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69)
- 2023(21205)
- 2022(17888)
- 2021(16830)
- 2020(14013)
- 2019(32216)
- 2018(31413)
- 2017(59878)
- 2016(32147)
- 2015(36154)
- 2014(35530)
- 2013(35025)
- 2012(31893)
- 2011(28651)
- 2010(28659)
- 2009(26596)
- 2008(25207)
- 2007(21734)
- 2006(18914)
- 2005(16412)
- 学科
- 济(127226)
- 经济(127088)
- 管理(89702)
- 业(86085)
- 企(70687)
- 企业(70687)
- 方法(61799)
- 数学(54437)
- 数学方法(53645)
- 中国(38763)
- 农(34493)
- 财(32471)
- 贸(30803)
- 贸易(30781)
- 易(29921)
- 融(29661)
- 金融(29658)
- 业经(28350)
- 银(28259)
- 银行(28194)
- 行(27089)
- 学(25998)
- 地方(25384)
- 制(24686)
- 农业(23352)
- 理论(21599)
- 务(21138)
- 财务(21050)
- 财务管理(21005)
- 企业财务(19893)
- 机构
- 学院(451149)
- 大学(451134)
- 济(184400)
- 经济(180780)
- 管理(174947)
- 理学(152787)
- 研究(152027)
- 理学院(151135)
- 管理学(148095)
- 管理学院(147327)
- 中国(118203)
- 京(95006)
- 科学(94335)
- 财(81476)
- 农(77380)
- 所(75639)
- 业大(70230)
- 中心(70215)
- 研究所(69653)
- 财经(66889)
- 江(62695)
- 农业(61243)
- 经(61147)
- 北京(59653)
- 经济学(56845)
- 范(56756)
- 师范(56074)
- 院(55338)
- 经济学院(51551)
- 州(51449)
- 基金
- 项目(315621)
- 科学(247291)
- 基金(229711)
- 研究(225555)
- 家(202689)
- 国家(201049)
- 科学基金(171779)
- 社会(142884)
- 社会科(135625)
- 社会科学(135589)
- 省(122158)
- 基金项目(120598)
- 自然(113057)
- 自然科(110513)
- 自然科学(110483)
- 自然科学基金(108490)
- 教育(104350)
- 划(103653)
- 资助(95776)
- 编号(90529)
- 成果(71995)
- 重点(71375)
- 部(69345)
- 发(67167)
- 创(65850)
- 课题(62639)
- 创新(61507)
- 科研(60976)
- 国家社会(59610)
- 教育部(59356)
- 期刊
- 济(187979)
- 经济(187979)
- 研究(127227)
- 中国(81701)
- 学报(76233)
- 农(69811)
- 科学(67582)
- 管理(62266)
- 财(60313)
- 大学(57708)
- 学学(54909)
- 农业(47948)
- 融(47583)
- 金融(47583)
- 教育(46412)
- 技术(38607)
- 经济研究(32661)
- 财经(32018)
- 业经(30837)
- 经(27479)
- 业(25640)
- 问题(25002)
- 贸(24660)
- 版(21821)
- 统计(21778)
- 国际(21549)
- 科技(21509)
- 技术经济(20826)
- 商业(20114)
- 策(20035)
共检索到647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婷婷 杨丹茜 江世银
基于第四代金融危机理论、金融脆弱理论和经济与金融关系理论提出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安全影响的作用路径,采用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法,分别构建简单路径模型和复合路径模型。结果显示,研究期复合路径模型更合理,贸易摩擦直接负面影响对中国的金融安全影响效果是显著的,并且贸易摩擦直接负面影响可通过对市场情绪产生积极引导,进而正向影响中国金融安全;而贸易摩擦直接负面影响指标通过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途径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结果则不显著。据此,为了增强金融安全重要影响因素和降低市场情绪,提出以下建议:稳定利率,平衡汇率与债市;结构性调整外贸企业杠杆率,增加直接融资;培育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增强专业性;维持较高外汇储备,应对不确定性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动用逆周期因子。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金融安全 PLS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方意 和文佳 荆中博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风险及跨市场之间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发现:第一,贸易摩擦在短期会造成中国各金融市场自身风险的上升。从统计显著性、经济显著性和影响持久度来看,不同市场具有不同的反应特征,且各市场之间存在"市场轮动"现象。第二,贸易摩擦对跨市场风险传染有显著且持久的溢出效应,共同风险敞口及投资者资产配置调整是该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且溢出效应方向的差异体现了资金向安全资产转移的特点。第三,按照贸易摩擦对股、债、汇三个金融市场产生显著溢出效应的先后顺序及溢出峰值由小到大的排序,可将中国金融市场划分为三个风险区,并依此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为付 张晓磊 王原雪
美国是中国林木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国,然而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摩擦严重威胁双边林木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文章借助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两国相互加征关税对双边林木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如果中美双边贸易摩擦不进一步升级,林木产业不被进一步加征关税,中国的林木产业将间接受益,实现产出和出口的扩张,而美国的林木产业产出与出口则将小幅受损。②如果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至对来自对方的全部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则中国林木产业的产出和贸易盈余都将因失去美国部分市场而萎缩,而美国林木产业则会因进口减少引致的进口替代效应实现产出和贸易盈余的增加。③就林木产业而言,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要高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在对等的关税大战下,中国林木产业的受损程度将更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政宁 史新鹭
