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3)
2023(5813)
2022(4725)
2021(4337)
2020(3636)
2019(8553)
2018(8033)
2017(15409)
2016(7626)
2015(8780)
2014(8651)
2013(8722)
2012(8027)
2011(7210)
2010(7661)
2009(7653)
2008(6773)
2007(6113)
2006(5538)
2005(5457)
作者
(21427)
(17458)
(17426)
(16616)
(11319)
(8393)
(8071)
(7056)
(6659)
(6200)
(5983)
(5980)
(5710)
(5664)
(5460)
(5425)
(5260)
(5233)
(4975)
(4683)
(4363)
(4236)
(4060)
(4037)
(3980)
(3959)
(3922)
(3712)
(3547)
(3491)
学科
(35545)
经济(35516)
(27108)
金融(27108)
(24206)
(23464)
银行(23462)
(22896)
管理(21317)
(21081)
企业(21081)
中国(17479)
方法(14966)
数学(12850)
数学方法(12785)
(12179)
(11221)
中国金融(11173)
(10954)
贸易(10940)
(10735)
地方(8601)
业经(8453)
(7540)
(7253)
财务(7240)
财务管理(7230)
企业财务(6967)
(6791)
理论(6319)
机构
大学(112586)
学院(111601)
(57045)
经济(56048)
管理(42890)
中国(39406)
研究(38369)
理学(35817)
理学院(35518)
管理学(35230)
管理学院(35014)
(28081)
(22935)
财经(22197)
(20321)
(20263)
中心(20004)
金融(19984)
经济学(19863)
(19442)
银行(18772)
(18134)
经济学院(18048)
(17420)
科学(17397)
财经大学(16919)
(16031)
研究所(15942)
人民(15618)
北京(14999)
基金
项目(67027)
科学(53646)
研究(51996)
基金(50639)
(42433)
国家(42107)
科学基金(36907)
社会(35043)
社会科(33685)
社会科学(33676)
基金项目(25758)
(24250)
教育(22990)
资助(21636)
自然(21582)
自然科(21185)
自然科学(21182)
自然科学基金(20851)
编号(20503)
(20324)
成果(17286)
(15690)
国家社会(15294)
重点(15142)
(15010)
(14690)
教育部(14343)
(14216)
人文(13908)
课题(13903)
期刊
(60601)
经济(60601)
研究(39338)
(33915)
金融(33915)
中国(22115)
(21462)
管理(17296)
财经(12273)
科学(12048)
学报(11977)
(11599)
国际(11191)
经济研究(10609)
(10531)
(10033)
大学(10023)
学学(9507)
教育(8239)
业经(8226)
问题(8213)
技术(8062)
理论(7845)
世界(7010)
实践(6955)
(6955)
农业(6801)
中国金融(5845)
商业(5743)
技术经济(5377)
共检索到187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冠楠  项卫星  
通过构建纳入金融监管指标的金融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中美两国在金融国际竞争力上存在差距的制度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双边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监管约束。评价结果显示,在2010-2015年这一期间,中美两国的金融国际竞争力都有所提升但差距较大,且相差程度在样本年份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两国在金融法规及监管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冲突,由此强化了两国金融国际竞争力差距对双边金融市场开放的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以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开放,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应该利用在上海自贸区推行的金融改革试验,从总体上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水平;并且应该通过双边经济对话机制,增进两国之间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的认同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冠楠  项卫星  
通过构建纳入金融监管指标的金融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中美两国在金融国际竞争力上存在差距的制度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双边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监管约束。评价结果显示,在2010-2015年这一期间,中美两国的金融国际竞争力都有所提升但差距较大,且相差程度在样本年份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两国在金融法规及监管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冲突,由此强化了两国金融国际竞争力差距对双边金融市场开放的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以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开放,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应该利用在上海自贸区推行的金融改革试验,从总体上提升中国金融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静  
中国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后,国内金融机构将面临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文章在对我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时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美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占据强大技术优势,处于比较成熟和稳定的状态中,而我国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波动剧烈,竞争力非常低。若毫无保护地完全放开中国金融业,会极大地威胁到中国金融的安全。故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我国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稳步增强。宏观上需要科学控制金融市场自由化的进程,保证金融服务发展需要的开放和保护均衡的大环境;微观上,必须全面结合信息技术,提升金融部门的业务创新能力,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志伟  
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后将面临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竞争。本文分别从TC指数、RCA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对中美两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较低,且波动较大,而美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且处于稳定状态。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新飞   李嘉杰  
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金融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参与程度虽不断提升,但依然受限于金融市场软实力和硬实力不足,导致竞争力和影响力较弱。面对国际支付清算能力不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较少以及金融监管引领不够等挑战,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逐步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准入限制,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境内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科技应用,赋能金融产品和制度创新;提高风险防范精准度,保障金融稳定,从而不断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景华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也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全能银行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使发达国家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迅速提高。发达国家全能银行模式的金融竞争力和我国分业经营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现阶段,中资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金融监管机构维护金融业稳健运行的任务加重,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体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全球金融环境的剧变及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缓慢是制约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借鉴国际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改变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保险业及证券业,以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提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谌新民  
近年来金融风波发生在经济增长较快和开放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其深层原因是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存在缺陷,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不快。防范金融风险的治本方法是提高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依靠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小鹰  
本文通过对传统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以及对国外学者就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对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理解:一个有竞争力的金融体系不仅仅要求金融市场运行顺畅,能够促进资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有效分配,更为重要的是将其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后,它要能够比其他金融体系更具有增长潜力。因此,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应该将金融市场本身、微观企业基础和宏观经济环境三者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随着世界服务贸易结构的日益优化,金融服务在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将日益增强。因此,加强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应加强金融服务贸易统计工作,全面贯彻"走出去"战略,积极承接金融外包业务,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车文立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商品、资金、人才和信息的跨国流动成为连接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也被提上日程,不少国家相继不同程度地开放了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雷欢  何元贵  
加拿大是西方7大工业国和世界10大贸易国之一,该国每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到GDP的10%以上。但加拿大金融服务贸易对全国GDP的贡献不大。在分析加拿大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运用TC指数、RCA指数等国际竞争力指标,将加拿大与英国、美国、中国、印度等10个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加拿大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并深入分析了加拿大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原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丹  杨薇  
文章利用时序数据,分别从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概况、TC指数、RCA指数、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对中国与韩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长期滞后,虽然近十年来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同韩国相比尚有明显的差距。韩国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可成为我国发展金融服务贸易的借鉴对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暮红  
在国家服务贸易体系中,金融服务贸易是关键的构成因素,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推动着其他服务贸易不断向前发展。文章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相对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金融服务竞争力,分析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并提出了提高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建议:优化金融资产质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调整人力资本结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任剑婷  刘苏  
本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来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同时与英国、美国和日本进行了比较,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定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桂良  
本文从进出口规模、贸易顺差、地区结构、行业结构等角度分析香港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并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三个指标,对香港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港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位居亚洲乃至世界前列,但与英国、美国和卢森堡等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其投资银行服务的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实证结论,文章提出进一步提升香港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