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2)
- 2023(14833)
- 2022(12650)
- 2021(11800)
- 2020(10216)
- 2019(23703)
- 2018(23339)
- 2017(43915)
- 2016(23841)
- 2015(27163)
- 2014(27241)
- 2013(26639)
- 2012(25026)
- 2011(22655)
- 2010(22850)
- 2009(20826)
- 2008(20702)
- 2007(18571)
- 2006(16174)
- 2005(14660)
- 学科
- 济(103143)
- 经济(103039)
- 管理(63422)
- 业(60778)
- 企(48012)
- 企业(48012)
- 方法(44021)
- 数学(38600)
- 数学方法(38050)
- 中国(30488)
- 农(27720)
- 地方(25480)
- 财(23859)
- 业经(22112)
- 学(20554)
- 贸(19153)
- 贸易(19139)
- 农业(18764)
- 易(18510)
- 制(17096)
- 理论(16243)
- 融(15916)
- 金融(15913)
- 银(15913)
- 银行(15878)
- 和(15516)
- 行(15257)
- 技术(14784)
- 环境(14647)
- 务(14481)
- 机构
- 大学(339476)
- 学院(334243)
- 济(136626)
- 经济(133692)
- 管理(126736)
- 研究(116614)
- 理学(108416)
- 理学院(107103)
- 管理学(104940)
- 管理学院(104300)
- 中国(87172)
- 京(73169)
- 科学(71530)
- 财(62673)
- 所(58787)
- 农(56531)
- 中心(54280)
- 研究所(53215)
- 江(51718)
- 业大(49528)
- 财经(49277)
- 范(47770)
- 师范(47297)
- 北京(46642)
- 经(44620)
- 农业(44237)
- 院(41947)
- 经济学(41514)
- 州(41411)
- 师范大学(38116)
- 基金
- 项目(220291)
- 科学(173139)
- 研究(162940)
- 基金(157334)
- 家(136530)
- 国家(135338)
- 科学基金(115902)
- 社会(101778)
- 社会科(96499)
- 社会科学(96472)
- 省(87346)
- 基金项目(82618)
- 教育(76859)
- 自然(74079)
- 划(73821)
- 自然科(72386)
- 自然科学(72365)
- 自然科学基金(71011)
- 编号(67761)
- 资助(65041)
- 成果(56392)
- 发(51315)
- 重点(50105)
- 部(48734)
- 课题(47282)
- 创(45979)
- 大学(42905)
- 创新(42803)
- 科研(42474)
- 教育部(41802)
- 期刊
- 济(152090)
- 经济(152090)
- 研究(102335)
- 中国(72695)
- 学报(52245)
- 农(51584)
- 财(49006)
- 教育(48008)
- 科学(47363)
- 管理(46539)
- 大学(40723)
- 学学(36599)
- 农业(35434)
- 技术(31164)
- 融(30801)
- 金融(30801)
- 业经(25579)
- 经济研究(24383)
- 财经(23946)
- 图书(20675)
- 经(20616)
- 问题(20059)
- 业(19574)
- 统计(17127)
- 技术经济(16756)
- 贸(16442)
- 理论(15724)
- 版(15691)
- 策(15563)
- 科技(15255)
共检索到514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蕾钰 洪成文
基于InCItes数据,选取3所美国顶尖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与我国大陆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整体、专业及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学术环境、主要合著者及资助机构的指标来揭示真实差距及差距形成的原因。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大陆顶尖大学与美国顶尖公立大学在整体实力与分学科实力上还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正视差距,充满自信。在今后建设中需培育绝对优势学科;构建学科差异化激励机制;加强与实力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改良基金绩效评估与激励。
关键词:
InCites数据 一流学科 NCI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小天 彭小宝 刘继安 赵文华
大科学时代来临,科技创新模式开始转向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有组织科研模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科研创新团队成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从师承效应、培养机制、科研目标设置、构成结构、考核晋升机制、学术流动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七个方面对当代物理学领域3个顶尖团队进行具体案例阐述,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一流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机制模型,形成可供其他团队借鉴的经验,以期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打造更多一流科研创新团队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俞蕖
随着全球人才竞争加剧和人才流动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吸引和集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籍学者已经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有关调查数据,对中国顶尖大学的全职外籍学者群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中国顶尖大学的外籍学者集聚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集聚规模小、区域不均衡、工作年限短、流动率高等问题。同时,中国顶尖大学的外籍学者集聚发展处于逐步转型过程中,外部政策环境尚不成熟和大学自身治理的局限性制约了外籍学者的集聚进程,亟需国家和大学共同努力加快打破困境,更好地吸引和集聚全球优秀学术人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涂阳军 陈来
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和C9与5个顶尖大学群在世界大学排名18个指标上的得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C9与加拿大U15和德国Ec11大体处于同一位次,较接近英国RG24和澳大利亚Go8,但与美国Ivy8差距极大,"双一流"建设高校与5个顶尖大学群差距极大。(2)"双一流"建设高校和C9在2个指标上优势明显且优势在扩大,分别在5个和8个指标上有所进步,分别在10个和7个指标上有所下降,在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教师上仍未获得突破。(3)两者在论文数和社会服务方面显现出极强优势,但在《自然》和《科学》发文以及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校友指标上得分较低且增速较缓,两者的科研影响力仍较弱,国际化程度仍较低。文末针对国家与顶尖大学群的决策层提出了三点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锋亮 王云斌 王丹
大学基金会的建立与发展是大学和外部社会互动的产物,捐赠基金对一流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美两国顶尖大学基金会的投资方式与行为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我国大学基金会在投资方面受到更多的外部限制,投资方式较为单一,而从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基金会的投资限于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委托购买,而美国顶尖大学基金会的投资则更为灵活多样,由此也能得到更高的收益。基于此,本文建议为了促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建立起一流的大学基金会,这一方面需要改革现有的大学教育基金会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基金会本身迫切需要
关键词:
大学基金会 投资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培 郑忠 何德忠 李彦
