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3)
- 2023(11032)
- 2022(9383)
- 2021(8738)
- 2020(7189)
- 2019(16194)
- 2018(16185)
- 2017(28458)
- 2016(16369)
- 2015(18524)
- 2014(18428)
- 2013(17678)
- 2012(16969)
- 2011(15832)
- 2010(16513)
- 2009(15179)
- 2008(14724)
- 2007(13698)
- 2006(12952)
- 2005(11899)
- 学科
- 济(78558)
- 经济(78381)
- 管理(42091)
- 业(36842)
- 企(31541)
- 企业(31541)
- 方法(26806)
- 中国(24871)
- 教育(23164)
- 数学(21453)
- 数学方法(21162)
- 学(19141)
- 地方(18829)
- 农(17321)
- 业经(16371)
- 理论(16000)
- 财(15402)
- 制(14449)
- 地方经济(12976)
- 和(12010)
- 农业(11301)
- 发(10659)
- 融(10451)
- 金融(10450)
- 银(10005)
- 银行(9970)
- 技术(9880)
- 体(9767)
- 行(9618)
- 策(9588)
- 机构
- 大学(243734)
- 学院(233659)
- 济(96863)
- 经济(94512)
- 研究(92612)
- 管理(80214)
- 理学(68177)
- 理学院(67174)
- 管理学(65756)
- 管理学院(65308)
- 中国(62451)
- 科学(53976)
- 京(53830)
- 所(47251)
- 财(44880)
- 研究所(42604)
- 范(42366)
- 师范(42005)
- 中心(39825)
- 江(39352)
- 农(38752)
- 教育(37440)
- 北京(35269)
- 财经(34786)
- 师范大学(34637)
- 院(32899)
- 业大(32125)
- 经(31526)
- 经济学(30287)
- 州(30083)
- 基金
- 项目(146736)
- 科学(117489)
- 研究(111765)
- 基金(105236)
- 家(92735)
- 国家(91474)
- 科学基金(76698)
- 社会(72136)
- 社会科(66964)
- 社会科学(66941)
- 教育(59674)
- 省(57088)
- 基金项目(53664)
- 划(50618)
- 自然(47764)
- 自然科(46714)
- 自然科学(46695)
- 自然科学基金(45909)
- 编号(45572)
- 资助(43040)
- 成果(41118)
- 课题(36052)
- 重点(34922)
- 部(34704)
- 发(32986)
- 教育部(30654)
- 创(30249)
- 年(29061)
- 大学(28742)
- 性(28742)
共检索到387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玲晓 张丽娅 常淑敏
本研究以490名九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学习投入量表、父母教育期望量表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其进行测查,综合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育期望、父母积极教养行为、父母消极教养行为和学习投入间相关均显著。(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学习投入的路径有四条: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积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消极教养行为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投入。(3)父母教育期望和父母教养行为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习投入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保中 张月云 李建新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维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宫秀丽 刘长城 魏晓娟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济南、青岛两地的7所初级中学抽取学生897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儿童权利意识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结果如下:(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行为倾向均具有显著影响。(2)在农村,中等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得分显著高于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儿童的权利认知和权利情感得分越高;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权利行为倾向具有极其显著的预测作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具有更强的权利行为倾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刚 张文 肖兴学 熊树林 郭成
基于家庭投资理论和压力模型,探究父母教育卷入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心理素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对459名4至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后发现:首先,心理素质在父母教育卷入与问题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次,父母教育卷入对问题行为的直接作用会受到家庭SES的调节,低家庭SES父母因其教育质量较差,会导致其教育卷入对子女问题行为的直接抑制作用消失。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杨航 刘方琛 李姗泽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效芳 杜秀芳
以483名初中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初中生学校适应现状以及父母教养行为、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3.3%的初中生学校适应不良;女生学校适应总体状况比男生好,独生子女自我接受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学生在常规、自我接受水平上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的学生,初一学生在师生关系上得分最高;②父亲、母亲情感温暖与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亲拒绝、过度保护与初中生的心理资本、学校适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③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娟
本文基于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结合的研究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就业风险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失业风险的影响主要通过学业成就的独立中介或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的链式中介发挥间接负效应,而对大学生职业风险的影响则基本完全通过父母参与和学业成就的链式中介产生间接负效应。而且在排除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之后,大学生学业成就依然影响了父母参与对失业风险和职业风险的作用,尽管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它们的关系强度也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失业风险的作用路径具有一定的族群差异和城乡差异,对职业风险的作用路径则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这些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大学生失业风险和职业风险更高,为如何降低大学生就业风险的阶层差异提供了参考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侯金芹
