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1)
2023(6543)
2022(5548)
2021(5294)
2020(4287)
2019(9594)
2018(9280)
2017(17988)
2016(9821)
2015(10854)
2014(10737)
2013(10545)
2012(9952)
2011(8990)
2010(9539)
2009(8633)
2008(8766)
2007(8142)
2006(7334)
2005(6771)
作者
(26193)
(21753)
(21682)
(21026)
(14120)
(10282)
(10074)
(8361)
(8269)
(8166)
(7311)
(7307)
(7106)
(7085)
(6939)
(6725)
(6555)
(6509)
(6331)
(6322)
(5645)
(5377)
(5314)
(5039)
(5007)
(5002)
(4930)
(4880)
(4357)
(4319)
学科
(34504)
经济(34474)
管理(29816)
(28986)
(23585)
企业(23585)
(13318)
(11790)
中国(11759)
(10911)
方法(10528)
业经(9021)
(8741)
农业(8663)
数学(8560)
地方(8466)
数学方法(8316)
(7795)
贸易(7791)
(7625)
理论(7459)
及其(7035)
(6735)
银行(6735)
政策(6574)
(6479)
(6294)
(6260)
(6238)
财务(6235)
机构
学院(137395)
大学(133648)
(56137)
经济(54749)
管理(52588)
研究(48347)
理学(44023)
理学院(43550)
管理学(42971)
管理学院(42660)
中国(36441)
(30103)
(28274)
科学(26039)
(23684)
(22756)
财经(22104)
中心(21830)
研究所(20891)
(20529)
师范(20413)
(19882)
北京(18420)
(18028)
(17961)
(17900)
师范大学(16101)
财经大学(16022)
经济学(15961)
技术(15622)
基金
项目(82710)
研究(67826)
科学(65146)
基金(57280)
(48504)
国家(48008)
社会(41109)
科学基金(41094)
社会科(38913)
社会科学(38904)
教育(32477)
(32324)
编号(30325)
基金项目(28704)
(27188)
成果(26510)
自然(24348)
自然科(23747)
自然科学(23743)
资助(23711)
自然科学基金(23334)
课题(21890)
(18815)
重点(18783)
(18738)
(18683)
(18326)
项目编号(18205)
(16924)
规划(16630)
期刊
(69082)
经济(69082)
研究(46262)
中国(29750)
教育(24122)
(23445)
管理(20698)
(17493)
(16063)
金融(16063)
科学(15810)
学报(14616)
技术(13924)
大学(12101)
业经(11851)
农业(11770)
学学(11029)
经济研究(10882)
财经(10864)
(9351)
图书(8785)
问题(8652)
(8519)
(8250)
论坛(8250)
职业(8208)
国际(7865)
现代(6964)
书馆(6740)
图书馆(6740)
共检索到222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阳  
2020版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已陆续颁布实施,作为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课标是当下中国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必然要求,是对高中阶段教育定位和中职办学方向新变化的积极回应。课程标准从研制走向实施,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与挑战,将课程标准置于20年来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脉络之中,置于中国整体课程改革当代史的视域之中,有助于理清美好蓝图与尴尬现实、行政力量与学术话语、教师认同与制度环境等几组主要改革关系。由此,中职课标实施需要一种引导性智慧,即确立实事求是的改革方法论,聚焦课堂现场的中微观研究,建构系统配套的支持性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淑雯  陈凯  
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实践中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坚持以群理念为指导,形成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思路,并从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研究、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对策,切实发挥公共基础课程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的育人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荣军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构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模式等组成要素。文章论述了统一与差异协调共进的课程目标实施方法、基础与综合均衡共生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共融的课程实施过程方略,力求运用各种课程要素的最优组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耦合,获得最佳的课程教学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平  
从高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向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必须融入工学结合的理念,既要发挥好公共基础课的基础性功能,又要立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客观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赋予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工学结合的全新内涵,按照实践导向,改革课程设置、教材及课堂教学形式,构建以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为目标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并使之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扬南  
2000年,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等16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这些课程是工程类及一些现代服务类专业主新颁中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背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学兰  林韶春  
面对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困境,本文分析了其课程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并借鉴国内外基于标准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以公共基础课程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制与实施为切入点,对加强课程的行政管理、引导学生学习、开展教师培训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井绪伟  
中职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中职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中职教育教学的实践出发,探讨中职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符合中职教育教学实践的可行性策略方法,以期提高中职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大凯  屈璐  陈磊  
教育部办公厅《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印发,将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落实《课程方案》的关键在于组建一支师德师风良、专兼职结合、专业能力强、职业认同度高的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基于对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的认识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把握,提出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稳定专兼职教师队伍、探索教师职业生涯成长机制及完善绩效制度改革等方面综合推进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毕渔民   秦静   王素霞   陆明  
围绕新时代课程改革对教材建设的新要求,指出了中职数学教材课程思政不突出、类型特色不显著、课程资源呈现形式不丰富等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教材建设的核心、目标、任务、功能等中职数学教材建设的重点,给出了渗透课程思政、突出主体地位、立足学业质量、用好信息技术等中职数学教材建设策略,通过教材使用调研反馈构建了中职数学教材建设实践与完善路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建华  
近年来,我国企业生产经营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汇管理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现状和遇到的新问题,指出其对外汇管理模式带来的新挑战,进而提出在企业全球化经营趋势下改革我国外汇管理政策的策略选择。本文指出,我国市场主体发展战略的全球化演进,要求外汇管理政策主动跟进,超前研究,不断改进,建立健全既有利于防范风险、又能支持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外汇管理法规体系和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兰明  郑永进  王佼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提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的要求。针对公共基础课程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的问题,课题组对全国30个省市的723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课时总体不足,四成左右学校的公共基础课课时不足总学时的1/4;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的规范性不够,数学、语文、心理健康、传统文化、职业素养和军事类课程没有按照规定开设;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待加强,一定比例的学校未开设党史国史、创新创业、英语、信息技术和体育等。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高职院校需要强化公共基础课的基础地位,规范公共基础课的课程体系,深化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改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苏德  张良  江涛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为双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双语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双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新时代的双语教育也存在潜在的挑战: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计划推行中少数民族语言将会面临工具属性逐渐弱化的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推广中国家通用语言将会面临语言安全威胁的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社会主体将会出现双语教育认知偏差的挑战。因此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双语教育的发展策略:构建城乡共同体过程中应注重民族语言保护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应加强语言认同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应提高语言安全意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俊夫  
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和整理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趋势,归纳出现阶段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面临着经济激励因素不足、关键技术缺失、政策有效性偏低及评估系统不完善等困难和挑战。同时,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重要机遇:制度与政策支持、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认可、数字化技术赋能。基于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前沿及最佳实践,在结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双碳背景下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策略的框架模型,并提出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细化支持政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培育绿色循环文化;加强循环经济辅助设施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立伟  
从"一带一路"战略角度看,中巴经济走廊是打通"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样板工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政治优势、经济优势等基础,同时,中巴双方存在较大贸易、投资等发展潜力空间,且两国产业互补性较强。以此为前提,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需要克服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贸易总体水平低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及政局时有动荡、安全形势较严峻等多重困境,并且需要中巴双方通力合作,做好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并围绕"五通"实行全方位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炜  
上海城镇化从1978年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城乡差异。在此背景下,上海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正面临如何处理与产业及人口布局的关系、如何做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两大问题。为此,上海采取了在城乡一体化大格局下配置基础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系统内部资源及发挥区县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体性等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