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9)
- 2023(8904)
- 2022(7628)
- 2021(7243)
- 2020(6116)
- 2019(13903)
- 2018(13944)
- 2017(27068)
- 2016(14223)
- 2015(16204)
- 2014(16334)
- 2013(15554)
- 2012(14094)
- 2011(12751)
- 2010(13319)
- 2009(12322)
- 2008(12047)
- 2007(10760)
- 2006(9481)
- 2005(8734)
- 学科
- 济(57659)
- 经济(57580)
- 管理(44434)
- 业(39152)
- 企(33904)
- 企业(33904)
- 方法(27701)
- 数学(24235)
- 数学方法(23686)
- 贸(21276)
- 贸易(21266)
- 易(20689)
- 财(15964)
- 制(15403)
- 农(14347)
- 中国(13912)
- 业经(13148)
- 体(10559)
- 理论(10542)
- 务(9834)
- 银(9784)
- 财务(9782)
- 银行(9773)
- 财务管理(9756)
- 学(9584)
- 地方(9357)
- 融(9341)
- 金融(9339)
- 行(9313)
- 企业财务(9043)
- 机构
- 学院(204563)
- 大学(202866)
- 济(87334)
- 经济(85599)
- 管理(77779)
- 理学(66893)
- 理学院(66202)
- 研究(66030)
- 管理学(64749)
- 管理学院(64373)
- 中国(50469)
- 京(42060)
- 财(41575)
- 科学(37608)
- 财经(32483)
- 所(32435)
- 江(31069)
- 中心(29976)
- 经(29265)
- 研究所(28936)
- 农(28394)
- 业大(27394)
- 经济学(27195)
- 北京(26346)
- 院(24887)
- 范(24801)
- 经济学院(24566)
- 师范(24555)
- 州(24367)
- 财经大学(24023)
- 基金
- 项目(133910)
- 科学(105517)
- 研究(99489)
- 基金(97236)
- 家(83761)
- 国家(83177)
- 科学基金(71759)
- 社会(63379)
- 社会科(60301)
- 社会科学(60287)
- 省(52316)
- 基金项目(50121)
- 教育(46989)
- 自然(45797)
- 自然科(44749)
- 自然科学(44739)
- 自然科学基金(43898)
- 划(43610)
- 资助(41256)
- 编号(40653)
- 成果(32968)
- 重点(30552)
- 部(30195)
- 制(29466)
- 课题(28622)
- 创(28229)
- 发(28082)
- 创新(26538)
- 教育部(26458)
- 国家社会(26243)
共检索到30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建 周润 周曙东
本文采用GTAP模型对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进行情景模拟分析,结合实际数据展开贸易制裁措施效果的后评估,并对2019年贸易摩擦升级的潜在影响予以前瞻性判断。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将对中美宏观经济造成不利影响,而阿根廷等其他南美国家、韩国、巴西和东盟从中获益。中国的谷物、油料、肉类、运输设备、金属及其制品和电子设备的进口及运输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出口受影响程度较大。后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和车辆及其零附件、塑料及其制品、金属及其制品、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制裁效果较理想。2019年贸易摩擦升级后,中国宏观经济和部分产业部门进出口将遭受更严重的冲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春顶 何传添 林创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9个经济体的大型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引入了"内部货币"的贸易不平衡结构和贸易成本的假定;在扩展的模型基础上,校准参数并量化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6种应对措施的政策效果。模拟的结果发现,中美相互贸易摩擦会给双方带来损害,且美国不能实现制造业就业的增加,比较而言,中国的受损大于美国。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措施的政策效果比较上,人民币汇率贬值、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美达成合作开放等措施最有效,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全面而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效果其次,而贸易报复的效果略差。短期内,推动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贸易报复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是较为可行的有效应对路径。政策启示上,中美贸易摩擦是不符合双方经济利益的选择,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缺乏存在的经济基础,双方合作共赢才是长期内的最优抉择。本文扩展了贸易争端和贸易博弈的一般均衡理论建模,首次构建并采用大型数值模型系统实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应对政策选择的效应和政策效果,为中国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供了可供政策借鉴的量化结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连标 朱磊 宋马林 郑海涛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即中美之间的"威胁-反制"角力逐步升级,那么这些新的举动会对中美两国及国际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文章采用多区域CGE模型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国际经济影响展开量化评估,根据贸易摩擦的严重程度设置了六种情景,模拟了主要国家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情况。结果发现:(1)从实际GDP、居民福利、贸易条件和进出口贸易等视角看,贸易摩擦均是双输的结果,但中国受损程度更高;(2)中国的贸易报复措施虽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但中国自身的经济也可能因此遭受二次伤害;(3)贸易摩擦会带来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中美两国间的直接贸易会大幅减少,但间接贸易会明显增加;(4)美国的贸易制裁不能有效解决其贸易失衡问题,虽然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大幅缩减,但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赤字有所增加。文章从定量层面揭示了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的潜在影响,认为贸易战不是两国的最优选择,由此建议中美两国通过谈判妥善解决彼此的分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为付 张晓磊 王原雪
