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64)
- 2023(4077)
- 2022(3444)
- 2021(3175)
- 2020(2665)
- 2019(6072)
- 2018(6025)
- 2017(11612)
- 2016(5933)
- 2015(6895)
- 2014(7037)
- 2013(6865)
- 2012(6598)
- 2011(6189)
- 2010(6314)
- 2009(5654)
- 2008(6044)
- 2007(5369)
- 2006(4901)
- 2005(4446)
- 学科
- 济(27128)
- 经济(27103)
- 业(20944)
- 管理(19408)
- 贸(19214)
- 贸易(19207)
- 易(18700)
- 企(15935)
- 企业(15935)
- 方法(12823)
- 技术(11320)
- 农(11260)
- 数学(10589)
- 数学方法(10466)
- 出(7654)
- 口(6936)
- 出口(6913)
- 出口贸易(6913)
- 技术管理(6342)
- 学(5961)
- 关系(5821)
- 中国(5622)
- 业经(5502)
- 农业(5238)
- 产品(5230)
- 地方(4736)
- 理论(4703)
- 市场(4698)
- 财(4521)
- 制(4277)
- 机构
- 学院(99110)
- 大学(98003)
- 济(45801)
- 经济(45101)
- 研究(35965)
- 管理(35899)
- 理学(31053)
- 理学院(30703)
- 管理学(30127)
- 管理学院(29962)
- 中国(25013)
- 科学(21845)
- 京(20862)
- 所(19261)
- 农(19151)
- 研究所(17676)
- 财(16990)
- 业大(15831)
- 农业(15479)
- 江(15242)
- 中心(15173)
- 经济学(14218)
- 财经(14039)
- 经济学院(13070)
- 范(12900)
- 北京(12899)
- 贸(12859)
- 院(12845)
- 师范(12756)
- 经(12715)
- 基金
- 项目(64833)
- 科学(50701)
- 基金(47157)
- 研究(46833)
- 家(42033)
- 国家(41777)
- 科学基金(34484)
- 社会(29521)
- 社会科(28220)
- 社会科学(28210)
- 省(25133)
- 基金项目(24571)
- 自然(22192)
- 自然科(21724)
- 自然科学(21717)
- 自然科学基金(21340)
- 划(21232)
- 教育(21212)
- 资助(19604)
- 编号(18278)
- 重点(15164)
- 部(14962)
- 发(14700)
- 成果(14511)
- 创(14454)
- 创新(13745)
- 课题(12981)
- 教育部(12550)
- 国家社会(12544)
- 科研(12414)
共检索到148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威 陈继勇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核心是中美信息与通讯产品贸易顺差,但并非所有的高技术产品都呈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造成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主要是外资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及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在外资对华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中国及东亚经济体间形成了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因此我国亟需采取措施调整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使贸易各方真正从中美贸易中"共赢"。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稻葵 李丹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蒲华林 张捷
持续的中美贸易顺差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和东亚诸国的产业升级以及对华产业转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的转移所导致的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产品内贸易与中美贸易顺差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是产生中美之间结构性贸易顺差的根源。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顺差 产品内分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姜纬
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原因剖析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姜纬从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一直有增无减,累积已达天文数字。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美国对日贸易逆差在1983年为216.7亿美元,1987年则上升到598.2亿美元,此后几年有所下降,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威
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是由中美两国在高技术产品上出现与其比较优势不符的贸易所致。21世纪初,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中美信息与通讯贸易顺差,以及中国对美部分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转为逆差;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对贸易失衡的影响在减弱,外商对华高技术产品加工生产工序的产业转移,成为失衡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美国、中国、东亚经济体在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形成三方"互利",但非"共赢"的利益分配格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王欢
本文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研究中美两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与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效率较高,达到0.7左右,高于平均水平,但近年呈下降态势,贸易潜力则呈扩大态势,可拓展的贸易空间较大;高技术细分行业的贸易效率水平差异较大。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以及距离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影响显著。降低关税税率、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扩大市场规模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有利于中美贸易效率的提高,但创新能力提高和产学研水平提升并不促进中美贸易效率提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俊伟 张二震
我们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进步的2×2×N,即两种要素,两个国家,N种产品的贸易模型,分析由于技术进步引发外包国技能溢价上升,如何导致外包国的企业通过产业链的片段化将部分环节外包给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而将要素投入转化为中间品投入,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在封闭条件以及技术垄断存在时,一国的产品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当垄断期结束后,由于自由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共同作用,技术研发国将某些产品的全部生产都外包给别国,进而缩小了本国的产品空间。在消费者偏好不变的假设下,外包国的贸易必将出现逆差,并且,随着技术进步的持续,贸易逆差将会持续,甚至增加。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资差异 外包 贸易顺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晓唯 张璐
笔者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中美贸易顺差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美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美国及东亚诸国对华产业转移所导致的产业内贸易,其实质是我国国内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由此引发了对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考。
关键词:
中美贸易顺差 协整性分析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吴宏
针对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问题,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此外,中美贸易顺差在短期还是主要取决于当前贸易收支的现实情况,而中长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即使美国贸易收支出现改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细芳 叶全良
本文利用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美贸易顺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运用历史路径法则,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经贸关系为参照,探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实质,继而对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在传统理论中,本币升值会导致净出口减少。但是,自20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中美贸易顺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上升,由此产生了所谓的"中美贸易顺差之谜"。本文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Redux模型,在动态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下分析美元本位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经验检验发现,美元本位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之谜"的重要原因。美元本位的作用越强,汇率的传递效应越弱,汇率变动对经常项目的影响越小。在汇率传递的不对称影响下,美元本位可能导致汇率对经常项目影响的逆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志勇 官皓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较大阻碍,理性地分析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成因已渐显迫切。本文从中美贸易顺差的规模和结构入手,详细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结构性成因,得出中美贸易顺差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平衡的结论,从而两国应该以正确且双赢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文章认为,要素禀赋理论肯定了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所能给自己所带来的福利的改善。中美的贸易顺差,从长远来看,它不仅有利于中国充分发挥其劳动丰裕国的优势,增进就业并推动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有利于美国将其国内有限的资源应用到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顺差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季红 孟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计算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以及其主要的来源国情况,并对中美贸易顺差和垂直专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垂直专业化程度增加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贡献度约为50%,其中来自日本、韩国、东盟的部分分别约为20%、5%和10%。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贸易顺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发彬
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结果是中国对美元资产的增加,即对美国债权的增加。而美国则借此为其经常账户逆差提供融资,并以贬值的形式降低融资成本。中美贸易顺差是否具有持续性,关键还要看各国的官方外汇储备对美元资产是否有增持需求,以及中国利用外资是否继续以出口导向型FDI为主。
关键词:
中美贸易顺差 国际收支 出口导向型FDI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应贵
中美贸易顺差年年扩大,引起美国国内的担心,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该文基于2005年中国海关统计以及美国商务部2005年对华贸易统计数字,以制造业的就业状况和中美出口贸易额的行业分布为切入点,力求用数据说明美国制造业产业调整跟中美国际贸易的密切联系,并得出以下结论:中美贸易较全面地反映了美国制造业产业调整的特点和趋势;美国制造业就业状况变化跟我国出口贸易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吻合,且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中美贸易顺差并未引起美国全国性失业率上升。
关键词:
产业调整 中美贸易 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