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2)
- 2023(6773)
- 2022(5574)
- 2021(5022)
- 2020(4221)
- 2019(8923)
- 2018(8465)
- 2017(15578)
- 2016(8716)
- 2015(9208)
- 2014(8703)
- 2013(8573)
- 2012(7821)
- 2011(6935)
- 2010(6793)
- 2009(6193)
- 2008(5950)
- 2007(5095)
- 2006(4434)
- 2005(3696)
- 学科
- 济(31789)
- 经济(31758)
- 业(24805)
- 管理(24733)
- 企(17992)
- 企业(17992)
- 方法(15298)
- 数学(14001)
- 数学方法(13914)
- 农(11173)
- 财(8738)
- 中国(7894)
- 贸(7884)
- 贸易(7882)
- 农业(7844)
- 业经(7798)
- 易(7721)
- 学(7373)
- 制(6076)
- 环境(5874)
- 技术(5816)
- 地方(5391)
- 务(5364)
- 财务(5359)
- 财务管理(5349)
- 企业财务(5070)
- 银(5039)
- 银行(5000)
- 划(4823)
- 产业(4695)
- 机构
- 学院(123109)
- 大学(122816)
- 济(50373)
- 经济(49473)
- 管理(46617)
- 研究(45245)
- 理学(41276)
- 理学院(40797)
- 管理学(40065)
- 管理学院(39870)
- 农(35928)
- 中国(32904)
- 科学(31523)
- 农业(29135)
- 业大(27763)
- 京(25546)
- 所(24767)
- 研究所(23148)
- 中心(20506)
- 财(20206)
- 农业大学(19565)
- 江(17860)
- 省(16806)
- 财经(16759)
- 院(16038)
- 经(15503)
- 经济学(15476)
- 科学院(15388)
- 北京(15198)
- 业(15162)
- 基金
- 项目(93689)
- 科学(72189)
- 基金(69189)
- 家(65363)
- 国家(64860)
- 研究(58570)
- 科学基金(53610)
- 社会(38849)
- 自然(37607)
- 基金项目(37266)
- 社会科(36966)
- 社会科学(36956)
- 自然科(36774)
- 自然科学(36756)
- 省(36740)
- 自然科学基金(36146)
- 划(31697)
- 资助(27174)
- 教育(25542)
- 重点(21481)
- 编号(20678)
- 计划(20671)
- 部(20041)
- 发(19916)
- 创(19886)
- 业(19134)
- 科研(18987)
- 科技(18888)
- 创新(18763)
- 农(17360)
共检索到169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兴云 覃兮然 周慧文 闫海锋 罗含敏 王盛华 钟明浚 莫大强 樊保宁 游建华 李杨瑞 吴建明 丘立杭
【目的】分析中耕施用药肥对甘蔗病虫害发生及拔节期和成熟期生产效果的影响,为甘蔗科学施用药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冬季种植的甘蔗品种桂柳05/136为研究对象,参考广西“双高”糖料蔗生产标准,于中耕期(分蘖盛期至分蘖末期)施用6种不同营养配比和药用成分的药肥(分别为A、B、C、D、E和F处理),于5月底—10月底调查各处理蔗苗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拔节期植株长速,成熟期调查产量性状,并分析不同处理甘蔗的农业产值。【结果】施用氮(N)、磷(P_(2)O_(5))、钾(K_(2)O)含量≥30%的药肥(A、B、C、D和E处理)对甘蔗分蘖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适当配施有机质(B和D处理)的效果更佳;含有机质药肥(B、D和F处理)对甘蔗黑穗病的间接防效较好,而含度锐药肥(D处理)防控螟虫的效果最佳。此外,施用含有机质成分的药肥(B、D和F处理)既能使甘蔗提早拔节,又能促进甘蔗株高生长,使甘蔗形成较多的有效茎数,进而提高甘蔗单产。在相同肥料成本的前提下,不同药肥处理甘蔗的农业增值达2118.62~9199.31元/hm~(2),其中以D处理的增值最高。【结论】甘蔗中耕期施用药肥对蔗苗病虫害的防控效果与其药用成分、含量及肥料营养配比密切相关;施用药肥均可有效促进甘蔗分蘖,改善甘蔗的生产效果,其中施用N、P_(2)O_(5)、K_(2)O含量(17-7-11)≥35%+杀虫单0.10%+噻虫嗪0.10%+有机质≥3%或N、P_(2)O_(5)、K_(2)O含量(13-6-11)≥30%+度锐30 mL+噻虫嗪0.10%+有机质≥15% 2种含有机质药肥更有利于提高甘蔗生产效益,可作为甘蔗中耕较佳药肥在广西蔗区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悦 仇才楼 王光标 解春霞 成聪
