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0)
- 2023(13724)
- 2022(11843)
- 2021(11301)
- 2020(9373)
- 2019(21403)
- 2018(21466)
- 2017(40453)
- 2016(22489)
- 2015(25548)
- 2014(26058)
- 2013(25317)
- 2012(23487)
- 2011(21055)
- 2010(21103)
- 2009(19363)
- 2008(19056)
- 2007(17020)
- 2006(14928)
- 2005(12839)
- 学科
- 济(87406)
- 经济(87302)
- 管理(63730)
- 业(55538)
- 企(46905)
- 企业(46905)
- 方法(37732)
- 数学(31838)
- 数学方法(31386)
- 中国(24670)
- 农(23212)
- 地方(22272)
- 学(21769)
- 财(20338)
- 业经(19683)
- 理论(16978)
- 制(16863)
- 和(15302)
- 农业(15169)
- 贸(14338)
- 贸易(14330)
- 教育(14152)
- 易(13841)
- 环境(13778)
- 技术(13409)
- 银(13214)
- 银行(13160)
- 融(12867)
- 金融(12858)
- 行(12556)
- 机构
- 大学(316257)
- 学院(314339)
- 管理(122024)
- 济(114405)
- 经济(111404)
- 研究(107011)
- 理学(104858)
- 理学院(103577)
- 管理学(101493)
- 管理学院(100930)
- 中国(78881)
- 科学(70394)
- 京(69510)
- 所(54758)
- 农(53306)
- 财(52980)
- 研究所(50023)
- 业大(49022)
- 中心(48709)
- 江(47729)
- 范(44660)
- 师范(44170)
- 北京(44079)
- 财经(41841)
- 农业(41782)
- 院(39685)
- 州(38975)
- 经(37907)
- 技术(37331)
- 师范大学(35484)
- 基金
- 项目(216749)
- 科学(168699)
- 研究(158446)
- 基金(153752)
- 家(135113)
- 国家(133968)
- 科学基金(113749)
- 社会(95875)
- 社会科(90445)
- 社会科学(90420)
- 省(86298)
- 基金项目(81839)
- 自然(75211)
- 教育(73437)
- 自然科(73430)
- 自然科学(73410)
- 划(72926)
- 自然科学基金(72018)
- 编号(66101)
- 资助(63205)
- 成果(54595)
- 重点(48645)
- 课题(46588)
- 部(46420)
- 发(46126)
- 创(44510)
- 创新(41463)
- 科研(41340)
- 项目编号(40440)
- 大学(39921)
- 期刊
- 济(130095)
- 经济(130095)
- 研究(91678)
- 中国(67220)
- 学报(55070)
- 科学(48590)
- 农(48568)
- 管理(45234)
- 教育(44947)
- 大学(40805)
- 财(39568)
- 学学(37714)
- 农业(33851)
- 技术(29514)
- 融(24614)
- 金融(24614)
- 图书(22037)
- 业经(21704)
- 财经(19575)
- 经济研究(19414)
- 业(16995)
- 经(16658)
- 问题(16433)
- 科技(16192)
- 版(15815)
- 理论(15581)
- 书馆(15082)
- 图书馆(15082)
- 技术经济(14580)
- 实践(14477)
共检索到469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社明,李益敏
文章首先描述了中老缅泰次区域的范围、概况及其产生的背景、发展趋势和意义。在系统分析次区域交通网络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次区域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为主轴 ,以中老泰、中缅泰通道为骨架构建的公路、铁路和空运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步骤、重点和选择方案及对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林敏 张江波 刘志斌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咨询项目"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绿色交通战略研究是秦巴山区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绿色交通战略研究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绿色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提出以"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代价最低和经济效益最大"为最优目标来构建绿色交通网络体系的基本思想;并从交通运输中的绿色要素角度考虑,通过对四川秦巴山区市县区主要区域职能分析,选取以"农副产品资源、旅游资源和区位资源"为四川秦巴山区绿色交通网络构建的基本要素,将这3种要素与交通网络体系进行了关联性分析,从定性的角度提出了当前交通网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最后以农副产品资源要素为例,构建了"能源消耗最低"为优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江波 林敏 刘志斌
四川秦巴山区绿色交通系统构建中的三大要素,农副产品资源、旅游资源与区位资源,与秦巴山区绿色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农副产品与公路运输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旅游资源与公路运输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以不同交通体系耦合作用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为例,分析了四川秦巴山区绿色交通网络系统与交通运输方式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四川秦巴山区东部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如何依赖较为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而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与当前广元—成都等铁路干线密切关联,区位资源、交通运输方式如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等问题.
