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87)
- 2023(20932)
- 2022(17770)
- 2021(16755)
- 2020(14184)
- 2019(32560)
- 2018(31979)
- 2017(60590)
- 2016(32684)
- 2015(36891)
- 2014(36219)
- 2013(35659)
- 2012(32664)
- 2011(29399)
- 2010(29366)
- 2009(27457)
- 2008(27467)
- 2007(24053)
- 2006(21269)
- 2005(19360)
- 学科
- 济(134692)
- 经济(134514)
- 业(113347)
- 管理(109180)
- 企(100990)
- 企业(100990)
- 方法(60831)
- 数学(49708)
- 数学方法(49097)
- 财(42861)
- 农(38439)
- 业经(37426)
- 中国(37211)
- 贸(30330)
- 贸易(30310)
- 制(30128)
- 务(29682)
- 财务(29605)
- 财务管理(29554)
- 易(29476)
- 企业财务(28077)
- 农业(25935)
- 技术(24595)
- 理论(23965)
- 地方(23777)
- 学(23714)
- 和(22952)
- 体(21768)
- 银(21715)
- 银行(21672)
- 机构
- 大学(460789)
- 学院(460443)
- 济(194958)
- 经济(191192)
- 管理(185477)
- 理学(159406)
- 理学院(157755)
- 管理学(155259)
- 管理学院(154404)
- 研究(152648)
- 中国(120503)
- 京(98250)
- 财(92424)
- 科学(89050)
- 所(74854)
- 财经(72824)
- 农(70081)
- 中心(69728)
- 江(67555)
- 研究所(67331)
- 经(66401)
- 业大(63860)
- 北京(62313)
- 经济学(58738)
- 范(56978)
- 师范(56498)
- 院(55675)
- 农业(54529)
- 州(54147)
- 财经大学(54105)
- 基金
- 项目(304793)
- 科学(242192)
- 研究(226534)
- 基金(224061)
- 家(193425)
- 国家(191805)
- 科学基金(166840)
- 社会(145302)
- 社会科(137891)
- 社会科学(137857)
- 基金项目(117927)
- 省(116560)
- 自然(106869)
- 自然科(104453)
- 自然科学(104430)
- 教育(103392)
- 自然科学基金(102605)
- 划(97601)
- 资助(92106)
- 编号(91748)
- 成果(74369)
- 部(68330)
- 重点(67560)
- 创(65979)
- 发(64091)
- 课题(62120)
- 创新(61111)
- 国家社会(60534)
- 教育部(59456)
- 制(58677)
- 期刊
- 济(215775)
- 经济(215775)
- 研究(139869)
- 中国(91446)
- 财(75514)
- 管理(74078)
- 学报(65898)
- 农(64187)
- 科学(63351)
- 大学(52019)
- 学学(48774)
- 教育(48082)
- 农业(44402)
- 融(43482)
- 金融(43482)
- 技术(41871)
- 财经(36548)
- 业经(35025)
- 经济研究(34738)
- 经(31450)
- 问题(28250)
- 贸(26580)
- 业(26197)
- 技术经济(23947)
- 国际(23768)
- 世界(22298)
- 图书(22006)
- 理论(21854)
- 现代(21608)
- 科技(21244)
共检索到699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颛孙书勤
中美贸易在全球贸易中占有很大比重,而近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事件频频发生,贸易摩擦逐渐升级,并且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文章基于2008-2017年共231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深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制造业企业专利申请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抑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且这种影响在高技术企业中更加明显;通过细分专利类别,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主要影响创新质量更高的发明专利,从而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中美贸易摩擦虽然短期内会抑制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但长期来看将会激发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倒逼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现象在高技术企业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关键词:
贸易摩擦 企业创新 制造业 创新能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研究目标:围绕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制造业相关行业贸易和生产的异质性影响进行机理分析、经验估计和效应模拟。研究方法:基于Anderson和Wincoop(2003)的结构引力模型在行业层面上阐述中美贸易摩擦对制造业格局的影响机理;使用2002~2016年的经验数据估计各行业的贸易替代弹性;将行业贸易替代弹性等经验估计值引入反事实模拟,使用Anderson等(2015)的GEPPML方法模拟中美贸易摩擦经济效应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敏感行业中贸易政策(RTAs和进口关税)的出口效应和产出效应有非常明显的异质性。总体来看,美国发动贸易摩擦对其实现"重塑经济独立"的目标没有实质性意义,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中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步伐;推进RCEP的生效实施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中国对策;中美贸易摩擦和RCEP的实施可能会为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RCEP成员国相关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研究创新:绝大多数贸易政策效应研究直接选取截面数据进行反事实模拟,没有考虑经验事实中不同行业贸易替代弹性的差异;现实中贸易摩擦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聚焦敏感行业进行行业层面的深入研究有更好的现实意义。研究价值:为后续中美贸易摩擦效应评估和对策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和实证范式的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扬 林珊
