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3)
- 2023(4768)
- 2022(4020)
- 2021(4029)
- 2020(3379)
- 2019(8141)
- 2018(8169)
- 2017(15401)
- 2016(8824)
- 2015(10551)
- 2014(11194)
- 2013(10251)
- 2012(9078)
- 2011(8160)
- 2010(8533)
- 2009(7294)
- 2008(7088)
- 2007(6394)
- 2006(5516)
- 2005(4963)
- 学科
- 济(31760)
- 经济(31729)
- 管理(23644)
- 业(20560)
- 企(17941)
- 企业(17941)
- 方法(17307)
- 数学(15445)
- 数学方法(14918)
- 理论(9433)
- 中国(8498)
- 教学(8157)
- 农(8016)
- 财(6919)
- 业经(6774)
- 教育(6005)
- 技术(5984)
- 学(5853)
- 制(5699)
- 学法(5502)
- 教学法(5502)
- 贸(5325)
- 贸易(5319)
- 地方(5178)
- 易(5161)
- 农业(5067)
- 和(4970)
- 学理(4690)
- 学理论(4690)
- 银(4629)
- 机构
- 学院(121195)
- 大学(110928)
- 管理(43345)
- 济(39846)
- 经济(38646)
- 理学(36763)
- 理学院(36386)
- 管理学(35244)
- 管理学院(35055)
- 研究(32461)
- 中国(25403)
- 京(23848)
- 技术(21502)
- 职业(21335)
- 科学(20703)
- 江(20252)
- 财(19521)
- 州(16952)
- 所(16342)
- 范(16104)
- 师范(15947)
- 中心(15821)
- 业大(15787)
- 技术学院(15763)
- 职业技术(15365)
- 农(15178)
- 财经(15123)
- 北京(15111)
- 研究所(14402)
- 经(13532)
- 基金
- 项目(74150)
- 研究(58758)
- 科学(57482)
- 基金(48886)
- 家(41283)
- 国家(40903)
- 科学基金(35573)
- 省(33072)
- 社会(32344)
- 教育(31894)
- 社会科(30477)
- 社会科学(30468)
- 编号(28343)
- 划(26651)
- 基金项目(24967)
- 自然(23323)
- 自然科(22819)
- 自然科学(22817)
- 自然科学基金(22361)
- 成果(22336)
- 资助(22144)
- 课题(20927)
- 年(18186)
- 重点(17266)
- 项目编号(16353)
- 创(15710)
- 规划(15489)
- 发(15488)
- 部(15419)
- 性(14670)
共检索到178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小璜 杨燕 刘麟
"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能够实现中职和本科的互补教育、衔接教育、关联教育,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一条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3+4中职—本科"模式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衔接五个方面存在关键问题,并就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设置、毕业生质量标准、课程体系和结构、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环节提出建设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3+4” 中职 本科 衔接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琳佳 芦京昌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级,形成不同的子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又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组成中高职交互和递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系统。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进行模块化课程贯通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课程衔接 模块化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
本文基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3"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实际操作经验,阐述了"2+3"模式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期使"2+3"模式得到优化,提升职业教育实效。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衔接 “2+3”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宏如 阚柯
推动教师培训中的标准建设是提升培训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标准为引导,可以实现职教师资培训的“定向性”“有效性”“可推广性”。以H省为例,从教师培训需求、教师培训内容、教师评价考核制度以及教师培训反馈与跟踪四个视角对中职教师“四链衔接”培训模式进行剖析,发现该模式在提升参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四项能力上具有一定作用。为构建一种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未来还需要从体系建设、框架构建、机制改善、精准对接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霞 王志华 张向华 薛亚平
为适应新时代高端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职-本科-专硕贯通衔接培养的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机械类专业中职-本科-专硕衔接培养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因此可考虑构建"十年一贯制"衔接培养的"三层次、三模块"课程体系,并从运行管理、教育考核、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共享四个方面来构建保证其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少华 赫焕丽
文章分析了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梳理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提出应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模式,构建"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模式,以此促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玉林 沈雕 陈良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生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中高职衔接的诸多要素中,在与区域产业结合实现专业设置的衔接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衔接就是首要任务。文章从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衔接表象分析入手,在解析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与职业标准基础上,提出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实现中高职目标衔接、建设完善国家职业标准统领中高职教育的观点,并开创性地提出了基于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技能"双核"的中高职教育目标衔接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 职业标准 目标 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柳燕君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有单考单招和五年一贯制,但每年经这两种模式,直接升入高职的中职毕业生比例还很小,中高职教育衔接道路还不通畅。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建立"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3+2"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的专业范围,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高效衔接,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衔接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查吉德在《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4期中撰文阐述了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模式及其内涵,并从职业能力观、招生录取方式两个角度探讨了中高职培养目标衔接模式的选择问题,最后对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给出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标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发展要求,结合宁夏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在中高职衔接中取得的经验,建议在宁夏采用"双考"和"双五"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在两种衔接模式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关注和解决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衔接,招生考试制度的衔接。
关键词:
宁夏 中高职衔接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仍偏重于学制衔接。本文依据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学制衔接模式与非学制衔接模式(内涵式衔接)加以论述,并指出内涵式衔接应成为我国中高职衔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学制衔接 内涵式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江毅 刘敏杰
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加快建设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研究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一体化课程标准,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现模式。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探索式地提出"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并对"3+2"合作的内涵、原则、内容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为院校间"3+2"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宇波
北京市未来的中高职衔接应该是内涵衔接模式,一体化设计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实行分段贯通和一体贯通等多种学制,淡化选拔机制,完善激励机制,通过相关管理制度和机制的改革,促进首都中高等职业教育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汤书波
中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办学形式,搭建畅通的中高职教育衔接通道是构建我国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正面临着以学制为主的外在衔接向以专业课程为主的内在衔接转变,处于提升衔接效率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时期。英国在国家资格、现代学徒制和学分互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高职内在衔接模式及普职教育互认的融合发展模式,为我国处于华丽转身开端的中高职教育内在衔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资格证书 现代学徒制 学分框架 衔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