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7)
2023(10138)
2022(8863)
2021(8337)
2020(7467)
2019(17256)
2018(17326)
2017(33193)
2016(18227)
2015(20767)
2014(20917)
2013(20404)
2012(18817)
2011(16857)
2010(16717)
2009(15451)
2008(15284)
2007(13753)
2006(11562)
2005(10318)
作者
(51503)
(43305)
(43057)
(41362)
(27467)
(20731)
(20026)
(17049)
(16331)
(15461)
(14706)
(14547)
(13658)
(13636)
(13565)
(13485)
(13315)
(12858)
(12533)
(12509)
(10661)
(10644)
(10520)
(9938)
(9829)
(9736)
(9680)
(9652)
(8840)
(8715)
学科
(73759)
经济(73677)
管理(52027)
(49836)
(40748)
企业(40748)
方法(38682)
数学(34724)
数学方法(34238)
(20300)
(20032)
中国(18161)
业经(15289)
(14529)
(14025)
贸易(14020)
地方(13951)
(13822)
(13620)
(13172)
财务(13125)
农业(13112)
财务管理(13093)
企业财务(12402)
(11477)
银行(11450)
理论(11343)
(11255)
(10823)
技术(10719)
机构
大学(254874)
学院(254388)
(102643)
管理(101243)
经济(100420)
理学(87413)
理学院(86515)
管理学(84882)
管理学院(84406)
研究(80056)
中国(61679)
(52858)
科学(49716)
(47444)
(43214)
中心(40493)
(39789)
(39265)
业大(38918)
财经(38159)
研究所(36237)
(34533)
农业(34184)
(32721)
北京(32637)
师范(32375)
经济学(31383)
(31044)
(28706)
经济学院(28560)
基金
项目(172935)
科学(135897)
研究(125494)
基金(125349)
(108898)
国家(107981)
科学基金(93141)
社会(78351)
社会科(74332)
社会科学(74310)
(68400)
基金项目(66406)
自然(61362)
自然科(59976)
自然科学(59958)
教育(59323)
自然科学基金(58865)
(57709)
资助(52220)
编号(52213)
成果(42027)
重点(38937)
(38704)
(36521)
(35977)
课题(35059)
科研(34215)
创新(33635)
教育部(33249)
大学(32833)
期刊
(106057)
经济(106057)
研究(68561)
中国(46106)
学报(39660)
(38609)
(37708)
科学(35243)
管理(35009)
大学(29931)
学学(27916)
教育(27232)
农业(25268)
技术(24694)
(22629)
金融(22629)
财经(18526)
业经(18016)
经济研究(16531)
(15840)
图书(15039)
问题(14718)
统计(13796)
(13740)
理论(12962)
技术经济(12952)
(12360)
(12177)
实践(11953)
(11953)
共检索到366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吴梦雪  
在当前校园欺凌的研究中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对象的研究相对匮乏。基于此,将研究视角锁定到中等职业学校,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对校园欺凌的行为特点和群体差异进行解析。调研结果发现,中职学校校园欺凌的检出率不高,校园欺凌在其行为本身、学生及学生家庭方面均存在欺凌易发的特征。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关注易发欺凌群体,针对群体特性有区别地实施早期干预;立足中职学校,探索基于职校的"反校园欺凌"综合防治策略;树立反欺凌共识,形成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的欺凌防治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克松  沈家乐  杨磊  
全面而深入地调查我国中职校园欺凌问题对于营造安全稳定的中职校园环境、保障广大中职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全国12个省48所中职学校8208名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的实证调查,揭示了我国中职校园欺凌的实然状况,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和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使用广义阶层线性模型的方法,分析了学生及学校层面主要因素对中职学生经常遭受校园欺凌频率的影响,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中职校园欺凌的发生率属于正常水平,中职校园欺凌以"隐性欺凌"行为为主,中职校园欺凌主要受学生因素影响,班级氛围对中职校园欺凌有较强的干预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郅庭瑾  
校园欺凌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调查数据,本文重点考察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校园欺凌状况,并与经合组织国家进行比较,进而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校园欺凌的主要因素,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探查校园欺凌防治的长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笛  徐大真  
采用欺负行为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校园欺凌检出率较高,在欺凌类型中排在首位的是言语辱骂,其次是直接的身体攻击;教室和寝室是发生校园欺凌比例最高的场所;绝大多数中职生不曾主动制止身边发生的校园欺凌,且对正在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老师、父母对校园欺凌的关注与干预较小;中职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欺凌者在对人焦虑与过敏倾向两个因子中显著高于被欺凌者与未卷入者。应针对这些特点,国家应树立法治思维加强立法工作,学校主要聚焦在教育预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会会  
教师是预防、干预校园欺凌的关键力量与能动主体,其参与之于校园欺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生态系统模型和理性选择的制度主义框架作为理论框架与编码依据,分析了教师对欺凌行为的认知和实际参与欺凌治理的现状,发现教师的知行困惑为:认知"止于文本"而应对现实情境中各类欺凌的能力不足,身处学校场域与执行一线而感到角色"不堪重负",因正式制度舞台中既有规则对权能的框束而选择参与"浅尝辄止",受非正式制度舞台中家庭与社会不良环境的冲击而认为合作"有心乏力"。为打通教师欺凌认知与防治行动的藩篱,可提供直接与间接支持增强教师知能对全面反欺凌的适应性;细化实体与程序规定为教师设置明确、恰切的反欺凌角色;加快建立教育惩戒制度,赋予教师参与校园欺凌治理所需的权力;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制度规则,优化"家-校-社"合作的合法性逻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邢婉秋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持续曝光,校园欺凌问题逐步走进大众视野。校园欺凌具有持续性、反复性、直接性与间接性并存的特点,加之校园时期是学生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校园欺凌可能扭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危害。