基于经济、政治和安全动机,利用2000—2019年30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直接-间接-扩散”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经济、政治和扩散效应均显著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但经济效应的影响程度低于政治和扩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规模结构、打压程度和战略意图是弱化经济效应的主要原因,说明美国打压中国制造业的举措呈现精准性和扩散性。虽然中国已采取必要措施消减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依赖国际市场及粗放型贸易模式等问题。中国应把握贸易摩擦对制造业自我革新的倒逼作用,优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合理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制造业发展 政治效应 经济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远慧 陈蓉蓉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分析产融结合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贸易摩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均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在贸易摩擦严重时,产融结合及其模块广度、时间长度、股权深度对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合贸易国、贸易行业和贸易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发达国家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低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低的制造企业,贸易摩擦对产融结合和中高技术密集度行业、海外贸易量较高的制造企业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更显著。从贸易摩擦角度,拓展产融结合与企业创新相关研究,可为进一步引导贸易摩擦背景下制造业上市公司开展产融结合实践,促进制造企业创新产出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产融结合 制造业 创新产出 贸易摩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家瑛 万华林
关于外部环境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市场化改革、营商环境、数字金融发展、政府扶持政策等正面激励视角,较少有文献从压力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引发的企业转型问题。文章使用2012~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影响企业显著提升了数字化转型水平,这种提升效应在进行多种检验后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倒逼效应和资源效应,即中美贸易摩擦对有较大竞争压力和更为依赖出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明显,表现为倒逼效应;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对融资约束较低和成熟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作用更明显,表现为资源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因贸易摩擦引起的信息需求和降低成本需求;同时,数字化转型还能帮助受影响企业提升实质性创新水平,而对策略性创新没有产生作用。文章研究对中国企业正确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冬华 彭剑飞 赵玉洁
本文以201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爆发这一外生事件,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检验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微观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角度抑制了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此结论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不变。机制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通过学习效应、融资约束以及风险承担三个路径来降低受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对非国有企业、投资于发达国家的企业以及拥有海外营业收入企业的创新水平有更显著的抑制作用。然而,企业自身的高生产率与高市场势力以及政府产业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受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负面冲击。本文的研究结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中美竞合博弈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洪俊杰 杨志浩
面对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发展和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政府自特朗普上台以来频繁制造对华贸易摩擦,大力倡导美国制造业回流。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关乎中国经济发展之命脉。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有何启示?中美贸易摩擦究竟对中国制造业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美国制造业发展脉络及经验,明确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新变化以及中国制造业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新特征的基础上回答了上述问题,并从市场、技术、人才及比较优势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制造业 引进外资 对外投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一兵 张弘媛
中美贸易摩擦会抑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间接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同时也会使基于后向联系的生产长度相对更快地缩短,从而引致生产线位置相对向上游移动,最终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美贸易摩擦是长期性和复杂化的,因此,中国应进一步开放并深层次地融入世界经济,换取更广阔更持续的发展空间;政府部门应有效地激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推动相关产业向价值链上游移动;企业应拓展新产品类别、向替代产品转移,或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以及直接出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同时,我国应培育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生产环节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连慧君 巫俊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基于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从整体上来看,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优化了企业的专利申请结构,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无显著影响。②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内资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创新总产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创新总产出增加是由于高质量创新(发明专利)与低质量创新(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同时显著提升导致的;外资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的创新总产出下降是由于低质量创新显著下降、高质量创新变化不显著导致的,对低生产率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生产率企业。