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8)
2023(3500)
2022(2933)
2021(2780)
2020(2397)
2019(5682)
2018(5937)
2017(12144)
2016(6260)
2015(7610)
2014(7798)
2013(7853)
2012(7750)
2011(7144)
2010(7466)
2009(7115)
2008(7254)
2007(6852)
2006(6429)
2005(5598)
作者
(18456)
(15266)
(15078)
(14477)
(9460)
(7137)
(7066)
(5828)
(5603)
(5596)
(4951)
(4909)
(4843)
(4769)
(4682)
(4563)
(4526)
(4427)
(4343)
(4328)
(3935)
(3782)
(3696)
(3479)
(3457)
(3413)
(3412)
(3337)
(3055)
(2949)
学科
(27976)
经济(27957)
(18122)
贸易(18111)
(17630)
管理(15258)
(12474)
方法(12117)
中国(11773)
数学(10409)
数学方法(10376)
(9008)
(8257)
企业(8257)
(7179)
(6976)
(6345)
银行(6343)
地方(6325)
(6168)
(6082)
关系(6030)
(5939)
出口(5938)
出口贸易(5938)
业经(5580)
(5108)
金融(5108)
农业(4784)
(4344)
机构
学院(97529)
大学(97254)
(46624)
经济(45680)
管理(33508)
研究(33104)
理学(27333)
理学院(27064)
中国(26946)
管理学(26772)
管理学院(26597)
(23266)
(21147)
财经(17720)
科学(16298)
(16262)
(15882)
(15075)
经济学(14990)
中心(14553)
北京(14160)
研究所(14035)
经济学院(13813)
(13735)
财经大学(12886)
(12464)
(12456)
师范(12381)
(12218)
(12040)
基金
项目(51837)
研究(43483)
科学(38867)
基金(34943)
(28744)
国家(28494)
社会(26483)
社会科(25068)
社会科学(25064)
科学基金(22792)
教育(20261)
编号(19699)
(19678)
基金项目(17954)
成果(17322)
(16297)
资助(15006)
课题(13982)
(12664)
(12212)
(11857)
(11681)
自然(11660)
重点(11660)
项目编号(11532)
自然科(11261)
自然科学(11257)
社科(11172)
自然科学基金(11023)
教育部(11015)
期刊
(55762)
经济(55762)
研究(35504)
中国(19870)
(15344)
(13492)
管理(12972)
教育(12900)
(12331)
金融(12331)
国际(11749)
(11496)
经济研究(10332)
学报(10208)
业经(10076)
问题(9655)
科学(9040)
技术(8934)
财经(8570)
大学(8534)
农业(8158)
学学(7534)
(7430)
商业(6676)
(6675)
贸易(6675)
图书(6220)
国际贸易(5806)
理论(5788)
世界(5430)
共检索到163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福林  赵绍全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双方贸易投资及价值观领域争端不断积累的结果,对全球贸易具有重要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与贸易逆差、文明冲突、发展模式差异及美国强硬内阁等众多因素有关。其中,贸易逆差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文明冲突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发展模式差异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原因,美国内阁成员偏鹰倾向是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人为原因。中美两国的征税范围均照顾到了国内需求的不可替代性。事实上,仅从贸易角度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GDP的负面影响不是很大,但其潜在影响却远远超出贸易领域。贸易摩擦的持续和加剧不仅会加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负面情绪并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刺激美国运用全球影响力对中国全面施压并形成封锁。中美贸易摩擦的现实也从某种程度上警醒我们,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公认的贸易强国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必须在经济结构、运行机制、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而要更好地化解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必须实施贸易强国战略,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参照国际标准改善我国营商环境;进一步坚持市场化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幅减税降费;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霍伟东  周荃  宋易珈  
通过GTA数据库对美国历年贸易政策的特点进行多层次梳理,并结合目前301调查公布的关税清单探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转变。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在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中,中国受到的贸易措施数量最多,且近年来美国更加频繁的采用关税措施并将其作为主要手段;其次,贸易措施的级别以红色预警措施为主,针对的产品阶段及行业集中于中间品与中低技术产品;第三,301调查公布的关税清单瞄准了中国的高端技术行业,不仅覆盖全面而且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视为美国贸易政策转变的风向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囝  
中美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条件及消费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两国发展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然而近年来,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却使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在某种特定背景下,它可能会成为中美政治经济恶化的触媒。因此,分析中美贸易现状,探究贸易摩擦出现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这对维持良好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明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明显升级。8月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发布声明,考虑对301项下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税,税率从10%提升至25%,中国商务部立即作出回应,"将不得不作出反制,以捍卫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捍卫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修昔底德陷阱"已难避免,中美贸易争端已开始。中美贸易对两国举足轻重,贸易争端极大可能导致双输的结局。美国虽然不能获得收益,但可以增加中国的改革成本,进而遏制中国生产率提升。也就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中正  
中美经贸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存,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格局。据统计,中美货物贸易规模已由本世纪初的700亿美元大幅攀升至2016年的约5800亿美元;2016年双边服务贸易额超过1100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截至2017年6月底,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汪美幸  