无论是学生个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和政府都要为防止校园欺凌问题做出努力,杜绝校园欺凌行为发生,让学校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净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佳哲   生沁霖   姚继军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且呈现低龄化倾向,精准防治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校园欺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大规模省级监测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泛精确匹配模型等讨论了城市小学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结果显示:相较于本地儿童,城市小学流动儿童更容易遭受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城市小学生遭受各类校园欺凌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较于本地儿童,师生关系对城市小学流动儿童遭受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的负向影响更大,亲子关系对城市小学流动儿童遭受关系欺凌的负向影响更大。由此,建议城市小学教师尤其班主任要更加关注流动儿童,与其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流动儿童家长也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亲密的亲子关系,减少流动儿童遭受各类校园欺凌尤其言语和关系欺凌的风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  郭瑞迎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两个子库(SCI-E,SSCI)收录的2007-2016年有关校园欺凌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 Ⅲ、HistCite和Excel软件,采用引文分析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境外校园欺凌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地区分布、载文期刊名称与核心文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校园欺凌研究以美国为主,欧美国家占据研究的主导地位;校园欺凌领域的研究者主要分布在美国和荷兰的大学,分别形成了以伊利诺伊大学等3所大学为中心的凝聚子群;研究热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梦雪  刘晓  
如何减少青少年学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是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研究以职业学校学生在欺凌行为表现上的性别差异为切入点,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校园欺凌的性别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园欺凌的发生率""校园欺凌的成因""校园欺凌的形式""校园欺凌的应对方式""校园欺凌的时间、地点"以及"校园欺凌的手段"这六个欺凌维度上均存在性别间的差异。据此,学校应根据学生性别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治对策,并通过"双性化"教育和积极组织联谊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健康的交际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卜建华  潘云梦  张宗伟  
当前,我国校园欺凌现象频繁发生,且呈现出欺凌类型多样化、欺凌对象弱势性、欺凌行为残暴化、欺凌影响广泛化以及欺凌原因日益多元化等态势,给涉事学生及其所在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是引发校园欺凌现象的个体因素,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学校校园欺凌现象的家庭因素,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是引发学校校园欺凌的社会因素。预防学校校园欺凌现象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建立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给予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积极开展学校安全教育,着力净化社会整体风气。通过学生自身、家庭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彬彬  黄向阳  
世界卫生组织视校园欺凌为有碍学龄儿童健康的一种风险行为,将其纳入"学龄儿童健康行为"国际合作研究项目。2001-2014年对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近80万少年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校园欺凌在全球范围内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本世纪以来少年学生在校受欺负的比率呈下降趋势,表明各地校园欺凌的严峻形势日趋缓和。校园欺凌存在地域特征和国际差异。就欧洲而言,校园欺凌最严重的地区是东欧,最轻微的地区是南欧和北欧;最严重的国家学生受欺负率是最轻微国家的6倍。校园欺凌集中暴发于少年期并且呈现年龄特征,学生在11-13岁受欺负的比率达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素雅  马早明  
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菲律宾于2012年颁布了《教育部儿童保护政策》,旨在形成包容关爱的课堂氛围,塑造"零暴力"的校园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界定欺凌行为与类型,培育国家培训网络与反欺凌能力,构建完备的国家报告体系,建立具体可行的处理机制,以及推进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支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红军  柳海民  
本文以"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为分析样本,采用话语分析法,以沉默的螺旋理论、博弈论等理论思想对该欺凌事件作"还原"分析。结果发现:欺凌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演化强力表现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机制内涵,是一个以舆论为载体的社会心理聚合、意见表达螺旋上升、大众媒体推波助澜、具有负面诱导与潜藏网络欺凌危机的多主体动态博弈过程。有效应对校园欺凌中的舆情演化,防止其带来次生伤害的可行之法在于构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及社会媒体协同治理校园欺凌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宝书  
英国中小学反校园欺凌政策是英国政府为了遏制与破解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校园欺凌难题,通过立法、行政干预、技术支持等手段,促使全国中小学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治理措施与方案。该政策实施多年后成效显著,201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欺凌行为骤降"。该成效的取得得益于政府立法先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技术支持、各校政策制定的因地制宜以及政策内容课程化实施等。但是,就反校园欺凌政策本身而言,尚存一些问题与不足,譬如部分学校的政策内容简单、缺乏激励措施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杨  李高峰  
在反校园欺凌行动中,爱尔兰制定了专门性文件《中小学反欺凌规程》,明晰了角色职责、治理机制以及报告体系。在反欺凌手段上,爱尔兰注重早期预防工作,主要围绕界定欺凌行为与类型、保护易受害儿童、开设预防课程、创建反欺凌信息网站四个方面展开。此外,爱尔兰创建了以学校为核心、各利益相关方协作的反欺凌共同体,强调学校与家长、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实践证明,爱尔兰反校园欺凌行动成效显著,但亦有些许不足之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