中国是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因此,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中美两国经济和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应用动态GTAP模型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和各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同基准情景相比,从各部门产出看,在短期内,中国农产品和轻工业会受到正面影响,其余部门会受到负面冲击;美国肉类、采掘、食品、纺织、重工业、通信和服务部门会得到促进,其余部门会受到抑制。长期来看,除农产品部门外,中国其余部门会受到正面冲击;除通信部门外,美国各部门产出的变化与其短期相似。总体而言,不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国经济增速、出口和进口的下降幅度均高于美国,这表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负面冲击更大。
关键词:
动态GTAP模型 贸易摩擦 基准情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和文佳 方意 荆中博
基于改进事件分析法,本文从水平值和随时间变化趋势值两个方面,量化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系统性风险影响的水平效应和趋势效应。实证分析得到如下三个结论:第一,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各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效应的显著性较弱、趋势效应的显著性较强,且趋势效应较水平效应更为持久。持久的趋势效应拉升系统性风险整体均值,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水平效应。第二,连续贸易摩擦冲击导致金融机构产生贸易摩擦存在惯性的预期,进而出现"贸易摩擦事件未实际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便已上升"的现象。第三,银行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最强,证券业次之,保险业最差。水平效应和趋势效应的结果可为政策制定者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参考。
[期刊] 求索
[作者]
龚波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消费大国,当前,中国很好地解决了吃饭问题。然而,因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世界粮食贸易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的最大捍卫者,除需坚定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外,还需要充分利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稳定口粮生产、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拓展贸易渠道、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解决贫困群体用粮、节约用粮等策略,来提高自身的粮食保障能力。从粮食生产、流通、加工、贸易、消费等环节,全面解决中国粮食市场所存在的质量安全、数量安全与结构安全问题,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粮食供给风险。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粮食安全 供给与需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建霞 黄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位列全球第二。但我国的产业安全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以及相关核心技术掌握不足等短板相继暴露出来,引发了关于我国产业安全的担忧。文章从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威胁以及应对建议两大方面进行梳理,为更好的实现我国产业安全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产业安全 制造业回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晴 陈伟光
文章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严重程度设置了5种情境,利用CGE模型动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加征关税对中美双方GDP增长和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GDP与居民福利均会不同程度上升,出现正的外部性;(2)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极大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将会促使中国外贸出口转向欧盟、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而美国则会转向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经济效应 动态CGE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语臻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历史比较、行业梳理等方法系统性地探讨了本轮贸易冲突对中美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作出资产配置建议。回顾历史发现,美国分别在1971~1973年、1980~1984年和2002~2003年发起过三轮较大的贸易冲突。股市在这些时期的特征表现为高波动性和盈利短期受损;美债收益率对通胀的敏感性上升,在"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组合下,美债收益率曲线会走平并出现倒挂;贸易冲突不直接导致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美元指数本身的周期主导了美元兑其他货币的走势。实证研究发现,本轮贸易摩擦对美股走势影响不显著,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对A股静态影响小,但行业表现分化;G20国家平均关税每上升10%,将给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带来额外1.7%的冲击,国内债市大概率维持震荡,趋势性变化还需等待政策效果落地,资本流动形势整体利好债市;预计贸易摩擦升温短期将支撑美元走势,但不会改变美指所处的弱周期,人民币汇率在基本面、资本流动面和政策面有支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乾坤 马喜立 陈胤默
本文建立多国动态CGE模型,根据贸易摩擦可能持续时间的长短,设置2019—2030年间四种模拟情景,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1)贸易摩擦将给中美两国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从中长期来看对美国的影响会越来越严重。(2)贸易摩擦将使中美两国实际GDP均遭受损失,摩擦持续时间越长,损失越严重。(3)贸易摩擦会使中美两国的出口量在中长期内均遭受严重损失,美国受损程度更大。(4)贸易摩擦会使除美国以外的各个经济体在间接标价法下的实际汇率相对于基准情景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摩擦终止后,中国实际汇率相对于基准情景依旧处于下降状态,但降幅远小于摩擦期间的幅度。(5)受贸易摩擦影响,相对于基准情景中美两国的居民实际收入均会呈现下降态势。(6)贸易摩擦期间中国对美国的工业出口量会大幅度下降,同时由于贸易转移效应的存在,中国工业品的出口市场将转向日本、东盟、欧盟或其他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思璇