根据ESI数据库2002年至2012年的数据,对C9高校和美、英、澳研究型大学群体ESI前1%学科的论文产出规模、影响力、学科结构等进行分析得出:C9高校的科学研究产出规模已超英、澳大学群体,学科影响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群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发展速度很快,且学科影响力发展速度高于规模发展速度。C9高校学科结构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差异较大,学科结构不均衡,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在国际上具有优势,生物、医学、空间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相对落后。
关键词:
ESI 大学群体 学科建设 计量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明 王兆虹
本文选取中美各9所顶尖大学作为考察对象,对中美顶尖大学在2006~2009年间科技产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顶尖高校发表SCI论文数逐年增加,与美国顶尖高校差距在逐步缩小;(2)我国顶尖高校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力在逐年提高,但与美国顶尖高校相比差距在扩大;(3)我国顶尖高校严重缺乏重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4)中国顶尖高校国际三大授权专利数逐年增加,与美国顶尖高校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顶尖大学 科技产出 比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垍 张艾敏 洪成文
中国大学近年来在科研能力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国家应有意平衡地区科研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学科发展。努力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建立全面的科研绩效衡量体系。随着国家科研投入逐渐加大,如何合理分配科研经费、如何有效评估投资结果、如何使科研绩效最大化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解决。自2010年来,政府将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高校教育、科研等活动提上议程,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总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相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建鑫
世界一流大学以拥有若干门一流学科为标志,而一流学科的形成往往以恰切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为前提。基于学科功能和属性的分类标准,以10所全球顶尖年轻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科分布结构、发展模式、特色战略和绩效特征四个方面,反映年轻顶尖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学术战略。研究表明,年轻大学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学术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前提是具有适切的学科布局及战略选择;促成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并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更可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学术制度的创新是大学走向卓越的永恒理念;后发型国家切勿盲目模仿成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照旭 李玲玲 蔡三发
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日本实施了一系列举措。2014年正式启动的"全球顶尖大学计划"是日本正在实施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性资助项目。入选的13所"顶级型"A类大学以跻身世界百强名校为目标,从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管理体制、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构建国际通用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科研管理机制等多个维度规划落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目标,并在2018年首次中期评估中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
日本 世界一流大学 全球顶尖大学计划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华 王艺蒙 刘进
【目的/意义】世界一流大学的统筹推进需要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状况进行比较。【设计/方法】以中美两国研究型高校本科学生学习投入状况为例,通过构建学业挑战、同伴学习、教学经验、校园环境四个维度和十个指标观测发现,二者在多元交流和学习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等。【结论/发现】因此,构建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模式、搭建以合作互动为目标的沟通交流平台和建立以学术提升为支撑的学习服务系统,则构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学习投入视角下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
“双一流”高校 本科生学习投入 国际比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华 刘苗苗
借助ESI数据库和InCites数据库从科研生产力和科研影响力两方面对中国"C9"联盟高校和澳大利亚"G8"联盟高校的学科进行评价。首先,采用ESI数据库分析"C9"和"G8"高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其次,借助InCites数据库分析高校学科的科研生产力和科研影响力;最后,从整体角度分析优势学科结构分布。研究显示:"C9"和"G8"高校分别有135和151个学科进入ESI前1%,"C9"高校科研生产力已超过"G8"高校,但科研影响力却与"G8"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同时"C9"和"G8"高校分别呈现出不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泊 陈红
本文以综合性世界大学排名的单项数据为参考,选出每个单项考量指标中各国排名前两名大学的数据进行分类比较,旨在分析各国顶尖大学在研究水平、师资力量、教育质量、教育国际化和社会影响力等五个方面之间的差异,并据此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及地区的顶尖大学建设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学排名 单项指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永华 伍宸 朱雪莉
对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5所英美顶尖大学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后发现,世界一流大学为保持既有竞争力,在制定战略时会做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承诺,并拥有兼具共性与个性的战略选择,同时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周全、具体的战略行动。战略承诺、战略选择与战略行动三者有机结合,各司其职而形成一个集价值坚守与实践导向的开放循环系统。英美顶尖大学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制定战略规划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英美顶尖大学 战略规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健 胡娟
优势学科的实力集中体现了一流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基于中美两国较为权威的学科评估数据,就高水平大学学科水平与布局结构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美国高校相对更为重视基础学科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的理科基础学科覆盖率比美国一流高校低12%,文科基础学科覆盖率低30%;美国一流大学应用学科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工学,中国高水平大学最为青睐的应用学科是商学和法学;从校均学科资源来看,中国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强势学科、顶尖学科比美国高校分别要低3.0个、2.5个和1.3个。在基础学科布局、学科厚度积累等方面中国高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优势学科建设 学科排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