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47)
2023(15533)
2022(13121)
2021(11948)
2020(10315)
2019(23470)
2018(22911)
2017(44074)
2016(23471)
2015(26261)
2014(26095)
2013(25657)
2012(23516)
2011(21117)
2010(20906)
2009(19407)
2008(18724)
2007(16487)
2006(14161)
2005(12369)
作者
(69241)
(58343)
(58137)
(55030)
(36807)
(28191)
(26501)
(23097)
(21841)
(20279)
(19792)
(19215)
(18456)
(18055)
(17991)
(17894)
(17798)
(17288)
(16751)
(16612)
(14583)
(14145)
(14117)
(13323)
(13249)
(12877)
(12696)
(12521)
(11754)
(11538)
学科
(113837)
经济(113735)
管理(66883)
(63134)
(51196)
企业(51196)
方法(49678)
数学(43972)
数学方法(43497)
(26291)
(26014)
贸易(26004)
(25443)
(25223)
中国(24393)
地方(23813)
(21991)
业经(21799)
农业(17767)
(16686)
(16138)
财务(16095)
财务管理(16057)
环境(15569)
企业财务(15115)
(14756)
地方经济(14380)
理论(14208)
技术(14189)
(13990)
机构
学院(341476)
大学(340690)
(151631)
经济(148951)
管理(131766)
理学(115158)
研究(114904)
理学院(113923)
管理学(111957)
管理学院(111342)
中国(84186)
科学(70817)
(68828)
(64309)
(61206)
(57902)
业大(54038)
研究所(53112)
中心(52925)
财经(52715)
(49051)
农业(48681)
(47936)
经济学(47655)
经济学院(43023)
北京(41978)
(41150)
(41145)
师范(40596)
财经大学(39086)
基金
项目(235123)
科学(184838)
基金(173191)
研究(164148)
(153137)
国家(151945)
科学基金(130091)
社会(107300)
社会科(101926)
社会科学(101899)
基金项目(92232)
(91838)
自然(85953)
自然科(84049)
自然科学(84022)
自然科学基金(82532)
(77305)
教育(74960)
资助(70292)
编号(63873)
重点(53353)
(51879)
(51014)
成果(49838)
(49271)
科研(46365)
创新(46190)
国家社会(45349)
教育部(44471)
计划(44401)
期刊
(159937)
经济(159937)
研究(93416)
学报(57755)
中国(55799)
(54101)
科学(50898)
(50453)
管理(46451)
大学(42956)
学学(41405)
农业(36491)
技术(28950)
经济研究(27892)
(26745)
金融(26745)
财经(26169)
业经(25039)
教育(24095)
(22614)
问题(21967)
(21120)
(19395)
技术经济(18223)
国际(17987)
统计(17708)
商业(16793)
(16648)
(16227)
世界(15591)
共检索到485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志敏  冯晟昊  
文章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分析方法创新在于GTAP模拟结果引入了增加值分解。模拟结果显示,以出口总值衡量的贸易影响极大地高估了中国出口损失,以出口增加值衡量的中国出口受损程度要小于美国,这主要源于中国出口被征税行业出口总值下降中包含更多的国外增加值,因此美国对自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价值链直接效应"更突显,日韩作为中国被征税行业加工生产重要中间品供应国,在此次贸易摩擦中受损严重。美国对自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尽管中国向美国直接出口减少了,但通过第三方间接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却有所增加。从世界其他国家出口总值分解来看,中美贸易摩擦主要抑制了以生产国际分割为特征的产品贸易规模,影响到全球价值链的正常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肖志敏  杨军  
利用GTAP模型分别模拟分析2018年初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和短期经济影响,结果发现,中美两轮贸易加税全部实施,短期内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会减少约295亿美元,美国对世界逆差减少257亿美元,中国对世界顺差增加108亿美元。此外,中国实际GDP、福利和就业率分别下降0.37%、503亿美元和0.52%;美国分别下降0.28%、515亿美元和0.38%。长期来看,中美宏观负面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均会得到缓解。在产业影响方面,中国弱夕阳产业、新兴产业部门分别在两轮贸易摩擦中受到较大冲击,农业部门普遍受益,夕阳产业部门影响不大,其中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等新兴产业产出均下降1.14%。美国农业、夕阳产业在两轮贸易摩擦中负面影响较大,其中油菜籽和植物纤维产出分别下降17.9%和14.3%。总体而言,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都带来较大冲击,而且其影响会随着摩擦的升级而扩大。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英  张姝  
本文构建了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调整成本指数Sv,以此测算中美贸易中中国制造业的调整成本,分析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着扩张性的调整成本,且存在着较大的产业间差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商品主要分布在中国处于扩张性调整成本的产业,加征关税将给这些产业带来较大的调整压力。本文的政策建议一是将贸易保护引致的调整成本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的重要参考,对中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开放和保护做出合理取舍;二是建立调整成本风险预警机制,规避贸易保护的不利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文娟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美国在贸易的发展速度以及增长幅度得到非常迅猛的增长。然而从中国与美国建立贸易关系之后,两国的贸易关系就在摩擦与曲折中不断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更加严重。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焦点主要为贸易赤字、反倾销、技术壁垒等。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因中美贸易摩擦而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直接投资的角度,分析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征,对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及影响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静寅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中美贸易摩擦日益频繁,企业遭受的损失越来越大,其中美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回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后WTO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必须直面的问题。美国经济民族主义的根源和其在中美贸易中的表现,兴起原因,其种种现象在中美经济关系中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对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应对的策略。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张巩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推出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不可避免地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攻击对象。