③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增加了企业退出市场的风险,为了应对美国进口冲击,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增加研发投入支出、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加快高质量创新,从而产生了"逃离竞争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梦华 孙文婷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主要目标国。随着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研究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并从中探索中国企业的蓬勃发展之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利用2000~2022年贸易救济网公布的贸易救济案件数据和中国企业的市场势力数据,衡量中美贸易摩擦强度对于中国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增加了企业市场势力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第二,中美贸易摩擦通过缩减对外贸易和投资、降低企业创新能力以及削弱企业韧性等渠道对企业市场力量造成负面冲击;第三,基于企业产权性质、行业竞争程度、融资约束程度以及企业要素禀赋的差异,中美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企业市场力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第四,利用工具变量法、替换核心变量的衡量指标、删除特殊样本等方式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文章丰富了外部经济不确定下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抗冲击能力,重塑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真 李茂林 陈天明
在全球价值链格局中,贸易摩擦所导致的单边技术管制不仅会对一国出口贸易利益形成冲击,还会对全球产业价值链和国际经济格局重塑产生重要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强调推动产业链与供应链多元化。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法测算框架,分析在中美贸易摩擦历史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中间品进口依赖度,评估美国单边技术管制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利益及国内产业链的冲击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出口增加值中源自国外增加值部分比例在大幅下降,但计算机、电子和光学制品、电气设备等行业仍十分依赖国外中间品投入;欧洲、美国和日本是中国制造业中间品进口依赖度最高的地区,且中国出口中来源于这些地区的国外增加值占比低于流出占比。美国单边技术管制对中国出口的冲击,通过全球价值链体系在国内各行业及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形成差异化的"放大效应"和"吸收效应"。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健 刘世洁 李晏墅 包耀东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的风险影响首当其冲。基于战略平衡理论和新制度理论,从竞争压力机制出发对战略差异度与先进制造业企业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战略差异度如何有效平衡不确定性和同质化竞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先进制造业企业风险,同时考虑了产权性质和客户集中度的情境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战略差异度与先进制造业企业风险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非民营产权性质弱化了两者之间的正U型关系;客户集中度强化了两者之间的正U型关系;相对于非民营企业,客户集中度的正向调节作用对民营企业更为显著。从而为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通过战略差异度的合理管控,实现企业风险最优化管理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官小燕 刘志彬
本文以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社会信任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地区的社会信任度越高,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越高,社会信任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信任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社会信任可以缓解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程度,提高企业创新意愿及获取创新资源的能力。此外,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信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进而推动企业创新。
关键词:
社会信任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黎峰 曹晓蕾 陈思萌
由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色和定位,决定了中国制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供应链。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在限制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同时,直接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对中国进口输入型供应链和外资植入型供应链产生明显冲击,由此对中国制造规模、出口产品结构、企业技术进步及国内资源整合均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供应链的冲击,短期内应着眼于从需求端稳住外资和出口份额,中长期则应在国内外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丽婷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本文利用中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之,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蓄水池效应"。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金融化、提高创新投资水平及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
海外研发、贸易摩擦与创新绩效:来自中国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美贸易摩擦与企业研发投入
中美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与地位分析——兼论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价值链分工的影响
从中美贸易摩擦看贸易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的冲击及应对
贸易摩擦、企业附加值和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申请的影响——基于中国2013—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
贸易摩擦、不确定性感知与企业研发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贸易摩擦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金融化的调节作用
中美贸易摩擦、企业家精神与金融资产配置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RTAs对先进制造业增加值的影响效应研究