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2)
- 2023(6929)
- 2022(5906)
- 2021(5643)
- 2020(4552)
- 2019(10524)
- 2018(10298)
- 2017(20559)
- 2016(11091)
- 2015(12085)
- 2014(12257)
- 2013(11957)
- 2012(11333)
- 2011(10363)
- 2010(10680)
- 2009(9641)
- 2008(9774)
- 2007(8702)
- 2006(7825)
- 2005(7153)
- 学科
- 济(40430)
- 经济(40379)
- 管理(29055)
- 业(28163)
- 企(22104)
- 企业(22104)
- 贸(19685)
- 贸易(19675)
- 易(19167)
- 方法(17552)
- 数学(15139)
- 数学方法(14904)
- 农(12128)
- 财(11961)
- 中国(11177)
- 制(9333)
- 策(9025)
- 银(8618)
- 银行(8608)
- 业经(8458)
- 融(8382)
- 金融(8382)
- 行(8299)
- 地方(8195)
- 出(7958)
- 学(7901)
- 农业(7377)
- 关系(7166)
- 理论(6970)
- 务(6894)
- 机构
- 学院(154865)
- 大学(153647)
- 济(70062)
- 经济(68568)
- 管理(56237)
- 研究(55973)
- 理学(47612)
- 理学院(47085)
- 管理学(46344)
- 管理学院(46038)
- 中国(43929)
- 财(33934)
- 京(31362)
- 科学(31216)
- 所(28433)
- 财经(26094)
- 研究所(25581)
- 中心(25565)
- 农(24322)
- 江(23790)
- 经(23702)
- 经济学(22120)
- 院(20360)
- 范(20339)
- 师范(20173)
- 经济学院(20037)
- 业大(19975)
- 北京(19843)
- 财经大学(19267)
- 州(19153)
- 基金
- 项目(97303)
- 科学(76463)
- 研究(73449)
- 基金(70751)
- 家(61269)
- 国家(60762)
- 科学基金(51067)
- 社会(46493)
- 社会科(44210)
- 社会科学(44201)
- 省(36538)
- 基金项目(35738)
- 教育(33957)
- 自然(31906)
- 划(31436)
- 自然科(31178)
- 自然科学(31170)
- 自然科学基金(30639)
- 资助(30595)
- 编号(29864)
- 成果(25847)
- 部(22759)
- 重点(22071)
- 性(21541)
- 发(21353)
- 课题(21273)
- 创(20121)
- 教育部(19684)
- 国家社会(19230)
- 人文(18967)
共检索到243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伯娜
金融危机之后,中美贸易顺差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借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益增加。此背景下,准确测度中美贸易收支的人民币汇率弹性,关系"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的选择。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对美国进口与人民币汇率不相关。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应该顶住外部压力,尽可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促进贸易、就业和经济增长;对美国来说,人民币汇率不是其贸易逆差的根源,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只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并不能缓解其逆差状况,过度和偏激地施压人民币升值实非明智之举。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人民币 汇率弹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大平 汤玉刚
如果汇率变动不传递给进出口价格,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汇率变动也不能影响进出口。本文通过将汇率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分解为汇率的价格效应和数量效应,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汇率传递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关系,重新构造了贸易收支改善的汇率弹性条件。然后用中国2005-2009年分类商品的月度面板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各类商品进出口的价格效应、数量效应和贸易收支效应,以便理解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过程和机制。
关键词:
人民币 贸易收支 价格效应 数量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紫文
中美贸易差额在急剧增加,而美国认为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的,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2000-2009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中国对美国进口的人民币汇率没有相关性的结论。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人民币 汇率弹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洁 朱迦迪 徐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统生 涂远芬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及其相关检验估计了中国1994~2005年贸易弹性,并对中国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目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进出口贸易需求关于汇率弹性都是缺乏弹性的,而出口需求关于国外收入和世界价格弹性的绝对值都大于2,进口的国内收入弹性稍大于1,因此,仅靠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很难缩小贸易顺差。
关键词:
向量自回归(VAR) 贸易弹性 汇率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方法估算了中国的贸易收支方程、出口需求方程和进口需求方程,计量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进出口需求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同时还在中国贸易收支VA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汇率、国内实际收入以及外国实际收入冲击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程度。检验结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弹性较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很小,这与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不相适应,汇率政策理应成为中国调节外部经济的重要工具,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必须改革。
关键词:
协整检验 汇率弹性 收入弹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君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下,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中国的对外贸易又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美国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不仅对各自的经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关于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研究表明,改善中美贸易收支的关键在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
净出口 汇率改革 汇率弹性 收入弹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以中国两个最大贸易伙伴国美国和日本作为双边贸易收支分析的对象国,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比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美、中日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大于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实际汇率 贸易收支 马歇尔——勒纳条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田国强 尹航
本文基于开放经济的均衡模型,实证分析汇率弹性与货币政策目标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在新古典的货币政策目标框架中,较低的汇率弹性具有较高的通胀管理效率,而汇率弹性的增加有助于通过汇率波动释放增长压力。央行在产出与通胀目标间的权衡决定了汇率弹性的实际水平。当人民币汇率进入升值通道时,央行是否愿意牺牲一定的货币政策效力而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将决定着未来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变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房睿
该文探讨使用样本熵作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度量指标,并简要介绍了样本熵的原理。对人民币汇率不同时期的样本熵进行了实测,并与部分国际主流货币及新兴市场货币进行了比较。比较发现,人民币汇率弹性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在部分场景下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此文章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汇率弹性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样本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胡利琴 黄斌
本文分别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协整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均不存在J-曲线效应。据此,本文认为,变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 贸易收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奚君羊 李志军
本文基于中国与前18大贸易伙伴的月度双边数据,计算了双边贸易收支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汇率弹性有正有负,存在相互抵消现象,因而汇率对中国总的贸易收支影响可能不显著。另一方面,收入弹性普遍大于汇率弹性,再加上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幅度一般要超过汇率变动幅度,因此,中国和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汇率,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而非汇率变动,因此以中国存在贸易顺差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缺乏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
贸易收支 汇率弹性 收入弹性 人民币升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子联
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够改善美国贸易收支失衡?是否能够带来美国失业率的下降?以此争论为背景,本文采用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中美相关数据作为分析依据,从马歇尔—勒纳条件及中美贸易产品的相似性两个假设出发,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变动与美国贸易收支失衡及其失业率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中美两国之间贸易产品缺乏汇率—需求弹性,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国进出口数量的影响微乎其微;(2)中美两国贸易产品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竞争性则较弱,贸易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3)人民币升值既不能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失衡,也不能带来美国失业率的下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贸易收支 失业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继勇 雷欣
自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从长期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与中美农产品贸易存在着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中美农产品贸易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均衡关系并不明显。为此,中国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避中美农产品贸易的短期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志斌
基于1995年1月至2007年9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增加有助于缩小中美贸易收支顺差,人民币汇率升值无论长期或是短期,都不能解决中美双边贸易收支失衡问题。美国经济增长引致的进口需求是中美贸易顺差和我国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警惕美国经济下滑导致我国的出口下降,进而使我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