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8)
2023(9472)
2022(8498)
2021(8101)
2020(6759)
2019(15927)
2018(16052)
2017(31357)
2016(16797)
2015(19019)
2014(19074)
2013(18949)
2012(17222)
2011(15551)
2010(15250)
2009(13745)
2008(13236)
2007(11204)
2006(9770)
2005(8369)
作者
(47539)
(39236)
(38908)
(37079)
(25036)
(18748)
(17837)
(15590)
(14848)
(13853)
(13477)
(12959)
(12312)
(12217)
(12110)
(11831)
(11769)
(11726)
(11201)
(11084)
(9716)
(9527)
(9341)
(8826)
(8664)
(8661)
(8634)
(8599)
(7783)
(7685)
学科
(65976)
经济(65910)
管理(45955)
(42814)
(36286)
企业(36286)
方法(34047)
数学(29260)
数学方法(28963)
(21695)
贸易(21682)
(21044)
(15938)
中国(15502)
(14885)
业经(14094)
(13824)
地方(13578)
理论(12308)
(10696)
农业(10318)
技术(10126)
环境(10105)
(10087)
(9888)
财务(9831)
财务管理(9815)
企业财务(9170)
(9095)
银行(9063)
机构
大学(236984)
学院(234676)
管理(96478)
(95335)
经济(93295)
理学(84455)
理学院(83585)
管理学(82200)
管理学院(81811)
研究(76100)
中国(56189)
(49660)
科学(46726)
(40594)
(37264)
业大(34609)
研究所(34269)
中心(34268)
(33783)
财经(33705)
(31547)
北京(31197)
(30741)
(30313)
师范(30075)
经济学(28158)
(27838)
农业(26612)
(26537)
经济学院(25680)
基金
项目(165357)
科学(129208)
研究(122245)
基金(119946)
(103541)
国家(102713)
科学基金(88250)
社会(75603)
社会科(71722)
社会科学(71703)
基金项目(64582)
(63639)
自然(57878)
自然科(56498)
自然科学(56488)
教育(55475)
自然科学基金(55451)
(53571)
编号(50497)
资助(49991)
成果(40434)
(36754)
重点(36308)
(34577)
(34306)
课题(33737)
创新(31909)
教育部(31751)
科研(31751)
项目编号(31446)
期刊
(97628)
经济(97628)
研究(69327)
中国(37756)
学报(35591)
管理(33565)
科学(32669)
(29981)
(28125)
大学(26938)
学学(25288)
教育(24369)
农业(21702)
(20771)
金融(20771)
技术(19176)
经济研究(16626)
业经(16096)
财经(15404)
(14832)
问题(13989)
图书(13261)
国际(13040)
(12972)
理论(12577)
实践(11781)
(11781)
科技(11395)
商业(11037)
技术经济(10929)
共检索到330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根据经典汇率理论解释,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中美贸易逆差会逐步缩减,而中美贸易实践却不是这样。本文利用2005-2010年月度数据对中美贸易逆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民币汇率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一个次要的影响因素,不是主要原因。产生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之间悖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长期的出口限制,影响了美国企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新国际分工体系下形成的中国加工贸易方式是另一个次要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1998 年 ~2003 年月度数据计量表明,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依据美中两国月度统计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由此,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美中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原料制品、机械与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贸易上,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易耗性产品对美贸易上发挥出比较优势,而美国在高技术产品对华贸易上由于出口管制政策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政策建议是,美国要想缩减美中贸易逆差,就必须逐步取消在高技术产品贸易上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对于中国来说,在鼓励出口的同时,应重视从美进口,采取以出口带动进口,以进口促进出口的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红枫  
美中持续的贸易逆差使人民币遭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1985年至2009年月度数据的计量结果表明,美中贸易逆差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2005年7月汇改之后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开始出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中美贸易差额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但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却不会引起中美贸易差额的变化,因此人民币汇率仍然并非导致中美贸易差额的真正原因。除此之外,对美中商品分类贸易顺差和逆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真正原因是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易耗性产业上所发挥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在土地密集型等产业上的顺差则表明美国可以通过发挥其在土地及高新技术等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来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锡泉  
本文从中国和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数据和人民币汇率这一全新的视角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及人民币升值能否有效改善贸易收支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基于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而基于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且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能够有效改善美中贸易赤字。但进一步的短期误差修正模型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美中贸易逆差。相应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显示,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对改善美中贸易逆差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一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改善贸易收支的理论在我国并不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钟武台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的关系,进而提出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之间的逻辑悖论关系,然后在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基础上,从市场势力和跨国公司行为、通胀环境、央行货币政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人民币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要缓解中美贸易失衡,美国应改善内部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中国也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锦锋  
随着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问题逐渐成为中美贸易中的一个敏感话题。文章从中美贸易逆差现状入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逆差的影响,认为现行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激化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因素,现行人民币汇率符合两国的利益要求。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穆良平  张静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龙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迅速增加,但随之也出现了进口和出口人民币结算较严重的失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心颖  
文章根据1983~2009年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和同期美国的就业人数的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脉冲函数以及方差分解对中美贸易与美国就业数量的关系做长期动态分析,得出当前中美贸易的逆差局势不仅为美国加快产业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而且对美国总体就业稳定增长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结论。美国将近年失业形势恶化归咎于对中美贸易逆差过大,与事实不符,其失业率攀升应从本身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找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振宇  
自从1989年以来,中美关系一直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低潮,中美经贸关系也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各种贸易磨擦此起彼伏。关于最惠国待遇的争论,直到现在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特殊301调查,市场准入问题的301调查以及纺织品贸易协议的谈判等不时地把两国推向贸易战的边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除了政治因素外,还有一个经常在起作用的因素,这就是所谓中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小兵  
本文从中国银行信贷和海外上市公司融资额两股资本流变化对中美贸易逆差影响的新角度,分析了中美贸易逆差未来的可持续性问题。文章揭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了中国目前的资本流变化是维持中美贸易逆差上升原因之一的结论,并据历史经验等分析方法,预计了资本项目的开放对美国目前以资本顺差融资高消费这一循环过程将有平缓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本文从未来投资者投资偏好的转向,及公债供应国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行为逆转两方面分析了中国政府对美国公债的购买这一投资策略的可持续性。文章最后从国际合作、共赢、共荣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突破口。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汝岱  
刚才金司长对中美贸易问题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我们的研究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类似的问题,希望能对金司长的发言做一些有益的补充。我汇报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讨论中美贸易的几个特点,我们在分析整个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和对外竞争力的基础上总结出中美贸易一些较为特殊之处;另一方面针对中美贸易统计数据的巨大差距,我们考虑到香港的转口贸易对中美两国双边贸易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有祥  
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的互补性很强,发展中美经贸合作能够实现互利双赢的目标。造成目前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美之间在贸易问题上产生分歧甚至发生纠纷也是正常的。只要双方采取建设性的态度,不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积极主动地加以协调,中美之间就能避免造成两败俱伤的贸易战,使中美经贸关系的良好势头得以保持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