【目的】精准有效地解决常规森防器械难以进入林地核心区、施药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掌握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施药飞行参数。【方法】在林间利用曙红水基染色法对YM-V6型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飞行施药的雾滴飘移距离、雾滴密度、穿透性、均匀度等进行测定。【结果】当无人机距离树冠顶端2.53.5 m施药时,无人机施药飞行速度在1.53 m·s(-1)范围内,雾滴飘移距离较小,可控在23 m以内,施药穿透力可以达到10 m,雾滴密度较高,雾滴均匀度好,施药效果好。在无人机航高为距树冠顶端3.0 m,并以2.5 m·s(
关键词:
无人机 施药防治 美国白蛾 森林保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先进 邓崇岭 邓光宙 赵小龙 李国刚 龙丽萍 陈传武 肖远辉
为探索柑桔木虱成虫的防治方法,在棚内及果园进行了烟雾法施药防治柑桔木虱成虫药效试验。棚内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以A1(80%敌敌畏EC∶48%毒死蜱EC∶柴油=1∶1∶6)最好,每公顷喷药油11 400 mL时,烟雾处理2、5、10和15 min,药后24 h对柑桔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均达到100.0%;相同的药剂配方及药油用量,柴油用量增加,防治效果略有下降;温度越高,烟雾防治柑桔木虱成虫效果越好。果园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A1每公顷药液用量15 000 mL进行烟雾施药时,对柑桔木虱成虫的防治效果为92.6%,表明烟雾法施药对田间柑桔木虱成虫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尚怀国 李莉 王克健 谭宏伟 兰宗宝 杨本鹏 彭李顺 冷杨
化肥农药作为主要的农业投入品,在甘蔗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量施用导致的生产成本攀升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推进甘蔗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是推动甘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甘蔗绿色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分析我国甘蔗生产化肥、农药施用现状入手,系统梳理已有的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并针对当前甘蔗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①加强规划引导,改变传统化肥农药施用观念;②加强科技攻关,开发新型实用绿色高效产品;③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减施增效技术落地落实等措施;旨在多措并举,努力实现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目标,有力推动甘蔗产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甘蔗 化肥 农药 减施增效技术 转型升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小丰 张立钦 朱云峰 李桥 张绍勇
研究了吡虫啉、甲维盐、吡虫啉+阿维菌素和敌畏氧乐等4种注干液剂注干施药后对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的林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药剂均表现出较好的控制作用,防治效果与药剂种类、施药剂量及药后时间长短有关。其中40.0g·L-1吡虫啉+1.5g·L-1阿维菌素和300.0g·L-1敌畏氧乐防治效果较好,根据悬铃木Platanus胸径大小,在0.10L·m-1胸径处理剂量下,药后5d,防治效果分别达95.33%和97.31%;药后20d,分别达96.00%和94.70%。这2种药剂可用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秋芽 刘思乡 罗琼 谷松林 梁秋月
采用选择性化学药剂控制湖南省耒阳市水稻主要病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纹枯病,测定单一病虫为害损失和多种病虫复合为害损失.结果表明:病虫害致水稻有效穗减少、空壳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及其复合损失,造成早稻减产率分别为8.5%、9.0%、8.5%、5.3%、17.4%;晚稻分别为7.5%、11.4%、10.6%、5.7%、19.2%.