美国是中国林木产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国,然而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摩擦严重威胁双边林木产品贸易的正常秩序。文章借助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两国相互加征关税对双边林木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如果中美双边贸易摩擦不进一步升级,林木产业不被进一步加征关税,中国的林木产业将间接受益,实现产出和出口的扩张,而美国的林木产业产出与出口则将小幅受损。②如果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至对来自对方的全部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则中国林木产业的产出和贸易盈余都将因失去美国部分市场而萎缩,而美国林木产业则会因进口减少引致的进口替代效应实现产出和贸易盈余的增加。③就林木产业而言,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要高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在对等的关税大战下,中国林木产业的受损程度将更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庆瑜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能源政策的转变对全球油气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直接影响了中美油气贸易。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中美油气贸易跌入谷底,不仅给双方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进口成本增加后中国自美进口部分油气产品大幅下降,也使双方油气上游资源勘探合作和油气技术合作进一步受阻。中美应尽可能缓解贸易摩擦,发挥油气贸易在减缩中美贸易逆差上的作用,加强双方技术合作和投资,推动中美油气合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关键词:
中美贸易 油气贸易 贸易摩擦升级 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囝
中美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条件及消费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两国发展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然而近年来,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却使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在某种特定背景下,它可能会成为中美政治经济恶化的触媒。因此,分析中美贸易现状,探究贸易摩擦出现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这对维持良好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摩擦原因 贸易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明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明显升级。8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发布声明,考虑对301项下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税率从10%提升至25%,中国商务部立即作出回应,"将不得不作出反制,以捍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捍卫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修昔底德陷阱"已难避免,中美贸易争端已开始。中美贸易对两国举足轻重,贸易争端极大可能导致双输的结局。美国虽然不能获得收益,但可以增加中国的改革成本,进而遏制中国生产率提升。也就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徐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中正
中美经贸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格局。据统计,中美货物贸易规模已由本世纪初的700亿美元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约5800亿美元;2016年双边服务贸易额超过1100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玲玲 张恪渝 冯晟昊
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税加征清单多次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相关产品,美国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贸易摩擦必然波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文章评估了贸易摩擦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首先,借鉴Athukorala等(2017)分析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方法,发现中国向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增速(20. 0%)高于出口组装(10. 1%),而中国进口美国汽车组装的增速(35. 7%)则高于进口零部件(20. 4%);其次,运用RCA指数分析发现我国汽车零部件比较优势增速高于汽车组装;最后,借鉴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贸易摩擦政策情景下中美两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均遭遇极大损失,而美国汽车及零部件的行业产出与贸易的损失均高于中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史长宽
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全面性、战略性、长期性特征,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鉴于经济发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言,中美贸易摩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从冲击对外贸易结构、减少企业利润与投资、阻碍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等多个层面抑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又能从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优胜劣汰、降低对美贸易依存度等多个层面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外部环境和我国产业结构急需升级的内部需求,应从政策导向、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建设三个维度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而言,面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转变,应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加以引导,并合理配置微观资源要素,策略性对抗与战略性妥协并举,构筑更加有质量的产业结构升级通道;面对美国对华高新技术产业的打压,应提高我国自主科技实力特别是关键与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这既是未来我国谈判最大的筹码,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面对美国对华单边主义,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从容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磊
始于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正在改变原有的国际分工模式和产业链构成,在全球范围内对中美及世界经济产生长期影响。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深层次原因、演变过程与趋势的梳理和判断,以及对大陆台商所受影响和应对策略的实地调查研究得出:中美贸易摩擦会长期存在;不同台资企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能力不同,中国大陆仍是各类型台资企业的主要生存依靠;大型台企为应对冲击会增加海外产能,但仍以大陆产能为主;中小台企无法通过产能外移应对冲击,需要依赖大陆市场;全球产业链重构孕育新的商机,大陆为台企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