读写困难是一种较常见的表现为阅读、书写能力缺陷的神经综合症,是学生成绩欠佳的主要原因。读写困难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会衍生出情绪与行为问题。青岛市黄岛区的549名小学生参与了此次调查,结果发现读写困难学生的抑郁情绪和问题行为显著高于普通学生,亲社会行为显著低于普通学生。同时,读写困难也会通过降低父母的教养满意度和效能感的方式间接影响情绪和行为。
关键词:
读写困难 抑郁情绪 问题行为 教养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以126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父母教育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投入与中学生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教育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育投入与学习投入之间的相关显著;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投入,还通过父母教育投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中学生学习投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阳泽 陈明英
为探讨听障儿童父母教养效能感对儿童自主的信任与教养期望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父母教养效能感量表、自编听障儿童父母对儿童自主的信任问卷和父母教养期望测验对490名听障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听障儿童父母对儿童的自主比较信任;听障儿童父母对儿童自主的信任在父母性别上无显著差异;父母对女孩自主的信任显著高于男孩;中部地区听障儿童父母的信任水平显著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父母;(2)听障儿童父母教养效能感、教养期望与对儿童自主的信任总体和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3)听障儿童父母对儿童自主的信任在父母教养效能感和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昊昊 张棉好
本文对浙江省6所中职学校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统计与回归分析,分析了父母教育卷入对中职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亲子沟通对中职生学习投入产生显著影响,且亲子沟通交流的内容越倾向于学习,对中职生学习投入的正向影响越大;父母教育监督不影响中职生学习投入程度,但有呈现负相关的趋势;父母教育期望对中职生学习投入产生显著影响,且教育期望越高,对中职生学习投入的正向影响越大。
关键词:
父母教育卷入 中职生 学习投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钟奇 刘国雄 王鸢清
采用鲍姆林德教养方式调查表、班杜拉道德推脱问卷和Zoll共情问卷探讨了512名普通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道德推脱、共情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初中升入高中,中学生报告的父母要求、关怀程度都出现显著下降,而道德推脱水平则显著上升,其认知共情有明显提高、情感共情并无变化。中介作用分析显示,父母对青少年的关怀程度以青少年的情感共情为部分中介,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推脱。这些结果充分显示出情感与关怀、而非认知与要求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道德推脱 教养方式 共情 青少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东昀 陈翩 刘新生 刘晓杰 王美萍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妒忌量表对山东省4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妒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父亲情感温暖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与妒忌显著负相关;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与自尊显著负相关,与妒忌显著正相关。(2)自尊在妒忌与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拒绝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妒忌与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妒忌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
妒忌 父母教养方式 自尊 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冯维 于志涛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本文从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该领域内研究的新进展:(1)研究范式从亲子单向决定观向亲子系统观转变;(2)研究方法从传统单一化向现代综合化转变;(3)研究内容从单纯类型化影响研究向影响教养方式的多因素研究转变;(4)研究重心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并就这些转变和已有研究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前景展望。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研究 进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小菊 周绮云 茹秀华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家庭结构大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防御机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家庭教养因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性别子女,父亲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母亲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维度,仅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防御机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结构家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子女的不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影响。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特殊结构家庭中,父亲的拒绝、否认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预测作用。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拒绝否认对中间型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自闭症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的关系:亲职胜任感的调节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习投入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教缺失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父母参与—学生自我教育期望的链式中介作用
小学中年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羞怯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对适应行为的影响
父母养育倦怠——家庭教养研究的新视角
父母教育卷入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教育期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共同调节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特殊儿童家庭抗逆力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家庭养育目标与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多重对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