关键词:
绿色交通 交通网络 耦合分析 秦巴山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超 陈新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质量评价,主要目的是分析评判交通网络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有效性。城市交通网络既是城市的骨架,又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客货运输的载体。其布局好坏,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发展,影响到运输系统的效率高低,影响到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和变迁。本文以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包含基础设施、通达深度和服务特征三个子系统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评价体系,并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对该市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交通网络布局 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豆建民 张可
运用重心模型、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城市群、经济带的经济重心演变趋势,以及主要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化趋势。研究显示:2031年之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将向东南沿海转移;2031-2050年,中国城市群的经济重心将向西南地区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将向东南沿海转移。届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网络体系结构逐渐趋于稳定和优化。可以预见,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将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且核心带的城市将不断增加,而边缘地带的城市将不断减少。
关键词:
经济格局 城镇化 网络体系 演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思 甘蜜 谭政民
针对不同产业的物流需求特征对区域物流网络进行了分析,并在该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物流需求下的交通网络规划层次、原则以及目标进行了研究。同时依据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不同产业物流需求特性的运输网络模型,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创新驱动是高新区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合作联动创新网络体系。面对现实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整合与优化创新资源能力不足等困境,高新区应进一步完善创新资源流通渠道和制度安排,推进创新资源互补与高效对接;建立健全高新区创新网络合作联动一体化机制;构建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创新链条,通过技术需求和服务需求对接增强创新网络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新区 区域创新网络 合作联动 产业集群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劳昕 王彦博 沈体雁
本文综合运用交通网络和经济网络来研究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为中国城市体系网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为中心的菱形城市网络基本骨架,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呈现由中心城市向外依次递减的空间圈层结构;相对而言,交通网络有助于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经济网络则有助于形成经济集聚,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可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明利 翟怀远 许葭 张玉杰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化运营的特征越加明显,线网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问题也愈加突出。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关键站线及网络风险的实时、动态、量化评价奠定了基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明利 翟怀远 许葭 张玉杰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化运营的特征越加明显,线网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问题也愈加突出。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网络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后续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关键站线及网络风险的实时、动态、量化评价奠定了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立钒 郭杰 杨坚争
本文分析了我国出入境农产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即检测标准普及率低,检测机构设置分散,信息沟通不畅,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提出了加强我国出入境农产品检测网络体系建设的建议:形成全方位的出入境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网络体系;实现快速收集、交换检测数据;建立出入境农产品检测的预警系统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完善质量检测检验报告评价制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出口农产品生产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
农产品 进出口 质量 检测网络系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堂高
滇黔桂结合部包括百色、文山、曲靖和黔西南等四个州市,是资源富集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它们有各自的发展优势,有合作的基础和必要性,要通过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对接与互动和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争取取得比单打独斗更多的利益。
关键词:
滇黔桂结合部 区域经济 合作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狄小春 励惠国 曹桂发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交通现代化管理、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无论是促进工农业生产还是发展经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以一个省(山东省)为例,介绍如何用 ARC/INFO GIS 建立一个区域交通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其内容有:区域交通网络 GIS 设计;网络组织及其数据库建立;网络应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桃杏 吴殿廷 马继刚 赵莉琴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将城市空间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应用于区域铁路交通网络研究,对了解区域中各重要节点交通特征、加强区域间合作和优化区域铁路交通规划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以目前京津冀区域铁路交通城市节点间铁路距离里程为依据,借助空间句法模型指标评价京津冀区域铁路网络规划的合理性;以区域内城际间列车联结次数为依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评价城市节点间社会联系的密切度。结论包括:①空间句法指标值中,京津冀都市圈铁路网连接度平均水平为3,控制值均值为1.06,平均深度值高于50的城市节点占85%,说明铁路交通轴线具备较强控制力和联动性。其中北京、天津、廊坊、保定等城市节点平均深度值相对较小,便捷程度相对较好;②社会网络分析均表明京津冀区域铁路网络结构呈现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核心,以唐山、秦皇岛为次核心,其他城市节点为第三梯队的格局。京津冀铁路出行网络总体联系密度为0.673,说明京津冀区域各节点铁路出行线路联系比较密切;③京津冀区域铁路网整体规划现状和连接格局、联系水平等与各城市经济发展基本保持相关性和一致性。在城市铁路网络规划与加强联系的过程中,应考虑各城市产业特征,进一步统筹产业发展与铁路网络布局的关系,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