(53033)
(49892)
自然(48703)
自然科(47528)
自然科学(47511)
自然科学基金(46667)
编号(45846)
资助(43044)
成果(38362)
重点(34132)
(33611)
课题(32617)
(31291)
(31195)
(30981)
创新(29019)
教育部(28799)
科研(28464)
期刊
(102335)
经济(102335)
研究(67307)
中国(49501)
(38082)
学报(37156)
(37143)
科学(32591)
教育(31026)
管理(30077)
大学(28055)
学学(26341)
农业(24399)
技术(21782)
(20593)
金融(20593)
财经(18234)
业经(16290)
经济研究(15814)
(15597)
问题(13891)
(13286)
(11722)
技术经济(11229)
(11151)
理论(11036)
财会(10205)
职业(10189)
统计(10113)
科技(9936)
共检索到343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章凤  周志刚  
基于中职硕士培养制度环境,从制度分析的视角研究培养制度特征,并从制度变迁、制度安排模式和制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培养制度安排的创新与完善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宇昕  王传毅  
研究生教育恢复重建以来,我国硕士培养定位以前期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逐渐转变为培养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局面,历史制度主义为解释其变迁历程提供了适切的分析视角。研究发现:关键节点在关键前提下的作用力造就了我国硕士培养定位相关制度的变迁;路径依赖是我国硕士培养定位保持一定的内在稳定性与连贯性的重要解释机制;抓住变革契机、打破路径依赖,是我国硕士培养定位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敏  赵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恢复重建的硕士生培养制度是其高等教育改革、调整 ,试图完好地与国际接轨的产物。它无论在培养规格、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还是学位性质及其定位等许多方面 ,均有其自身的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烨  
2008年日本创立教职大学院制度,推动教职大学院成为担负基础教育教师硕士化培养的主要阵地。从初期建立到组织扩增再到转型提质,日本形成了学科教育融入、理论实践交互、师资优势嵌合、在职“工学结合”的制度框架。在地方落实上,一些高水平教职大学院采取人才分类培养、“三化”机制构建、课程教材化及远程教育项目等举措,推动了教师人才培养体系从封闭转向融合,体现出各校“锚目标、严标准、重效能、讲公平”的实践取向。这些探索可为破解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封闭性难题,推进硕士层次教师的高质量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文香  任平  
起步于2000年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总体而言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对此,探讨和建立中职硕士的培养质量体系,对于培养具有职教特色的、硕士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解决培养过程中的种种矛盾,进一步完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勋  张彩彩  
目前会计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呈现学术型与专业型培养模式互补的格局,旨在适应市场经济对高级应用人才的需要。本文从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背景出发,基于培养单位数量特征、办学层次、地域分布等视角,描述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现状;以首批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为典型样本,分析现行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会计专业硕士教育改进思路,以期促进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凌恒  
理学专业硕士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本文归纳分析了美国理学专业硕士"科学—附加"集成的课程体系、"校内—校外"结合的教学组织、"课程—项目"双重的毕业要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燕  王路  
认为我国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瓶颈在于学校作为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主体的单一性。指出高校应与实践部门展开深入合作,进行开放式的联合办学,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实行的法律硕士研究生"联合订单培养制度",说明了该项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段宇锋  王超亚  
本次调查以2015届MLIS毕业生为对象,采用纸制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样本174个。本次调查为持续性调查,针对MLIS毕业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满意度调查,并结合之前的调查,反映图书情报专业的培养质量,发现突出及潜在问题。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培养单位课程体系优化成效显著、教学效果明显改善;MLIS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有实质性提高;加强和深化专业教育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突出专业学位的特点仍然需要深入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段宇锋  尹冠钧  吴晨宸  
本次调查以2014届MLIS毕业生为对象,采用纸制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获得156个有效样本,重点就MLIS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有关因素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以反映培养质量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次调查发现:MLIS培养单位对MLIS的定位及当前社会需求有较准确的把握;应大力加强对MLIS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认知教育;应重视MLIS培养方案的修订,特别是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进一步明确和突出MLIS培养的实践特色,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和完善案例库、教材等MLIS教育基础资源,鼓励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应反思当前的招生机制,优化生源结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伟民  徐丹阳  王沛民  
从研究谱、教育谱和职业谱三个维度对中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界定,并与其他硕士的定位进行了比较和区分,认为中职硕士学位应该是一种专业学位,面向特定职业应用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宜根据中职教师发展需求进行设计,而不能照搬科学硕士、工程硕士等的培养模式;同时还揭示了该类研究生的教育内涵以及研究范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张碧竹  
培养中职硕士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提出中职硕士的内涵和科学定位,分析了国际社会对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做法,从中职硕士生源、培养内容和培养模式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中职硕士培养的现状,基于中职硕士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技能专业化、理论系统化、学术实践化的中职硕士培养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伟良  范鹏飞  
我国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工作面临生源不足、培养目标与培养现状间存在矛盾、培养特色不鲜明、学制安排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应建立独立、配套的中职硕士招生制度;调整、优化中职硕士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培养高层次的中职学校"双师型"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作为培养目标;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实现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建立高质量的导师队伍;严格学位论文要求;加强质量监控与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兆诚  曹晔  
中德两国职教硕士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德国职教硕士培养具有管好两端、规范中间、本硕一体、重视实践、突出能力的特点,而在我国职教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全日制生源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和相应实践经历,难以开展职业教育课程和专业教学方法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课程设置仍然偏重学科体系,本硕两阶段学习内容不衔接;实践能力培养存在实践教学时间短、过程不规范、质量无法保证等诸多问题;培养年限过短,以在校学习为主,对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德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职教硕士培养可从优化生源结构、加强专业教学法教师培养、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探索本硕衔接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三元育人"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着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康飞宇  刘惠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