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3)
2023(8371)
2022(7064)
2021(6873)
2020(5661)
2019(13299)
2018(12917)
2017(25294)
2016(13325)
2015(14992)
2014(14694)
2013(14745)
2012(14046)
2011(12964)
2010(13177)
2009(12302)
2008(12358)
2007(10885)
2006(10011)
2005(9326)
作者
(36624)
(30525)
(30506)
(29336)
(19810)
(14551)
(13924)
(11987)
(11699)
(11055)
(10586)
(10092)
(10029)
(9942)
(9911)
(9513)
(9303)
(8805)
(8774)
(8529)
(7971)
(7472)
(7375)
(6915)
(6914)
(6815)
(6734)
(6427)
(6114)
(6070)
学科
(61774)
经济(61724)
(37810)
管理(37485)
(30459)
企业(30459)
方法(25833)
(22967)
贸易(22955)
数学(22679)
数学方法(22466)
(22398)
中国(20360)
(16783)
(15297)
(13234)
(12595)
业经(12016)
地方(11712)
(10678)
银行(10672)
(10417)
(10393)
农业(10378)
关系(10003)
(9720)
金融(9720)
(9554)
(9064)
(8473)
机构
大学(196617)
学院(195804)
(99281)
经济(97769)
管理(74391)
研究(74317)
理学(63453)
理学院(62779)
管理学(62109)
管理学院(61707)
中国(58318)
(44249)
(41526)
科学(38677)
(36413)
财经(34947)
研究所(32791)
经济学(32346)
(32017)
中心(31780)
经济学院(29162)
(28294)
北京(27130)
(27005)
(26296)
财经大学(25965)
(24686)
师范(24519)
(22639)
业大(22271)
基金
项目(122177)
科学(98361)
研究(93454)
基金(92294)
(79329)
国家(78746)
科学基金(67305)
社会(63027)
社会科(60117)
社会科学(60108)
基金项目(46460)
(42901)
教育(42348)
自然(40223)
资助(39716)
自然科(39305)
自然科学(39297)
自然科学基金(38694)
(37291)
编号(36163)
成果(30756)
(30017)
重点(27807)
(27751)
国家社会(27414)
中国(27138)
教育部(26484)
课题(25796)
人文(25129)
(25095)
期刊
(109600)
经济(109600)
研究(67938)
中国(36876)
(31730)
管理(29550)
科学(25417)
(24116)
学报(23699)
(22196)
金融(22196)
经济研究(20518)
(20018)
大学(19317)
国际(18180)
学学(18080)
财经(18080)
教育(18068)
农业(16587)
业经(16242)
问题(15842)
(15785)
技术(15379)
世界(13854)
技术经济(10338)
(9495)
(9334)
贸易(9334)
统计(9251)
商业(9231)
共检索到307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连祺  
在中美贸易谈判诸多研究领域中,有关谈判分析框架和谈判权力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空白。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谈判理论的片面和狭隘易使中方陷入被动、不利的境地。针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复杂多变性和互动性,本文提出谈判权力结构是影响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重要因素,并依据三层博弈分析框架来解读中美贸易谈判的全貌,进而指出中美贸易谈判是涉及"国际—国内—决策者"三层博弈之间互动的过程,谈判结果是国际权力结构、国内获胜集合与决策者认知交互作用的产物。通过构建中美贸易谈判模型,归纳出整体权力并非谈判方的权力来源,特定议题权力才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因素,并且国内获胜集合和决策者认知的变化都会引起权力结构的改变,信任更可能主导谈判进程和结果。鉴于谈判权力对谈判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坚持策略、议题关联、改变对方的获胜集合等方法增强中国谈判权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汤洪宇  
本论文运用TC和Ckij指数计量模型,对中澳两国服务贸易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中澳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中的策略选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袁晓莉  王威  
2012年中日韩三国已达成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共识,服务贸易将是谈判的重点领域,本论文运用RCA指数计量模型,对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竞争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日韩两国相比,中国在旅游业和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在运输、建筑、金融、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等方面则表现出竞争弱势。因此,中国在中日韩自贸区服务贸易谈判中,应据理以争,对中国处于弱势的服务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而对中国具备优势的服务业,应尽可能争取日韩两国对中国最大程度地开放相关市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杨  张汉林  
