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80)
2023(4020)
2022(3027)
2021(3113)
2020(2123)
2019(4938)
2018(4831)
2017(7157)
2016(5168)
2015(5862)
2014(5993)
2013(4928)
2012(4475)
2011(4299)
2010(4512)
2009(3539)
2008(3290)
2007(3149)
2006(2918)
2005(2730)
作者
(10548)
(8743)
(8602)
(8515)
(5505)
(4120)
(4091)
(3548)
(3298)
(3213)
(3014)
(2889)
(2836)
(2830)
(2768)
(2644)
(2635)
(2618)
(2606)
(2537)
(2425)
(2239)
(2235)
(2047)
(2021)
(1991)
(1964)
(1899)
(1844)
(1837)
学科
教育(19507)
中国(10554)
(7496)
经济(7493)
管理(6451)
理论(6386)
教学(6302)
(4568)
(4325)
发展(4312)
(4209)
(4189)
(4173)
思想(3633)
政治(3508)
(3480)
学校(3440)
思想政治(3352)
政治教育(3352)
治教(3352)
研究(3347)
改革(3344)
德育(3311)
高等(3265)
学法(3056)
教学法(3056)
教育改革(2909)
技术(2892)
农业(2860)
(2856)
机构
大学(59568)
学院(55842)
教育(28728)
研究(23841)
(21022)
师范(20974)
师范大学(17462)
(14717)
职业(13331)
科学(13268)
管理(12661)
(12143)
技术(11741)
经济(11482)
(11285)
教育学(11120)
(10673)
理学(10662)
北京(10532)
理学院(10369)
研究所(10272)
中国(10070)
管理学(10003)
管理学院(9836)
中心(9401)
职业技术(9022)
(8923)
(8249)
教育学院(8136)
技术学院(7625)
基金
研究(35624)
项目(33986)
科学(28393)
教育(26017)
基金(19234)
社会(18958)
编号(18310)
成果(18186)
社会科(17526)
社会科学(17523)
课题(17065)
(15754)
(15626)
(15383)
(15242)
国家(15023)
规划(12155)
科学基金(11890)
(11105)
项目编号(10740)
(10191)
年度(9908)
研究成果(9883)
重点(9678)
(9667)
(9307)
(9288)
(9238)
阶段(9217)
基金项目(8962)
期刊
教育(49926)
研究(29289)
中国(23448)
(15307)
经济(15307)
职业(12951)
技术(10392)
技术教育(8809)
职业技术(8809)
职业技术教育(8809)
大学(6230)
学报(6087)
(5631)
高等(5600)
科学(5377)
(5294)
论坛(5294)
成人(5138)
成人教育(5138)
高等教育(4922)
(4904)
发展(4440)
(4440)
(4280)
职教(4183)
农业(4144)
学学(3811)
管理(3781)
比较(3716)
教研(3149)
共检索到98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慧玲  
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职业道德观,提升学校文化凝聚力和竞争软实力,为社会输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要将国学渗透到环境文化、活动文化、课程文化、社团文化、节日文化、信息化建设中,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德育课程建设中,形成长效发展机制,突出校本特色和鲜明的办学品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公德是在公共领域内公民与陌生人或团体打交道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公德能否有效地形成有赖于社会的历史演进、现实的社会制度和伦理价值取向以及学校道德变革。在当代公德教育中,学校应成为新道德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先行实践者。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准公共领域的特殊地位,成为清晰划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示范区和先行实践区;发挥先入为主和科学育人的教育优势,使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习惯;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公共事务,帮助他们熟悉公共领域的规则及其价值;把法制教育和公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德蕴含的伦理原则;创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以民主的方式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最终引导学生稳健地形成"共有、共享、共遵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务农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20年来的创业教育大致可以区分为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和国内教育行政部门合作推动实施的"弱势群体"创业教育发展形态、由政府主导的"精英创业教育"和市场推动的"就业创业教育"交融发展形态、由教育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历史任务双重驱动的"全体性创业教育"发展形态。从合理性的角度审视,当下的创业教育实践仍存在着"排他化"、"片段化"、"孤岛化"、"悬浮化"等方面问题。因此,我国未来创业教育应从"全纳性"、"全息式"、"专业化"和"生态化"四个维度进行建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建军  
中职学校作为"双创"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探索"双创"教育教学实施中,要在总体"靶"向目标上,明确"一个核心,一个重点,一个体系",即以锻造"双创"意识品格为核心,以提升创新思维水平为重点,构建包括创新思维训练、实践教学、独立探究、指导协助、文化引领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在开展"双创"实践教学中采取"树"状实施路径,即夯实教学团队这一"根基"、做强通用课程这一"主干"、做优实践教学课程这一"主枝"、做精个性化指导课程这一"花朵"。同时,建立"双创"教育"养护"体系:多元评价,硬件保障,校、政、行、企、科研院所五方协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茜  华金科  谭慧  
在技术创新驱动社会发展转型的今天,"互联网+"融合教育跨界衍生为创客教育生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行创客教育的意义,阐述了高职院校在开展创客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创客教育的实施路径:打造优质的创客空间;营造良好的校园创客环境;将创客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创客课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燕  