自2017年8月18日美国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2018年7月6日,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两大经济体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也只能在彼此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试中逐步得到解决。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不同于一般贸易理论的有效解释及说明,有助于理性认识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美国贸易政策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中美双方贸易结构差异和中国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等经济因素、美国贸易政策的特点和贸易政策制定的游戏规则等政治因素,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方式和特点。本文从中美经贸关系现状着手,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美国贸易政策的特点以及中美贸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待中美贸易摩擦的态度和方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霞  王志芳  
在增加值视角下,使用GEPPML方法模拟相关RTAs (区域贸易协定)对主要出口经济体先进制造业敏感行业产品出口和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欧日、美日和美欧RTAs的实施会使相关行业产品的贸易和生产进一步向欧盟、美国和日本集中;RCEP的实施能够缓冲这些RTAs对中国相关行业产品出口和产出的冲击,但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大国贸易协定战略博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晴  陈伟光  
文章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严重程度设置了5种情境,利用CGE模型动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加征关税对中美双方GDP增长和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GDP与居民福利均会不同程度上升,出现正的外部性;(2)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极大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将会促使中国外贸出口转向欧盟、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而美国则会转向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洋  邹静娴  
中美贸易摩擦表面上看是由中美间长期经常账户失衡引起的贸易争端,但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背后折射出的是中、美两国在长期经济增速以及生产率进步上的差异。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发达国家在其经济起飞阶段都曾有过长期且稳定的经常项目顺差,实证结果也表明在控制了各国金融市场发展效率及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速后,国家间相对经济增长率高低是决定两国经常账户结构的基本面因素。从经济增长角度来解释贸易摩擦有两个维度可供考虑:一是当一国增速(相对)放缓时往往倾向于挑起贸易摩擦,二是当国家间增速变动较大时可能激化贸易摩擦。前者主要源于逆差国的不满,后者主要源于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大调整带来的冲击。一国长期增长率背后又是以生产率进步为支撑,从这一视角来看,未来贸易摩擦的势头取决于"技术进步"与国家间擦枪走火"意外"的赛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基于增加值贸易,测算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GVC地位指数,同时探讨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地位比美国低,但是分工地位攀升速度高于美国;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低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而美国相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正向经济效应小于美国,中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基于增加值贸易,测算中美两国服务贸易的GVC地位指数,同时探讨中美两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地位比美国低,但是分工地位攀升速度高于美国;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低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而美国相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的正向经济效应小于美国,中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地位提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长春  李晓  姜龙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对美国贸易依赖程度下降,美国对中国贸易依赖程度上升,同时中美贸易摩擦程度也在上升。多元动态时变因果关系检验模型的结果显示: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存在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本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会单向影响本国经济增长,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会单向影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并间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贸易摩擦不直接影响中美经济增长,但会通过贸易依赖程度的变化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吉  
中美贸易一直在双边关系略为紧张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着,贸易摩擦却日益加剧和多样化。从最初的贸易不平衡到反倾销、反补贴再到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工标准,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演化和升级。研究中美贸易摩擦,探究其原因及主要特点,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消除或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维持和发展良好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全球政治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枫  刘瑞翔  
文章采用假设抽取的方法厘清了双边增加值贸易统计的三种主流指标,并结合生产侧与消费侧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核算指标,对现有增加值贸易理论和方法研究进行了补充。通过对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进行重新测算、比较和分解,发现在中美贸易中,美国的消费性功能大于生产性功能。单纯计算消费侧的贸易差额高估了中美贸易不平衡,而单纯计算生产侧的贸易差额又低估了中美贸易顺差,只有将生产侧与消费侧相结合才能更客观地反映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状况。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美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生产侧的比重在上升,而消费侧的比重在下降。在行业层面,中国初级产品的增加值更多的是包含在工业制成品中为美国的消费环节而非最终生产环节所吸收;在制造业内部,传统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消费侧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较为缓慢,技术密集型部门基于消费侧的增加值出口比重下降;在服务业部门,中美增加值贸易一直为逆差,但是在2013年和2014年,中美在最终品服务贸易环节的增加值贸易为顺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