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7)
2023(2690)
2022(2389)
2021(2143)
2020(1933)
2019(4716)
2018(4499)
2017(8598)
2016(4124)
2015(4563)
2014(4470)
2013(4331)
2012(4182)
2011(3920)
2010(4099)
2009(3778)
2008(3864)
2007(3326)
2006(3106)
2005(2946)
作者
(11863)
(10137)
(9772)
(9428)
(6460)
(4774)
(4645)
(3881)
(3736)
(3642)
(3447)
(3337)
(3228)
(3174)
(3144)
(3094)
(2914)
(2880)
(2870)
(2764)
(2581)
(2545)
(2399)
(2294)
(2168)
(2152)
(2080)
(2046)
(2032)
(1980)
学科
(19947)
经济(19934)
(16232)
贸易(16221)
(15730)
管理(8463)
方法(8080)
(7472)
关系(7258)
数学(6356)
数学方法(6241)
(6070)
企业(6070)
(5707)
(5189)
出口(5187)
出口贸易(5186)
中国(4764)
地方(4461)
对外(4427)
(4350)
国际(4174)
(3791)
理论(3616)
贸易关系(3564)
业经(3355)
概况(3319)
(3313)
各国(3296)
国际贸易(3281)
机构
大学(61202)
学院(59810)
(30461)
经济(30040)
研究(24018)
管理(19939)
中国(17289)
理学(16835)
理学院(16647)
管理学(16271)
管理学院(16161)
(13217)
(12617)
科学(12479)
(12196)
研究所(10849)
(10031)
经济学(9787)
财经(9775)
中心(9709)
(9694)
(9371)
(9087)
经济学院(8927)
(8853)
北京(8502)
业大(7844)
(7779)
师范(7723)
农业(7577)
基金
项目(37131)
科学(28632)
研究(27854)
基金(27263)
(24084)
国家(23926)
科学基金(19418)
社会(17882)
社会科(17109)
社会科学(17106)
基金项目(13539)
(13143)
教育(12657)
资助(11671)
自然(11654)
自然科(11413)
(11410)
自然科学(11408)
自然科学基金(11181)
编号(11016)
成果(9519)
(8718)
重点(8704)
(8350)
中国(7927)
国家社会(7886)
课题(7778)
教育部(7658)
(7580)
大学(7459)
期刊
(32909)
经济(32909)
研究(21497)
中国(13059)
(11440)
国际(10202)
学报(9561)
(9316)
(8766)
管理(8385)
科学(8146)
大学(7673)
经济研究(7205)
教育(7041)
学学(6976)
问题(5951)
农业(5828)
(5766)
贸易(5766)
世界(5186)
(5178)
金融(5178)
国际贸易(5000)
业经(4978)
财经(4856)
技术(4766)
经贸(4434)
(4314)
(3841)
商业(3628)
共检索到101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最近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代表团访美,预示着新一轮回合的中美经贸磋商正式启动。但是,磋商能否为几个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降温,并成为一个"转折点",还有很大不确定性。过去几个月,特朗普政府加紧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施压,从最初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面板、钢铁和铝加征关税,到对1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提出限制中国在美投资,再到进一步升级到芯
关键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连祺  
在中美贸易谈判诸多研究领域中,有关谈判分析框架和谈判权力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空白。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谈判理论的片面和狭隘易使中方陷入被动、不利的境地。针对中美贸易谈判的复杂多变性和互动性,本文提出谈判权力结构是影响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重要因素,并依据三层博弈分析框架来解读中美贸易谈判的全貌,进而指出中美贸易谈判是涉及"国际—国内—决策者"三层博弈之间互动的过程,谈判结果是国际权力结构、国内获胜集合与决策者认知交互作用的产物。通过构建中美贸易谈判模型,归纳出整体权力并非谈判方的权力来源,特定议题权力才是影响谈判结果的关键因素,并且国内获胜集合和决策者认知的变化都会引起权力结构的改变,信任更可能主导谈判进程和结果。鉴于谈判权力对谈判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坚持策略、议题关联、改变对方的获胜集合等方法增强中国谈判权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琴  
WTO服务贸易谈判自开启以来,历经波折、进展缓慢、收获不丰。一揽子承诺的谈判原则、服务贸易谈判自身的复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歧与利益冲突较大是影响谈判进程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危机中,对于WTO服务贸易谈判而言,既是威胁,又是机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华容  
