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3)
2023(4958)
2022(4118)
2021(3873)
2020(3248)
2019(7290)
2018(7513)
2017(12493)
2016(8019)
2015(9356)
2014(9756)
2013(8778)
2012(8325)
2011(7737)
2010(8099)
2009(6912)
2008(6898)
2007(6326)
2006(5579)
2005(4962)
作者
(24129)
(20250)
(20144)
(19137)
(12894)
(9562)
(9063)
(7877)
(7828)
(7528)
(7074)
(6982)
(6866)
(6725)
(6534)
(6250)
(6176)
(6169)
(5901)
(5801)
(5539)
(5318)
(5097)
(4920)
(4788)
(4675)
(4503)
(4462)
(4436)
(4347)
学科
(20249)
经济(20207)
管理(16437)
(13164)
(10038)
企业(10038)
理论(9196)
(8632)
中国(8631)
教育(8125)
教学(7743)
(7706)
方法(6639)
(6408)
(5793)
(5143)
数学(5116)
学法(5094)
教学法(5094)
数学方法(4905)
业经(4857)
农业(4780)
地方(4706)
(4654)
(4619)
银行(4616)
金融(4611)
(4495)
学理(4401)
学理论(4401)
机构
学院(108980)
大学(106983)
研究(43332)
(31532)
管理(31186)
经济(30427)
科学(29745)
中国(28420)
理学(26008)
理学院(25530)
(24775)
(24739)
管理学(24595)
管理学院(24403)
(24025)
研究所(22202)
(20792)
师范(20512)
(19782)
农业(19657)
技术(19319)
业大(18944)
中心(18292)
教育(17981)
(16222)
师范大学(16198)
(16011)
北京(15745)
职业(15292)
(15203)
基金
项目(72134)
研究(55402)
科学(54545)
基金(46251)
(42213)
国家(41774)
科学基金(32917)
(31641)
教育(30513)
社会(29064)
(27687)
社会科(27129)
社会科学(27120)
编号(24935)
基金项目(23895)
成果(22783)
自然(21430)
自然科(20923)
自然科学(20907)
课题(20852)
自然科学基金(20490)
资助(19122)
重点(18146)
(17211)
(16187)
(15680)
(14999)
规划(14390)
(14365)
计划(14283)
期刊
(38943)
经济(38943)
教育(33907)
研究(33072)
中国(32254)
学报(24033)
(22978)
科学(19146)
大学(17241)
学学(15929)
农业(15657)
技术(13303)
(12396)
职业(11820)
管理(11635)
(8196)
技术教育(7879)
职业技术(7879)
职业技术教育(7879)
(7749)
金融(7749)
(7191)
业大(7173)
(7035)
论坛(7035)
业经(6462)
财经(6028)
农业大学(5983)
图书(5951)
经济研究(5613)
共检索到173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永芳  
结合对中职教师培训体系和中职教师专业化及其培养体系内涵的分析认为,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结合职前培养的内容,注意保持衔接性、连贯性、和科学性;在培养和培训中都要明确,职业(岗位)专业化与教育专业化方面的学习必须紧密结合;培训体系必须以能力标准为导向,以能力现状为基础,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使中职教师的培训动态变化,以满足教师培训的时效性、实用性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霞  王志华  张向华  薛亚平  
为适应新时代高端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职-本科-专硕贯通衔接培养的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机械类专业中职-本科-专硕衔接培养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因此可考虑构建"十年一贯制"衔接培养的"三层次、三模块"课程体系,并从运行管理、教育考核、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共享四个方面来构建保证其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鹃  陈永芳  
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是保障教师质量的前提条件,从而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中职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建议针对中职教师职前培养、资格认证、职后培训,进行多角度重新审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新生  施步洲  庄西真  臧志军  
就其核心特质而言,职教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其在学科专业、教育领域和职业领域都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其专业发展的目标,就是在职教理论指导下,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不断发展的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员实践相适应,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为实现这种目标,需建立专业化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这一体系需以科学的职教理论为统领,努力实现培养培训内容的一体化,培养培训机构的一体化和领导管理体制的一体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芳  
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职业教育承担了新的任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了中高职衔接模式脱节,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不成体系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文章在深入分析影响目标体系建立的相关因素即政策导向、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程序及有效性等方面重构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体系,在满足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宏如   阚柯  
推动教师培训中的标准建设是提升培训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标准为引导,可以实现职教师资培训的“定向性”“有效性”“可推广性”。以H省为例,从教师培训需求、教师培训内容、教师评价考核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反馈与跟踪四个视角对中职教师“四链衔接”培训模式进行剖析,发现该模式在提升参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四项能力上具有一定作用。为构建一种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未来还需要从体系建设、框架构建、机制改善、精准对接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凌峰  赵先美  
职业环境的构建是解决当前职教师资培训无法满足提高职教师资实践能力这一突出矛盾的关键。职教师资培训体系中的职业环境必须能够满足衔接性、全面性、动态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的要求,但是现有的企业模式、教师模式和虚拟模式等三种职业环境模式都无法同时满足上述要求。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依托专业技术交流论坛,构建双向交流的知识库,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职教师资培训虚拟职业环境,初步的实践结果表明了其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惠世恩  苗树胜  闫文艺  
最近几年,随着中职教育的空前发展,与中职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回溯职教师资培养历史、提出宏观层面完善职教师范生就业体系、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和继续教育制度、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微观层面丰富"一体化"教师内涵、重构培养课程体系、实施"反哺"政策、培植高质量的师资培训基地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梅青  董仁忠  
反思"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政策,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任务要求,提出如下政策构想:充分认识到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多渠道加大培养培训资金投入;确立终身培养培训理念,完善中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引导、激励和督促企业深度参与中职教师培养培训;加强对西部、民族和农村地区中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推动中职教师队伍建设配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效益评估和行政问责,建立和完善中职教师培养培训监督评估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明  郝理想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经历长期的实践探索,从制度建设到特色模式的创立,初步构建了以职技师范院校和培训基地为主体,形成了目标明确、灵活开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展望未来,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将呈现主体单位专门化、内容过程规范化、政策服务人文化等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近年来,以培养全体劳动者技能、提升全体劳动力技能水平为目的的技能战略成为世界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趋势。包括欧盟、OECD、国际劳工组织等在内的重要国际组织都推出了专门的战略行动,例如,欧盟2015年启动了"泛技能"(SkillS PanOPama)行动,提出把技能纳入到综合性的政策领域中,以开辟解决就业和社会问题的新途径;2016年6月,OECD召开部长级技能峰会,提出技能是提高一个国家生产力、创新性和包容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珂  吴昊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成效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引进和培养两条渠道实现,即引育结合,重在培养。基于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业发展的规律,必然要求其培养培训体系趋于多元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和个别群体问卷调查等方式,探索完善我国高校教师的培训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珂  吴昊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成效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引进和培养两条渠道实现,即引育结合,重在培养。基于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业发展的规律,必然要求其培养培训体系趋于多元化发展。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和个别群体问卷调查等方式,探索完善我国高校教师的培训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晔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指引下,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在机构数量、体系建设、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学校布局不合理、高水平大学参与度不高、师范毕业生就业不畅、西部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由此提出培养院校优化办学理念、扩容和提质并重、开展本硕接续培养、深化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西部培养基地建设和完善保障体系等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晓燕  
关于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对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职业教育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来总结其特点,以期对我们能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建立一套与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相匹配的职教师资培养体制有一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