关键词:
水稻 病虫 产量损失 化学防治 耒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帅 邵振润
一、基本情况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国土面积51.3万km~2,农用地面积2 160万hm~2,接近国土面积的一半。人口6 590万,从事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2.6%,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木薯、甘蔗、水果、花卉等作物。2009年泰国GDP生产2 696亿美元,工业占44%,服务业占43.7%,农业12.3%,人均GDP 8 100美元。农业收入的60%来自农作物,其余来自水产养殖业、畜牧业、农产品粗加工和农业服务。水稻产业在泰国农业乃至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海燕 张忠山
研究表明,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晚出苗1~2天,但出苗整齐,麦苗矮壮;种衣剂拌种可明显推迟小麦白粉病的始发期,并减低其在田间的流行速率和强度,抽穗开花期防效仍在90%以上;对小麦秆黑粉、条锈病、纹枯病和地下害虫也有一定防效;种衣剂拌种比不拌种的小麦穗粒数增加7.7~13.9粒,千粒重提高3~7g,每公顷增产达15.3%~44.9%;以种衣剂14号(22%)的效果最好,种衣剂14号(8%)次之。
关键词:
种衣剂,小麦,病虫害,防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肖和忠 杨秀芹 刘卫东 吉志新 王晓娟
选用1125肥药双效剂和光合微肥以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分析方法,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衰老生理及黑根病Rhizoctonia solani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25肥药双效剂3.3 mL.L-1在降低结球甘蓝黑根病发病率、相对电导率、增大根冠比等方面差异极显著,优于对照;在增加结球甘蓝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降低储存期黄叶率方面,差异极显著,优于光合微肥和对照;光合微肥与对照相比,极显著降低结球甘蓝相对电导率,极显著增大根冠比。喷施1125肥药双效剂和光合微肥均能提高结球甘蓝叶绿素质量分数。在室内做结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慧春 朱正阳 郑加强 周宏平 唐进根
【目的】面向林业病虫害防治,设计开发针对生物农药的专用雾化喷头和喷施技术,为确定专门喷施生物农药的风送转盘式离心雾化机构提供理论支持,为预测不同测试范围、操作技术参数和转盘喷头结构下的雾滴粒径尺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制造风送转盘式生物农药喷头,构建雾滴粒径性能测试系统,雾滴在植物中的穿透性测试系统以及生物农药活性测试系统,通过改变离心雾化转盘喷头的结构参数(转盘外径、斜角、齿数)以及操作技术参数(流量、转速、风送机构风速)进行雾滴粒径、生物农药活性试验。【结果】1)转盘齿数和转盘斜角对雾滴粒径的影响不显著,而转盘外径、输药流量、转速和喷雾距离与雾滴粒径相关,雾滴粒径随着输药流量增大、转盘外径减小、转速降低和喷雾距离增加而变大。2)构建以输药流量、转盘外径、转速、喷雾距离等参数为自变量,以转盘喷头雾化后的雾滴体积中径为应变量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模型调整R~2为0.917,具有显著统计意义。3)通过放置在目标树木不同冠层的水敏纸分析雾滴覆盖率,转盘喷头与风送机构结合,使雾化后的雾滴借助风力的吹送作用,能够更好地穿过树木冠层,迎着喷施方向前层植物上的雾滴覆盖率明显高于中层和后层,且随着风速升高,各层的雾滴覆盖率显著增大。4)以白僵菌作为喷雾介质,测试孢子萌发率来衡量生物农药喷施后的活性损伤情况。转盘喷头的雾滴粒径与转盘齿数和斜角的相关性极弱,而与转盘外径、输药流量、转速和喷雾距离密切相关,影响生物农药活性的转盘喷头结构参数和操作技术参数因素次序为:风速>转盘外径>转速>输药流量>转盘斜角>转盘齿数。【结论】转盘喷头在风送机构的吹送作用下,可提高喷雾覆盖率,增强防治效果。综合雾化性能和防治性能数据,转盘外径0.1 m、输药流量20 L·h~(-1)、转速314 rad·s~(-1)、风送机构风速5 m·s~(-1)为面向林业病虫害防治生物农药喷施系统的最佳参数设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雪岩 李红宝 王海光 王凤涛 曹世勤
为保障小麦高产丰收和种子、环境安全,在小麦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治过程中采取相关技术措施以达到化学农药减施目的很有必要。在小麦的安全生产中,抗病品种应用、药剂种子处理、发挥天敌对麦蚜的控害作用以及使用农药增效助剂等减药措施及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最为关键。本文对这些技术措施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及小麦高产丰收中发挥的减药增效作用进行了综述。这对于进一步在小麦病虫草害防治中推广应用绿色减药技术,降低农药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实现小麦安全生产和高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麦 农药减量 技术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蔡德龙 牛安妮 邓挺 钱发军 石琴 罗铁贤 黎雪
硅肥对甘蔗试验效果表明,在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上,每公顷施硅肥750kg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增产率达10.9%~23.2%。施用硅肥后的甘蔗,植株生长挺拔,叶片清秀、光亮,病中害减少,抗逆性好。施用硅肥平均每公顷增收5242.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5。
关键词:
硅肥 甘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海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晓月 伍钧 孟晓霞 魏珂 张智慧 赖星 肖亨
为了探索沼液合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为沼液农用提供理论参考,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研究了沼液农用对芥菜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影响,探究在芥菜产量、品质以及病虫害防治状况最佳情况下的沼液施用量。结果表明,与化肥对照(处理2)相比,大部分施用沼液的小区芥菜产量有所提高,芥菜营养品质有所改善,沼液施用量控制在83 333108 333 kg/hm2时,芥菜生长优良,产量相对较高,沼液施用量控制在91 667108 333 kg/hm2时,芥菜品质达到最优。综合考虑芥菜产量和品质,替代化肥施
关键词:
沼液 芥菜 产量 品质 病虫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