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1)
2023(7923)
2022(7045)
2021(6495)
2020(5896)
2019(13731)
2018(13707)
2017(26523)
2016(14682)
2015(16939)
2014(17090)
2013(17113)
2012(16422)
2011(14679)
2010(14769)
2009(13708)
2008(13651)
2007(12524)
2006(10806)
2005(9821)
作者
(44115)
(37131)
(36953)
(35389)
(23725)
(17835)
(17111)
(14637)
(13970)
(13294)
(12592)
(12570)
(11928)
(11702)
(11657)
(11480)
(11468)
(10877)
(10742)
(10685)
(9244)
(9154)
(8933)
(8448)
(8375)
(8343)
(8324)
(8196)
(7714)
(7625)
学科
(62428)
经济(62377)
(39791)
管理(37035)
方法(29282)
(26923)
企业(26923)
数学(26353)
数学方法(26138)
(20341)
地方(17595)
中国(16396)
(15503)
农业(13695)
业经(12960)
(12774)
(12548)
贸易(12543)
(12330)
(12134)
(9443)
银行(9418)
(9069)
金融(9066)
(8982)
(8855)
服务(8698)
(8631)
财务(8611)
财务管理(8586)
机构
大学(210383)
学院(208682)
(85412)
经济(83308)
管理(80035)
研究(71963)
理学(68376)
理学院(67557)
管理学(66313)
管理学院(65917)
中国(55249)
科学(45779)
(45099)
(41931)
(38800)
(37938)
中心(35761)
研究所(34417)
(33926)
业大(33744)
农业(32888)
财经(30487)
(28666)
师范(28385)
北京(28287)
(27488)
(26861)
经济学(26088)
(26057)
(25322)
基金
项目(139851)
科学(108142)
研究(102499)
基金(98962)
(86521)
国家(85735)
科学基金(71918)
社会(63417)
社会科(59863)
社会科学(59839)
(56987)
基金项目(52803)
(47006)
教育(46430)
自然(45927)
自然科(44818)
自然科学(44803)
自然科学基金(43960)
编号(43804)
资助(40772)
成果(36420)
重点(31545)
(31356)
(30933)
课题(29221)
(28371)
科研(27250)
创新(26608)
项目编号(26182)
计划(25991)
期刊
(94067)
经济(94067)
研究(58293)
中国(44038)
(37647)
学报(35576)
科学(30702)
(29936)
大学(25935)
管理(25210)
农业(24947)
学学(23997)
教育(21369)
(20217)
金融(20217)
技术(17796)
图书(16938)
业经(15923)
财经(14565)
经济研究(14212)
(13758)
问题(13109)
(12570)
书馆(12054)
图书馆(12054)
统计(11048)
理论(10932)
(10731)
技术经济(10545)
(10523)
共检索到317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温勇  宗占红  舒星宇  周建芳  孙晓明  汝小美  
文章依据国家卫计委中日技术合作"家庭保健项目"的相关调查数据,对中西部5省12县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健康服务的需求及服务的提供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佳且存在地区差异;中老年人有较高的健康需求;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中老年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服务的提供和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相关。文章建议在我国健康服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县、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中老年人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健康体检服务,在机构改革和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拓展转型,使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成为老年健康服务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温兴祥  
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和人口老龄化程度都高于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会增加个体遭受到的相对剥夺,而人口老龄化是否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取决于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以村内其他居民为参照组构建相对剥夺测量指标,考察相对剥夺对中国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多层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较强程度相对剥夺的农村中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精神抑郁程度较高,且这种影响在以不同指标来测量相对剥夺的情况下均存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客观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影响,且相对剥夺对健康状况的不利影响主要作用于45~60岁的中年人、男性和来自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地区的农村中老年人。收入不平等引致的相对剥夺给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改善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农村中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本文研究为深化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相对剥夺和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关系视角的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芳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浙江和甘肃两省的预调查数据,分析了两省45岁及以上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其劳动参与的影响。考虑到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性以及健康状况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了健康和劳动参与的联立方程,使用二阶段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有显著的正影响;劳动参与不仅无损于健康状况,反而有利于健康,说明存在理由内生性。因此,在老龄化压力日益增大的当今社会,要保持劳动力市场中有足够的老年劳动力供给,加强健康保健服务、加大对卫生部门的投入十分必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细康  
本文采用主观评价方法,对广东不同群体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客观评价进行了对比分析,目的在于探寻不同群体老年人对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与其客观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价的主客观指标并非完全一致;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和医疗状况的老年人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的结果对于加快医疗制度改革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梅  
老年人的余寿是指60岁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了解老年人余寿的长短对于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由于老化引起的种种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了解老年人余寿中有多长时间是在何种健康状态下渡过的情况,无疑能使我们更清晰、准确地认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需求,同时也对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以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为例,从以下几方面讨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洪亮  朱星姝  