对于近期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文章分析了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原因、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必要性和优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仲良  
通过对比研究中美贸易结构可以准确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理论逻辑。研究表明,第一,中美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且具有互补性。美国服务业高度发展,技术转让、金融等服务贸易比重较大;中国制造业比重较大,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第二,美国对外贸易呈现逆差是长期现象,并非仅由中国引起。美国在中美贸易中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贸易失衡并不代表利益受损。第三,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的经济学理论逻辑是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遏制和对工业中间品货物贸易顺差的打压。为更好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我国应根据美国贸易结构,制定针对性强的贸易反制措施,降低美国贸易政策预期。长期来看,我国则应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提升核心技术的独立性,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优化贸易空间结构,发展替代贸易;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机制,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新经济业态提振内需,构建内生性长期增长模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柳剑平  张兴泉  
本文通过对中美产业内贸易以及贸易摩擦产业分布状况的分析发现,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产业中,中美贸易运行得较为顺畅,贸易摩擦大多发生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的产业中。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的产业中,由于其进行结构调整所产生的调整成本较大,减少了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所得,从而引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强化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林峰  
随着世界经济服务化、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深化,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利益分配不一致所导致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尽管货物贸易摩擦在国际诉讼案件中仍占主体地位,但是服务贸易摩擦的范围正逐步扩大。由于服务贸易利润高、产业关联度大并融合了政治、文化甚或意识形态的敏感性,国际上滋生出大量的服务贸易壁垒。尤其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的规模也不断扩张。中国与美国作为服务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国,其涉及的诉讼案件共占所有案件的76%。一方面,美国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宏飞  侯方淼  宿海颖  
长期以来中国硬木需求大于供给,从国际进口木材产品是重要的渠道。2010年后美国成为中国硬木进口第一大来源国,中国对美国硬木的进口依赖性渐增。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双方加征关税清单涉及大量硬木,对中国硬木进口市场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基于海关HS六位数编码月度数据,以关税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稳健时间断点回归(RDiT)模型实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硬木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对美国硬木加征进口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显著,2018-2020年对美国硬木进口量月均减少10.41万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量的34.86%;对美国硬木进口单位值月均提高52.04美元/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单位值的8.92%。(2)中美贸易摩擦在短期内没有引起中国硬木进口发生转移,贸易转移行为具有时滞性,且不同国家的时滞长短不同。对世界其他国家总体的硬木进口转移发生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后,月均增加54.89万m~3,占2018年对世界其他国家平均进口量的25.1%;对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和老挝的进口转移时间分别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12个月、3个月和8个月后,分别增加19.09万m~3、6.74万m~3、6.48万m~3和3.75万m~3,占2018年对各国平均进口量的51.59%、23.05%、19.58%和14.91%;贸易转移效应的进口单位值变化不显著。政策启示:第一,正确审视中美木材贸易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第二,强化木材贸易合作,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第三,建立木材贸易预警机制,警惕不确定事件的负面冲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宏飞  侯方淼  宿海颖  
长期以来中国硬木需求大于供给,从国际进口木材产品是重要的渠道。2010年后美国成为中国硬木进口第一大来源国,中国对美国硬木的进口依赖性渐增。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双方加征关税清单涉及大量硬木,对中国硬木进口市场产生显著影响。文章基于海关HS六位数编码月度数据,以关税效应为理论基础,采用稳健时间断点回归(RDiT)模型实证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硬木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对美国硬木加征进口关税的贸易破坏效应显著,2018-2020年对美国硬木进口量月均减少10.41万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量的34.86%;对美国硬木进口单位值月均提高52.04美元/m~3,占2018年对美国平均进口单位值的8.92%。(2)中美贸易摩擦在短期内没有引起中国硬木进口发生转移,贸易转移行为具有时滞性,且不同国家的时滞长短不同。对世界其他国家总体的硬木进口转移发生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后,月均增加54.89万m~3,占2018年对世界其他国家平均进口量的25.1%;对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俄罗斯和老挝的进口转移时间分别在对美国硬木加征关税的7个月、12个月、3个月和8个月后,分别增加19.09万m~3、6.74万m~3、6.48万m~3和3.75万m~3,占2018年对各国平均进口量的51.59%、23.05%、19.58%和14.91%;贸易转移效应的进口单位值变化不显著。政策启示:第一,正确审视中美木材贸易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第二,强化木材贸易合作,推动进口市场多元化;第三,建立木材贸易预警机制,警惕不确定事件的负面冲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庆瑜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美国能源政策的转变对全球油气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直接影响了中美油气贸易。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以来,中美油气贸易跌入谷底,不仅给双方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进口成本增加后中国自美进口部分油气产品大幅下降,也使双方油气上游资源勘探合作和油气技术合作进一步受阻。中美应尽可能缓解贸易摩擦,发挥油气贸易在减缩中美贸易逆差上的作用,加强双方技术合作和投资,推动中美油气合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