世界贸易额增长与构成的变化表明,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服务贸易将成为正在启动的新一轮WTO谈判的焦点与核心话题。全面评析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研判新一轮WTO服务贸易谈判的发展走势,合理确定我国在谈判中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树立中国在WTO中的形象,争取在世界市场上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并可适度保护和加快促进相对落后的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邢晓荣  王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建立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贸易谈判节奏加快,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同时历时10余年的多哈回合谈判分歧依旧,止步不前。区域贸易谈判快速发展是否会替代目前陷入停滞的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谈判如果失败是否会有损现有多边贸易体制;在当前形势下农业在多双边谈判中的应如何处置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以便做好下一步农业谈判和农业贸易工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峰  肖光恩  
本文针对WTO多边贸易谈判中出现的非贸易议题进行论述,首先介绍了非贸易议题的产生与发展,并分析了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对这议题的立场,最后就发展中成员如何应对非贸易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先堃  
在当前中美贸易谈判中,美国提出的"核查和执行机制"成为焦点问题之一。但是,下一步如中美达成协议,其核查和执行机制很难纳入多边,中美也无法签署双边任何经贸合作协定或自贸协定并包括这样的机制。为此,中美必须跳出当前双边贸易冲突的狭窄框架,着眼于国际经贸治理框架的大局和中美经贸合作的长远发展,来考虑中美之间经贸合作的长期机制性安排,并从中设计下一步中美协议的核查和执行机制。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晶滢  陈奕平  
作为美国工人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者,美国工会是重要的政治参与者,在美国的政治经济决策和国际经贸谈判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尽管近年来工会的会员率有所下降,但其政治影响力不容忽视。自就任美国总统后,拜登将自己定位为几十年来最支持工会的总统,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工人权益和工会组织权的劳工政策,致力于以工会复苏来重塑中产阶级社会,以劳工权益保护来打造“国际人权联盟”,进而确保其在中美博弈中的优势地位。就目前而言,拜登政府主要将其劳工政策与工会复苏、基础设施建设和中美竞争联系起来,这将对未来的中美经贸谈判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房东  
世贸组织新一轮多边服务贸易谈判主要围绕着规则的制订和具体承诺的“要价和出价”两个方面展开,没有突破《服务贸易总协定》现行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原则。我们应基于对服务贸易自由化整体趋势及自身情况的基本认知来确立中国在谈判中的基本立场,并通过对主要谈判议题的准确把握进一步明确在具体问题上的立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若思  
与货物贸易自由化一样,服务贸易自由化旨在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达到扩大贸易、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目的。参与服务贸易的各个服务部门具体体现为有着本质区别的各种社会活动,不同的活动履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仁康  
WTO第五次部长级会议未能取得成果 ,直接原因是发达国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在农业问题和“新加坡议题”上分歧严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而实际上这只是新一轮谈判所面临的种种难题的反映。从更深层原因来看 ,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存世界经济政治体系的种种内在矛盾。坎昆会议的失败 ,将会产生十分复杂的、又具有长远性的影响。展望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前景 ,既不必过于悲观 ,又必须充分估计到谈判的曲折性和成果的有限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海米·扎布卢多斯基·库珀  塞尔吉·戈麦斯·劳拉  靳航  
国际贸易谈判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正面临危机,由此导致的谈判真空期正在被区域贸易谈判来弥补。至少从中短期来看,区域贸易谈判的结果将极大地影响国际贸易的未来发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由于其经济及战略上的重要性备受关注;但同时,多哈回合谈判能使全球国际贸易发展更上一层楼,因此也不应被抛弃。WTO与多哈谈判僵局WTO是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关贸总协定(GATT)——WTO的前身,曾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中美  
中国纺织品与服装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已经引发了欧盟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对这种增长须深入思考。中国纺织业正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来自进口国家的外部压力;二是来自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内部需求。对政府而言,目前关键的工作是:不只是增加出口的配额,而且必须提高出口的质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近年,新加坡积极与美、日、澳、新、加、墨等国展开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并已与新西兰和日本正式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新加坡加速双边贸易自由化,主要是八千球多边与双边贸易自由化浪潮下该日积极调整对外经贸战略的重要措施,而其自由商港和城市国家的地位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使得未来区域内经济合作与贸易自由化的模式更趋错综复杂和丰富多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