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3)
- 2023(7744)
- 2022(6795)
- 2021(6265)
- 2020(5561)
- 2019(13024)
- 2018(12761)
- 2017(25424)
- 2016(13870)
- 2015(15677)
- 2014(16042)
- 2013(16049)
- 2012(15182)
- 2011(13806)
- 2010(13942)
- 2009(12897)
- 2008(13173)
- 2007(12046)
- 2006(10195)
- 2005(9257)
- 学科
- 济(61799)
- 经济(61748)
- 业(37618)
- 管理(36854)
- 方法(32269)
- 企(30129)
- 企业(30129)
- 数学(28493)
- 数学方法(28250)
- 贸(20996)
- 贸易(20989)
- 易(20367)
- 财(16679)
- 农(15818)
- 中国(14339)
- 学(13536)
- 地方(12174)
- 制(11719)
- 业经(11277)
- 务(10898)
- 财务(10881)
- 财务管理(10852)
- 企业财务(10259)
- 农业(9902)
- 银(9509)
- 银行(9481)
- 融(9330)
- 金融(9328)
- 出(9075)
- 行(8990)
- 机构
- 大学(210318)
- 学院(208792)
- 济(91238)
- 经济(89479)
- 管理(77028)
- 研究(71957)
- 理学(66888)
- 理学院(66098)
- 管理学(64920)
- 管理学院(64528)
- 中国(52737)
- 科学(44572)
- 京(43642)
- 财(40516)
- 农(39033)
- 所(37675)
- 研究所(34417)
- 财经(32961)
- 业大(32955)
- 中心(32610)
- 农业(31231)
- 江(31042)
- 经(29901)
- 经济学(29379)
- 北京(27100)
- 经济学院(26945)
- 范(26429)
- 师范(26110)
- 院(25617)
- 财经大学(24504)
- 基金
- 项目(137972)
- 科学(107469)
- 基金(100807)
- 研究(97532)
- 家(88803)
- 国家(88147)
- 科学基金(73926)
- 社会(61731)
- 社会科(58700)
- 社会科学(58680)
- 基金项目(53369)
- 省(53245)
- 自然(48425)
- 自然科(47310)
- 自然科学(47292)
- 自然科学基金(46487)
- 划(45286)
- 教育(45144)
- 资助(42321)
- 编号(38675)
- 重点(31779)
- 部(31633)
- 成果(31555)
- 发(29867)
- 创(28253)
- 科研(27343)
- 教育部(26831)
- 课题(26627)
- 创新(26583)
- 性(26341)
共检索到299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志勇 官皓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顺差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较大阻碍,理性地分析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成因已渐显迫切。本文从中美贸易顺差的规模和结构入手,详细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结构性成因,得出中美贸易顺差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平衡的结论,从而两国应该以正确且双赢的态度来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文章认为,要素禀赋理论肯定了各国发挥比较优势所能给自己所带来的福利的改善。中美的贸易顺差,从长远来看,它不仅有利于中国充分发挥其劳动丰裕国的优势,增进就业并推动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有利于美国将其国内有限的资源应用到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顺差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蒲华林 张捷
持续的中美贸易顺差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和东亚诸国的产业升级以及对华产业转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的转移所导致的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产品内贸易与中美贸易顺差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是产生中美之间结构性贸易顺差的根源。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顺差 产品内分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维 张群
一、中国贸易顺差的规模及其结构性特征从1994年到2005年,我国经常项目实现了12年的顺差,2001年,经常项目顺差174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1607亿美元,增加了8倍。贸易项目也持续了12 年的顺差,尤其是近年来,贸易顺差出现异常变化,总额大幅增加,2005年突破历史记录,达到910.8亿美元。货物贸易迅猛发展,从1997年到2005年,货物贸易顺差额从462.2亿美元急剧上升到1018.8亿美元, 出口额从1826.7亿美元上升到7620亿美元,出口占 GDP的比重从20.2%上升到34%,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从1997年的3.4%上升到2004年的6.5%, 在全球贸易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费广平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及其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贸易顺差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分析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贸易顺差对汇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但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相对较小,我国贸易顺差和汇率受国际经济冲击影响较大,"8?11汇改"结构性特征对贸易顺差和汇率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快推进外贸供给侧改革,有效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不断提升汇率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人民币汇率 汇率波动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费广平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及其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贸易顺差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SVAR模型,研究分析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贸易顺差对汇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但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相对较小,我国贸易顺差和汇率受国际经济冲击影响较大,"8?11汇改"结构性特征对贸易顺差和汇率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快推进外贸供给侧改革,有效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不断提升汇率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人民币汇率 汇率波动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吴宏
针对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问题,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此外,中美贸易顺差在短期还是主要取决于当前贸易收支的现实情况,而中长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即使美国贸易收支出现改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细芳 叶全良
本文利用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美贸易顺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运用历史路径法则,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经贸关系为参照,探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实质,继而对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宇
文章讨论了我国贸易顺差与我国以廉价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之间的关系,认为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以廉价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或者缓解贸易顺差,需要提升我国的要素禀赋,以更高级的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参与国际产品价值链的更高级阶段,从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环节。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要素分工 贸易顺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敬峰
通过对有关贸易理论和我国贸易发展现实的分析,说明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及其影响。指出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加大进口规模,以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为目标,并以此目标来调整相关的贸易政策。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 重商主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文涛
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贸易规模达到 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在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出现的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现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婧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扩大的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促成近年来诸多的贸易摩擦,使我国对外贸易环境趋紧。本文通过贸易差额系数和贸易差额构成系数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对我国近十年贸易顺差的变化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从而对其变动的路径和现状得出一个更加客观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 贸易顺差 规模 结构 合理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毅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特征并对贸易顺差的未来演变做出展望。通过对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产生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未来做出了预测,计量工具所给出的预测是贸易顺差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国际比较以及针对我国现实的分析也给出了同样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产品内分工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树理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之久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形成贸易顺差持久的根源所在。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琼 齐源
文章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的三个阶段,分析近几年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征。据此认为,我国贸易顺差实际是一种"转移顺差",是国际间产业转移以及资本项目顺差隐形转移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劳动力价格、国内产能过剩及内需不足、配额限制取消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从顺差总量、贸易不平衡度以及顺差与GDP之比的国际比较上看,中国贸易顺差并不像一些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严重。
关键词:
贸易顺差 贸易结构 贸易差额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元旭 金伦希
随着韩中两国经济交流的加深,两国在对方对外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自2003年起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而韩国目前也已经是中国第二大进口对象国和第四大出口对象国,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稳定增长,其中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也一直较快增长。然而自2006年开始,这一贸易顺差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发现造成这一负增长态势主要来自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带来的出口效应减弱、中国本土产品复进口的替代效应、中国原材料及零部件自给率提高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对我国应对中韩贸易逆差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