随着中欧贸易的不断发展,中欧间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加大,对双边贸易关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根据中欧贸易摩擦的现状,从时间维度和摩擦程度、摩擦形式、领域和范围、摩擦的性质和摩擦的层面等方面对其未来走向进行预测。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探讨了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SPS)、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和反倾销这三大主要壁垒对中欧间贸易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之间的贸易额与中国和欧盟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性,与两国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性,SPS、TBT和反倾销,对中欧之间的贸易额有抑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中欧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虽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但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SPS TBT 反倾销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邝艳湘
近年来,随着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也日趋频繁。中美间经济相互依赖与贸易摩擦有何联系?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升级为贸易战?本文基于中美两国间经贸关系的现实,构建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对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如何影响中美间贸易摩擦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美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两国间发生低级别贸易摩擦事件的概率增加,但低级别贸易摩擦升级为贸易战的概率下降。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佐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延军 白云方 王诗惠
本文利用GARCH类模型度量了2017—2020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外汇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及风险传染程度,之后利用改进的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金融市场间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水平效应和趋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对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显著,风险共担和投资者资产配置调整是该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统计显著性、效应大小和影响持久度来看,金融市场间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水平效应和趋势效应有着不同的反应特征;由于贸易摩擦事件频发,导致投资者产生惯性预期,进而出现"贸易摩擦事件尚未发生、流动性风险传染便已上升"的现象。本文不仅为研究金融市场风险提供了流动性的新视角,也为政策制定者防控流动性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杜明威
研究目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非对称贸易效应。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国际投入产出表测算中美贸易摩擦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与中美存在价值链联系的所有经济体出口贸易均遭受到不同程度损失,其中,美国出口贸易利益遭受的损失显著大于中国。另外,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对其他经济体出口贸易利益和全世界总值出口贸易的负面冲击均显著大于中国对美国同等规模贸易制裁。研究创新:在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下,从增加值贸易和总值贸易两个维度深入考察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各经济体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价值:为中国有效遏制以及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宏飞 侯方淼 宿海颖
长期以来中国硬木需求大于供给,从国际进口木材产品是重要的渠道。2010年后美国成为中国硬木进口第一大来源国,中国对美国硬木的进口依赖性渐增。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双方加征关税清单涉及大量硬木,对中国硬木进口市场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基于海关HS六位数编码月度数据,以关税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稳健时间断点回归(RDiT)模型实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硬木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对美国硬木加征进口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显著,2018-2020年对美国硬木进口量月均减少10.41万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量的34.86%;对美国硬木进口单位值月均提高52.04美元/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单位值的8.92%。(2)中美贸易摩擦在短期内没有引起中国硬木进口发生转移,贸易转移行为具有时滞性,且不同国家的时滞长短不同。对世界其他国家总体的硬木进口转移发生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后,月均增加54.89万m~3,占2018年对世界其他国家平均进口量的25.1%;对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和老挝的进口转移时间分别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12个月、3个月和8个月后,分别增加19.09万m~3、6.74万m~3、6.48万m~3和3.75万m~3,占2018年对各国平均进口量的51.59%、23.05%、19.58%和14.91%;贸易转移效应的进口单位值变化不显著。政策启示:第一,正确审视中美木材贸易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第二,强化木材贸易合作,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第三,建立木材贸易预警机制,警惕不确定事件的负面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