从2000年起,英国政府将专门的公民课程引入小学,公民科成为英国国家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002年9月起公民课程又在中学正式实施,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在实践过程中,英国公民教育形成了有自身特点的途径与方法,其中重视渗透和参与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辉  
行动研究是实际工作者为了提高实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采取的一种研究范式。"为行动而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的行动研究基本理念,与高等职业教育对于教师在观念与素质上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契合性。高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是应为和可为的。高职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路径可以归结为:确立"实践-理论-实践"研究观,进行"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探究。开展行动研究,是有助于高职教师个体"双师素质"培养和高职教师队伍"双师结构"形成的一种值得导入和推广的新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旭升  
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应用型高校办学的重要方向,对于完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结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教师能力素质结构、专业建设、教学绩效评价体系难以适应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难题,文章建议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队伍培养锻炼、调整专业建设理念方法、优化教学绩效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精准突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志耕  罗琴  万大华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也加入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列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以武汉市财贸学校为例,通过分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历程及遇到的困境,进而提出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凤翔  冯惠佳  
中职学校与中小学合作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具有深厚的可行性基础。两类学校合作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崇尚实践的素养,拓展和延伸中职学校的教育职能,还能够促进中职学校与中小学管理的改善。总体而言,两类学校合作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应坚持以活动为主线的总思路,一方面实施"请进来"战略,共同创设良好的教育契机;另一方面实行"送出去"战略,协同提供完善的教育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中职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符合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中职学校扩大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目前中职学校承担了大量的各种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作用明显,但开展企业继续教育,参与企业职工培训的能力有限。因此,城市中职学校要逐步向公共职业培训机构扩展,农村中职学校要承担起农民继续教育,构建起各级各类教育结合的继续教育网络,使中职学校开展的继续教育成为中职教育发展的增长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进  吴文刚  
资源转化是创造资源价值、积累社会资本的过程。高等学校资源转化是大学与社会、市场之间联系的核心。破解我国高校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应走出资源路径依赖,通过优势嫁接、资源集聚、结构优化、资源孵化、衍生内化等多种路径,形成优势特色资源延伸机制,建立多主体合作的资源战略支持系统,提升和转化核心资源要素,实现资源的内生性转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海霞  
思政课是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了解中职学校“大思政课”建设现状,助力中职学校“大思政课”建设,中华职业教育社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面向北京、吉林等6个省(市)194所中职学校开展了调查研究。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职学校“大思政课”课程体系初步形成、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显著、专兼结合的思政师资队伍初步建成、“大思政课”活动内容丰富,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联不够密切,实践教学的推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思政教师的占比还有待提高,多方协同的思政工作格局建设还有可完善空间。因此,建议立足新时代思政课育人目标,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实践教学工作机制,保障实践教学开展;建设与专业适配度高的专兼结合的思政教师队伍,提升思政教师实践教学实施能力;加强中高职思政一体化设计,建立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大格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晴琴  徐雪梅  夏金星  
美术教育在中职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中职生的个性心理特质,中职生亟须真善美的引领,真正发挥出美术教育的价值。建议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利用"互联网+"美术,加强美术师资队伍建设,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引导鉴赏作品,开展积极评价,加强政府投入等措施,培养中职生发现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帮助中职生以良好的心态进入社会,成就出彩的人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顺  刘美心  向蓉  
建设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而思政教师教学能力是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通过梳理国内外典型教师能力标准,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思政教师的要求,构建了中职思政教师教学能力理论框架、教学能力标准,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高素质中职思政教师队伍的有效路径:深化政治情怀,强化教学能力,推进思政教师“专业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