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8)
- 2023(4871)
- 2022(4189)
- 2021(4050)
- 2020(3168)
- 2019(7576)
- 2018(7559)
- 2017(12609)
- 2016(8098)
- 2015(9739)
- 2014(10254)
- 2013(9036)
- 2012(8240)
- 2011(7318)
- 2010(7630)
- 2009(6368)
- 2008(6273)
- 2007(5781)
- 2006(5015)
- 2005(4472)
- 学科
- 济(20006)
- 经济(19977)
- 管理(19808)
- 业(16504)
- 企(14755)
- 企业(14755)
- 中国(10135)
- 教育(9495)
- 理论(8971)
- 教学(8961)
- 方法(8234)
- 农(6867)
- 数学(6495)
- 数学方法(6249)
- 财(6016)
- 学法(5934)
- 教学法(5934)
- 业经(5759)
- 技术(5557)
- 地方(4981)
- 学理(4865)
- 学理论(4865)
- 制(4626)
- 和(4621)
- 学(4505)
- 农业(4492)
- 务(4112)
- 财务(4090)
- 学校(4069)
- 财务管理(4069)
- 机构
- 学院(100201)
- 大学(94972)
- 管理(32736)
- 研究(30167)
- 济(27412)
- 理学(26965)
- 理学院(26546)
- 经济(26146)
- 管理学(25710)
- 管理学院(25525)
- 中国(21737)
- 京(21203)
- 职业(20249)
- 科学(19658)
- 技术(19620)
- 范(19266)
- 师范(19106)
- 江(19000)
- 教育(17476)
- 所(15561)
- 州(15175)
- 中心(14860)
- 财(14776)
- 师范大学(14554)
- 职业技术(14100)
- 北京(13877)
- 研究所(13729)
- 农(13487)
- 业大(13126)
- 技术学院(12954)
- 基金
- 项目(60740)
- 研究(53201)
- 科学(46598)
- 基金(36025)
- 教育(31275)
- 家(29534)
- 国家(29079)
- 省(28600)
- 社会(27475)
- 编号(26846)
- 社会科(25586)
- 社会科学(25578)
- 科学基金(24524)
- 划(23662)
- 成果(22642)
- 课题(21602)
- 年(19065)
- 基金项目(18522)
- 项目编号(15549)
- 规划(15139)
- 资助(14858)
- 重点(14739)
- 自然(14173)
- 性(13795)
- 自然科(13777)
- 自然科学(13774)
- 发(13490)
- 自然科学基金(13452)
- 部(13300)
- 创(13111)
共检索到163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光萍 严丽华
本文在阐述职业能力评价依据和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能力评价应包括通过评价计划的制订、评价的实施和评价的总结回顾三个阶段,说明了如何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
中职学生 职业能力 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民权
文章提出了中职学校学生职业化培养的"QV德育模式",认为应从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等方面培养中职学生,并且阐述了浙江科技工程学校实践"QV德育模式"的"51377工程"。
关键词:
QV 职业化 德育模式 职业生涯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泳
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文科学生职业能力定位模糊,普遍缺乏职业技能的培养路径,使得文科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引入到文科学生的实践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第一课堂以做促学,第二课堂以做践学,第三课堂以做代学,围绕"做中学",形成学做结合的文科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践路径。
关键词:
做中学 文科大学生 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闰青 司清亮
围绕专业基本、专项、综合能力,将职业能力提升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调整实践课时比例,加强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全程实践"培养取得实效。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因此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合理设置课程,建立体现行业、企业特色的培养体系,规范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冬伟
梳理学界关于我国中职学校人文底蕴培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当前面临着人才培养定位有偏差、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手段不灵活、评价体系不健全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对此,以"修匠心,炼匠技,铸匠品,育匠才"为核心理念,提出了"知、情、行"三个层次的育人原则,通过"课程+活动"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采用"引导+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手段,引入"色块管理"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工匠的"崛起"。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人文素养 校本课程 教学手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亚军
基于针对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次调查,首先对国内外职业能力认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述,在对本次调查中有关毕业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需求数据呈现基础上,重点对双方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针对毕业生关于在校期间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偏好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观点:职业能力在认知层面可以分层分类,但能力的呈现和培养应是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行动导向课程是在校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教育理想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体验是更高层次的实践,体验式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文生
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是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化进程的现实要求。通过举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与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等形成"大赛群",基本实现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要求的全覆盖。
关键词:
中等职业 素质能力大赛 创新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敏韬
适宜、适时的评价对中职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本文从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的评价现状入手,分析了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评价的必要性,介绍了中职数学教学多元化评价的实施过程。
关键词:
中职数学 多元化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龙建 黄承国 田腾飞
在高职扩招100万、"1+X"证书改革背景下,聚焦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改革主题,在分析现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评价制度亟待建立、评价体系有待健全、评价策略有待创新"等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建构"三全四主五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评价探索路径,为国家实现"学分银行"建设、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提供有益参考,为精准服务高等院校考试招生、企业"人岗适配"招工、学生自主全面发展提供实践范例。
关键词:
职业学校 学生 综合素质 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国平
"四大国家战略"(是指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在浙江试点,给高职学生就业带来了极大机遇。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内外结合,互动共赢,构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长效机制,共赢"四大国家战略"。
关键词:
就业 四大国家战略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瑞斌
语文对于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学生为本,改革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评价模式。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中职语文 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杰宁
“探索增值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全新要求。运用直接增值评价法对高职在校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测量评价,既是增值评价在高职教育中的探索实践,也是管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新视角和方法。通过对中、东、西部6所高职院校3000多名在校生进行2次问题解决能力测评并计算增值效应量,结果显示:样本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增值呈正向效应;样本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前测和后测值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学校层次显著影响样本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增值效应量,“双高”学校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增值效应量更大。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若干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数据信息,以期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提供实证数据和多重思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文娟 袁红春 葛艳
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信息类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稳定性,经过连续5年的企业大三短学期实训课程,探索出一套系统化、标准化和实践性强的校企合作短学期实训体系。通过加强与实训企业合作的稳定性、慎重选择实训企业和讲师、开展多样化的实训课程、提高实训环境和条件、实施精细的过程化管理和评价机制等,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提升信息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信息类专业 实践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春华 王永亮 何伟
通过问卷调研,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在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提出以第一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技社团建设为载体,以专业竞赛活动为激励,以科学研究创新为追求,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平台的培养方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鉴铭 张赵根 陈加明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杭职院)以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为引领,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全员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构建了"创业通识教育+专门化教育+SYB创业培训+模拟公司实训+创业园实践"的渐进式创业教育体系,并通过区校共建创业实践平台、制订创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建立创业"护犊机制"等措施,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业能力 就业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