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3)
2023(4441)
2022(3717)
2021(3797)
2020(2968)
2019(6945)
2018(7155)
2017(10798)
2016(7481)
2015(8899)
2014(9535)
2013(8187)
2012(7479)
2011(6957)
2010(7339)
2009(6065)
2008(6062)
2007(5761)
2006(5127)
2005(4843)
作者
(17886)
(14483)
(14449)
(13925)
(9254)
(7083)
(7032)
(5840)
(5753)
(5694)
(5072)
(5031)
(4744)
(4698)
(4577)
(4522)
(4440)
(4381)
(4358)
(4238)
(4019)
(3881)
(3672)
(3500)
(3460)
(3396)
(3272)
(3142)
(3105)
(3076)
学科
教育(20550)
管理(15162)
(12805)
经济(12783)
(12618)
中国(11608)
(10994)
企业(10994)
教学(9526)
理论(9451)
(5819)
(5424)
学法(5055)
教学法(5055)
技术(4955)
(4801)
研究(4447)
方法(4436)
(4317)
学理(4198)
学理论(4198)
(4134)
发展(3918)
学校(3882)
思想(3877)
业经(3836)
(3794)
政治(3757)
(3630)
思想政治(3555)
机构
大学(92286)
学院(89815)
教育(32135)
研究(31604)
(26789)
师范(26662)
管理(25015)
(22180)
师范大学(21656)
(21259)
理学(20566)
经济(20116)
理学院(20106)
管理学(19350)
管理学院(19137)
科学(18714)
职业(18418)
(17573)
中国(17346)
技术(17309)
(15654)
北京(15377)
(14116)
中心(14037)
研究所(13798)
职业技术(12733)
教育学(12685)
(12591)
技术学院(11647)
(11494)
基金
项目(50091)
研究(48911)
科学(40328)
教育(34101)
基金(28978)
编号(25485)
成果(24848)
社会(24779)
(23131)
(23068)
社会科(22936)
社会科学(22932)
国家(22664)
课题(22171)
(21284)
(19599)
科学基金(18709)
规划(15628)
项目编号(15062)
基金项目(14107)
(13888)
(13829)
研究成果(13789)
重点(13213)
(12850)
(12429)
(12396)
阶段(12360)
年度(12259)
(12092)
期刊
教育(59062)
研究(39376)
中国(34313)
(28694)
经济(28694)
职业(15732)
技术(14709)
(11479)
技术教育(10339)
职业技术(10339)
职业技术教育(10339)
学报(10263)
管理(9286)
大学(9143)
科学(8790)
(8163)
(7571)
论坛(7571)
图书(7517)
成人(6976)
成人教育(6976)
高等(6647)
(6386)
学学(6125)
高等教育(5659)
书馆(5596)
图书馆(5596)
(5513)
金融(5513)
农业(5475)
共检索到156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峥  俞国良  
我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走上一条专业化的道路,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其关键。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工作能力及自身心理健康水平都将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工作能力由其工作客体决定,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三个方面;心理健康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压力管理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以及教育独创精神。本文将从上述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能力结构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晓琴  
从定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适应性、超前性和补救性)为出发点,对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进行探索,进一步思考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策略、方法和原则的选择,期望最终建构一个较为实效而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钦太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机制为突破口,建立育心与育德“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构建“德心共育+校院联动+多方协作”三位一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霞  
相信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课间,你正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学生心急火燎地跑来"老师,谁和谁打起来了";"谁谁抢我的东西";"谁和谁不和我玩儿,还孤立我";……不胜枚举。这些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不好很容易上升为家校矛盾,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了规范学生行为,便于学生管理,很多班主任结合班级情况制定班级公约;任课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提出课堂行为要求;家长为了帮孩子养成良好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杰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领域,教育管理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内部各学科间要给予直接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要科学有效。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领域,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可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领域,家庭教育一定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金宝  
文章基于对中国老年教育现状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现状的研究,运用积极老龄化观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分析了老年教育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如何依托老年教育体系构建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机制提出了设计和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春艳  
本文结合多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实践,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探索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认为通过案例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葛莎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给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外部环境的强烈冲击,因此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解决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努力寻找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道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蕾  黄潇潇  俞国良  
从多元化视角了解当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构建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基于中职教师视角,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制度建设、课程教学、心理辅导和师资潜力四个方面,对中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发现:第一,师资潜力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占比最大,其次是课程教学、制度建设和心理辅导;第二,根据权重指标计算不同地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评价得分,华东地区得分较高,西南地区得分较低;第三,结合主观评价结果,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和自身胜任力的评价与师资所具有潜力的关联度最高,与制度建设的关联度次之。未来在理论上应继续扩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制定动态的地区评价体系、采取专业的教育评价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师资队伍在评价中的核心地位,缩小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增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落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盛亮  李潇潇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和才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是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钟范  
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尤为迫切而重要。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基本路径为: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秀琴  
西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结合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在实践中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有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本文以青海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为例,对于构建西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向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及理论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