多边贸易谈判是多方参与、多阶段性竞争与合作的博弈过程。在多边贸易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成员由于存在较大的实力差距而处于不利地位。本文首先阐释了多边贸易谈判的本质,总结了发展中国家成员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博弈历程,剖析其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迁,并提出其参与多边贸易谈判的博弈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武雅斌  张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引发广泛关注,推动国际范围内关于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讨论不断走向深入。过去几十年中,环境议题在多边贸易谈判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已成为新一轮国际贸易谈判中的新热点。当前,中国已是贸易大国,是多边和区域贸易谈判的重要参与者。尽管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环境议题谈判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本文从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光溪  贾秀英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晶滢  陈奕平  
作为美国工人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者,美国工会是重要的政治参与者,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决策和国际经贸谈判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尽管近年来工会的会员率有所下降,但其政治影响力不容忽视。自就任美国总统后,拜登将自己定位为几十年来最支持工会的总统,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工人权益和工会组织权的劳工政策,致力于以工会复苏来重塑中产阶级社会,以劳工权益保护来打造“国际人权联盟”,进而确保其在中美博弈中的优势地位。就目前而言,拜登政府主要将其劳工政策与工会复苏、基础设施建设和中美竞争联系起来,这将对未来的中美经贸谈判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庄芮  郑学党  
中日韩FTA首轮谈判已于2013年3月完成,在后续进程中,货物贸易将是谈判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有必要明晰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状况。文章运用出口相似度(ESI)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CA)指数等,测度评价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关系、贸易竞争强度和贸易竞争力。结果显示,日韩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两国可贸易产品重叠度高,尤其机电产品是日韩在中国市场竞争程度最强的产品,也是日韩同具竞争优势的产品。基于这些分析,文章从中日韩FTA货物贸易谈判角度,对中国恰当把握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最近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代表团访美,预示着新一轮回合的中美经贸磋商正式启动。但是,磋商能否为几个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降温,并成为一个"转折点",还有很大不确定性。过去几个月,特朗普政府加紧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施压,从最初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面板、钢铁和铝加征关税,到对1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提出限制中国在美投资,再到进一步升级到芯
关键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琴  
WTO服务贸易谈判自开启以来,历经波折、进展缓慢、收获不丰。一揽子承诺的谈判原则、服务贸易谈判自身的复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歧与利益冲突较大是影响谈判进程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危机中,对于WTO服务贸易谈判而言,既是威胁,又是机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邢晓荣  王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建立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贸易谈判节奏加快,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同时历时10余年的多哈回合谈判分歧依旧,止步不前。区域贸易谈判快速发展是否会替代目前陷入停滞的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谈判如果失败是否会有损现有多边贸易体制;在当前形势下农业在多双边谈判中的应如何处置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以便做好下一步农业谈判和农业贸易工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中美  
中国纺织品与服装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已经引发了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对这种增长须深入思考。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进口国家的外部压力;二是来自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内部需求。对政府而言,目前关键的工作是:不只是增加出口的配额,而且必须提高出口的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磊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皞  
针对目前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双边(诸边)合作和发展中国家的不断边际化问题,通过从国家和议题的视角对多边贸易谈判中的政策协调与交易进行分析,指出国际经济领域将长期表现为多边合作和双边(诸边)合作的并行发展,建议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谈判议题的互换来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皞  
针对目前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双边(诸边)合作和发展中国家的不断边际化问题,本文分别从国家和议题的视角对多边贸易谈判中的政策协调与交易进行了分析,指出国际经济领域将长期表现为多边合作和双边(诸边)合作的并行发展,建议发展中国家应充分利用谈判议题的互换来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