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667)
2022(3079)
2021(3297)
2020(2607)
2019(6390)
2018(6877)
2017(11086)
2016(7524)
2015(8374)
2014(8875)
2013(7739)
2012(7174)
2011(6590)
2010(7155)
2009(6333)
2008(6565)
2007(5932)
2006(5811)
2005(5694)
2004(5068)
作者
(17127)
(14026)
(13905)
(13868)
(8994)
(6711)
(6595)
(5678)
(5358)
(5220)
(4851)
(4756)
(4621)
(4603)
(4579)
(4525)
(4236)
(4155)
(4129)
(4116)
(4018)
(3543)
(3400)
(3380)
(3376)
(3324)
(3195)
(2995)
(2931)
(2864)
学科
教育(19471)
(16641)
经济(16601)
中国(13545)
管理(13481)
(10771)
(9194)
(8890)
企业(8890)
理论(7883)
教学(7576)
(7128)
(6963)
(6603)
(5819)
体制(5665)
(4995)
(4981)
银行(4980)
(4785)
(4761)
税收(4713)
(4661)
业经(4535)
发展(4323)
(4210)
金融(4210)
制度(4209)
(4209)
(4201)
机构
大学(90009)
学院(86639)
研究(37284)
教育(29264)
(28451)
经济(27389)
中国(24256)
(23549)
管理(23545)
师范(23490)
(22019)
科学(19717)
(19327)
师范大学(19264)
(18419)
理学(18269)
理学院(17935)
管理学(17405)
管理学院(17201)
(17196)
研究所(16731)
北京(15961)
职业(15524)
中心(15467)
技术(14303)
(13257)
(13237)
财经(12252)
教育学(11268)
(11105)
基金
项目(43276)
研究(43147)
科学(34817)
教育(29234)
基金(25607)
社会(22900)
成果(22250)
编号(21755)
社会科(21175)
社会科学(21170)
(20582)
国家(20169)
课题(19568)
(18578)
(17797)
(17091)
科学基金(15948)
规划(13547)
(13110)
(12716)
项目编号(12442)
(11930)
(11884)
基金项目(11872)
阶段(11855)
研究成果(11804)
重点(11659)
(11607)
阶段性(10959)
(10881)
期刊
教育(51546)
研究(44793)
(41350)
经济(41350)
中国(33872)
(15063)
职业(13814)
技术(12867)
(11027)
金融(11027)
(10957)
管理(9842)
技术教育(9171)
职业技术(9171)
职业技术教育(9171)
学报(8802)
大学(8327)
科学(8152)
(6853)
论坛(6853)
财经(6718)
农业(6687)
业经(6271)
高等(6043)
(5913)
(5747)
学学(5726)
经济研究(5687)
问题(5371)
成人(5335)
共检索到168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桂荣  姚松  李向辉  
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中职教育供给数量大于受教育个体的实际需求,以及供给质量不能满足受教育个体的求学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国家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劳动者个人终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亟需进行供给侧改革。为此,要以提升质量为准绳,调整中职教育供给规模;以督导评价为手段,提高中职教育供给质量;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保证中职教育供给侧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红菊  韩冰  
以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就是要以构建公平的体制机制为前提,充分保障高职教育的机会公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立足点,打造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积极创新发展,开拓高职教育发展的空间,最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林山  
从供给侧角度分析高职教育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与高职院校教育内容供给脱节,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未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和校企文化融合不够深入。为此,需要积极改革不适应的制度结构,建立互为供需与融通创新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融与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助推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高职教育发展存在层级结构单一、专业结构性过剩、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遵循适应经济发展、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等原则,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构建平衡发展格局,坚持协调共享发展,让高职教育扎根于产业升级,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芳  
文章从黄炎培职教思想视角,以永川职教城为例,探究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进行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具体途径包括:专业建设吻合产业需求,强调供给的社会性;课程体系融入岗位能力,凸显供给的职业性;教学模式紧跟信息时代,突出供给的创新性;评价方式基于学习过程,注重供给的时效性;师资队伍实行互聘共培,强化供给的操作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家峰  张洁  
供给侧改革为破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难题提供了超越需求侧的新视角。高职教育应当融合"互联网+"思维、贯通思维、创新思维,不断转变思路、深化改革。对内激发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对外激活社会、区域、行业的参与性。供给侧,是经济学上的概念,与需求侧相对。传统的需求侧包括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供给侧则涵盖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五个方面。供给侧相关理论渊源于以拉弗为代表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军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和职能。当前江苏产业转型升级正处在关键时期,江苏高职教育必须在宏观上以人才培养规格的高移为主要目标,在中观上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提升人才供给质量、突出人才供给重点为重要任务,在微观上以调整、合作、对接为实施路径,用供给侧思维引领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增强对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勤丰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但同时也存在供给结构单一、专业与市场对接松散、办学同质化等问题。立足于问题研究,可从供给侧的视角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情况和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并从高职教育质量、高职教育新发展和工匠精神培育三个维度,思考提出应从专业体系和实践教学层面,优化专业结构,做出特色;提升区域经济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创新育人模式,践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等措施,从而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效能提升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文伯  高睿  
供给侧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植根于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本质。它直击职业教育的公平发展、结构体系的调整及职业教育资源全要素的优化配置等症结,致力于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满足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在质量、效率及创新等方面的需求。它践行职业教育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实现职业教育人力资本替代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姚雪梅  
在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有必要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建设路径,研究未来的发展动力和突破方向,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以问题为导向分析现阶段供给制度和结构存在的不足,如政策法规供给的有限性和滞后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不均衡、服务效能未能充分释放;并据此从完善公共图书馆的供给体制、调整供给结构和管理模式、创新供给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供给侧改革的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立邦  黄恒学  吴朝阳  
当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特别是在供应链一端,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刺激政策和措施,直接指向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目的旨在寻求一种供需平衡发展的态势。就流通行业而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则是重中之重。因而,流通企业在寻求要素投入利润增长的同时,要注重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创新过程中,更要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对接升级,建立全新的商业模式,增强流通行业的诚信力与客户的满意度,最终使得流通行业走上一条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伟  
教育活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属性。教育供给主体、供给产品、供给要素、供给机制等与经济供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文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完善教育供给结构、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教育供给效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彦民  
我说几个小问题。第一,供给侧改革其中背景是供求失衡,而且供大于求,这次治理重心从供给方治理,以需求管理作为辅助手段,再释放供给潜能,辅助于适当需求拉动。第二,供给侧改革主要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实际上就是再平衡的机理。增加有效供给释放需求潜力,两者之间宏观调控,完全可以朝一个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耘  
改善供给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增强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是供给侧改革的要义所在。基于这一思路,供给侧改革需要解决由浅及深三个层面的问题。着力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