文章使用2013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Wagstaff指数和Erreygers指数测算中国中老年群体健康差异,并使用RIF-I-OLS分解方法从社会经济地位、人口学特征和生活环境3个方面对影响中老年健康及其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呈平稳上升趋势,收入、教育、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规模、睡眠时长和地区等因素对中老年群体健康及健康差异有重要影响,其中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睡眠时长的增加有利于健康状况的改善,但中老年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地区和性别差异,发达地区、男性、已婚群体健康水平高于贫穷地区、女性、未婚群体。虽然中国富人的健康水平高于穷人,但这种健康差异在明显缩小,收入和睡眠时长既利于健康水平的提高,又利于健康差异的缩小,而受教育程度对健康差异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琳  
对健康需求的研究,国际通行的方法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08)的数据,运用Probit排序选择模型对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看,收入和年龄对健康水平的影响符合Grossman模型的预测,且影响显著,相比之下,教育的影响不明确而且不显著,稳定的婚姻状况和青少年时期健康的体魄对中老年的健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性别差异方面,教育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更大,而年龄和收入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更大。在城乡差异方面,年龄对城镇居民的健康影响更显著,收入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大。这些经验发现可以作为配置医疗...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韩保庆  王胜今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分析照料孙子女的时间对中国中老年人健康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特征。由于随着照料孙子女时间的增加,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健康有利影响的增加速度在逐渐降低,对中老年人健康不利影响的增加速度反在逐渐增加,照料孙子女对中老年人健康的总影响呈现出先有利后不利的倒U型关系。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截面数据对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无论是总体样本回归结果,还是分样本回归结果都表明随着照料孙子女时间的增加,中老年人健康自评变差的概率先下降后上升。通过比较中国中老年人实际照料孙子女时间和最优照料时间以及与不照料孙子女无差异照料时间,发现中国中老年人在照料孙子女时间方面存在过度照料。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琴  雷晓燕  赵耀辉  
本文选择高血压作为健康测度变量,运用CHNS四期追踪数据,探讨了健康对农村和城市的中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由于疾病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用患高血压之前的钠盐摄入量作为工具变量。我们发现患高血压对城市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农村人没有显著的影响。而且我们发现,城市的效果几乎全部来自较低教育程度的蓝领工人,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拥有养老保障的体力劳动者容易在高血压影响下产生退休意愿,而这个现象在同样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村劳动力中并不存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童玉芬  廖宇航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和延迟退休政策即将出台的背景下,研究老年人健康状况对退休后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14年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退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其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和退休老年人的劳动参与显著正相关;健康的恶化降低了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健康对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具有城乡、性别和年龄的异质性,农村、男性、高龄组的个体更容易因健康恶化而降低劳动参与;城镇、女性、低龄退休老年人会因健康改善而增加劳动供给。因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昌平  汪连杰  
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将社会经济地位分为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社交网络和社会保险5个维度,以食物获取、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和生活幸福感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和社交网络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老年人健康产生影响,医疗保险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而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交网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城乡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存在明显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梅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在其未来的寿命中,身体的健康状况不是衡定不变的。有生病的时候;有机体功能受损的时候;也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那么,在人的整个老年期中,各种不同健康状态所持续的时间分别有多长,各自占整个老年期的比重又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贺飞燕  任燕燕  阚兴旺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逐渐加剧,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健康和医疗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的最新数据,利用Heckman、Logit和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医疗支出规模随收入的增加、医疗保障的获得和健康状况的恶化显著增大;医疗服务利用率随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显著增加,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收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医疗保险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健康,城镇、中部和东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西部老年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庆祝  吴宇凤  刘淑彦  
我国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利用CHARLS数据和Tobit模型分析发现,新农合对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保健消费具有显著影响,但是这一影响存在健康异质性。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留守中老年人的保健消费远大于健康状况较好的农村留守中老年人,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这一结论还能说明农村留守中老年人尚未建立起“治未病”的保健消费观。内生性的讨论和检验进一步巩固了该结论的稳健性。最后,利用逐步因果法探讨了新农合影响保健消费的中介渠道。研究发现代际支持是重要的中介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村留守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在物质支持的基础上鼓励子女给予更多的货币支持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子鹏  周韵晨  夏蕾  
本文通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13、2015年两年的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对我国中老年人群商业健康保险的健康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商业健康保险总体上改善了参保人群的健康水平。此外,区分农村样本和城镇样本来看,农村和城镇参保人群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得到提升,但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评价健康水平的不同维度方面具有不同表现。本文不仅实证检验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健康绩效,同时也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及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重点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